又是粽叶飘香时作文
1又到粽叶飘香时
一阵阵夏的气息夹杂着淡淡的粽叶的清香,是那么清爽,那么诱人。啊!不知不觉,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粽叶飘香时。这本该是我们小孩子最快乐的时候,然而,我的心却一阵隐隐的痛,一种浓浓的思念带我进入童年的回忆之中。
小时候,临近端午节,最疼爱我的奶奶就会带我一起去芦苇滩上摘芦叶,奶奶忙着选摘那种又长又宽的芦叶,而我呢,也在一旁忙得不亦乐乎:一会儿摘几片最底下的老芦叶给奶奶,一会儿忙着去抓芦苇上的蚂蚱,一会儿又去摘几朵小野花夹在自己的小辫上。不知不觉,手脚麻利的奶奶已经摘了好几把芦叶了,她牵着我的小手回家了。回到家,奶奶把芦叶挂在屋檐下晾晒着,听奶奶说, 因为新摘下来的芦叶比较硬而且很容易就裂开、折断,所以要把芦叶晒干,等到要用的时候,再用开水煮一下,这样经过处理的芦叶既柔软又有韧性,就可以用来包粽子了。端午节前夕,奶奶用水把芦叶煮沸,顿时,一股粽叶的清香扑鼻而来……奶奶心灵手巧,会包好多种粽子:有鲜肉馅的、蜜枣馅的、小豆馅的、还有就是光白米包成的……我吃得肚皮圆滚滚的,仍舍不得停下嘴来……
想到这里,我的鼻子一酸,眼睛又湿润了。那一年,无情的病魔夺去了我最亲爱的奶奶的生命,我再也吃不到奶奶包的美味的粽了了。
又到粽叶飘香时,尽管各种口味的粽子现在都能买到,可是我却再也体会不到童年时那种摘芦叶,包粽子的快乐了,再也体会不到那种沁人心脾的清香了。
2又是粽子飘香时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哼着这熟悉的民谣,我们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端午节。
端午节这天,一定要吃粽子。粽子好吃,要感谢我们勤劳聪明的先辈。据说这和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有关。当年,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百姓们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喂鱼。后来就演变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听爷爷奶奶说,在他们小时候,战火纷飞,别说吃粽子了,连性命都随时可能丢掉;到了爸爸妈妈小时候,新中国刚刚成立,生活水平差,就算是吃上粽子,也是极其普通的“内容”。哪像我们这一代,赶上了太平盛世,物质生活及其丰富,看吧,什么“内容”的粽子都有:甜的有蜜枣、榛子、薏仁……咸的有猪肉、牛肉、火腿……还有水果味道的,真是品种繁多,令人眼花缭乱。
不光粽子的种类多了,如今就连端午节的庆祝方式都在不断创新。去年端午节,我们班召开了读书会,至今记忆犹新。今年的端午节呢,我们班又举办了别开生面的端午赛歌会,以小组为单位,比赛的歌曲是《歌唱祖国》、《龙的传人》和《我的中国心》。我们组的同学们早早就学会练熟了,在赛歌会上取得了非常棒的成绩。高亢嘹亮的歌声响彻在校园,抒发着我们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赛歌会后,我们又群情激昂地朗诵了《少年中国说》中的经典段落,以表达我们将来立志建设祖国的决心。接下来,大家还展示了自己制作的香囊和手工作品。最后一个节目是品尝粽子,大家迫不及待地拿出来或买或做的各式各样的粽子,互相交换,吃得津津有味。浓郁的粽子香味,霎时间弥漫了整个教室。
我们伟大的祖国历史悠久,每一个节日都蕴含着无限的遐想,每一个节日都饱含着先辈对我们的无限期待。端午节,历经千年,却依然焕发出迷人的光芒!吃粽子,撒白糖,插艾叶,配香囊,幸福生活万年长!
3又到粽叶飘香时
转眼之间,又要到端午节了。奶奶买了棕叶,准备包棕子。
我最爱吃棕子了,这次,我可要跟奶奶学包棕子了。这不,一放学,我立即写完作业,便跑进了厨房,幸亏奶奶还没有开始包棕子,不然我就跟不上奶奶的节奏了。
过了一会,奶奶进来了,手里还拎着一个袋子。我往里一看,发现里面装着一些枣子和一袋糯米,我感到奇怪,便问奶奶:“奶奶,你带枣子和糯米干什么呀?”奶奶却说,你等一下就知道了。奶奶的这一番话更是令我一头雾水。我想:我还是接着看吧!
只见奶奶先把棕叶浸泡在水里,然后又把枣子洗净,放在一个盆子里。洗净的枣子真像一颗颗又大又圆的红宝石呀!接着,奶奶又把糯米洗净,放在一个大碗里。洗净的糯米则像一粒粒洁白晶莹的水晶,不停地闪着耀眼的光芒。过了一会儿,奶奶开始包棕子了。首先,奶奶拿了两张棕叶放在手上,紧接着,把棕叶卷成圆锥状,用勺子将糯米舀进棕叶里,又加了点糖。我问奶奶为什么要加糖,这次,奶奶并没有不告诉我,她说:“加了糖会甜一些。”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奶奶又说:“你要认真听,等一下,让你来包一个,怎么样?”听了这话,我吓了一跳,我想奶奶怎么知道我的想法的,但我立马回过神来,装作若无其事地样子对奶奶说:“好呀,我正想试一试呢!”奶奶继续包棕子,我也在旁边认真看,只见奶奶娴熟地将枣子放进去,下面就是最一步,也就是对于我这个初级包棕子手最难的一步了,我得好好看了。只见奶奶飞快地将棕叶三折两叠就弄好了。哇!真是神速呀!我看得目瞪口呆。这时,奶奶突然问我:“你知道我带枣子和糯米干什么了吧!”我点了点头。
奶奶叫我自己包一个棕子,先开始很顺利,可就在最后一步,把棕子包起来时,我却怎么也包不起来。还是奶奶在最后一步时帮了我,我才成功的。
吃着自己包的棕子,我的心里充满了快乐!
4又到粽叶飘香时
今年的端午节非常的寂寞,因为少了一位亲人——奶奶。
从小我就记得奶奶生活很节俭。每年过端午节,她都是自己包粽子给一家人吃,说着比外边卖的便宜。去年端午节,奶奶照例从外边摘了些粽叶回来包粽子。奶奶摘粽叶回家时,我发现她的脚不知道被什么东西划破了。我问她,奶奶却笑着说没事。晚上我起床上厕所时,看见奶奶在厨房正认认真真地包粽子。这时,可能是奶奶的脚疼吧,也可能是奶奶站累了,想休息一下吧,她转身刚走了一步就倒在地上了,吓得我赶紧把爸爸叫起来,送奶奶去了医院。
医生检查后说奶奶没事,只是劳累过度才昏了过去。我这才松了一口气。
我们陪奶奶回家后,一再叮咛她不要再忙了。谁知第二天早晨我起床发现奶奶早起了,又在厨房忙了起来,案板上已经包了好多粽子。奶奶在我的再三劝阻下才回到房间休息。吃饭时奶奶看我们吃粽子,她笑的特别开心。谁知不久后,奶奶却病故了。
今年,妈妈给我们买回了许多粽子,看到这些粽子,闻着这些粽叶的香味,我又想起了奶奶。
5又是棕叶飘香时
一年又快到五月,五月初五的端午节,是中国人最喜欢的传统节日之一,星期六,奶奶从外面买回几个粽子,一进门,我就闻到一阵清香扑鼻而来,我看了看粽子,它是用一片宽宽的竹叶包着糯米和肉或者蜜枣。粽子的外形是三角形,用线捆扎起来。剥开外面的竹叶,里面的糯米吃起来香香的、粘粘的还有一点咸或甜。粽子吃完后,奶奶说:“端午节要到了,先买几个回来尝尝,等到节日那天,我们自已包。”
为了搞清端午节的由来,我打开电脑上网查了资料才知道:端午节是为了纪念2000多年前,战国时期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屈原生活在战国后期,他所在的楚国经常被强在的秦国攻击,屈原主张变法图强,进行政治改革,但遭到腐败守旧的贵族的反对,并且被撤职流放,五月初五那天,楚国灭亡了,败给了秦国,屈原悲痛万分,怀抱大石跳进汨罗江里了,人们为了不让鱼虾吃屈原的身体,纷纷把粽子投入江中,延袭自今,成为了一个中国传统节日,并流传到了国外,另外,在五月初五的那天,人们还会有赛龙舟、戴香囊、喝雄黄酒等风俗。
我吃着香甜的粽子,想着屈原的爱国壮举,念着他那不朽的诗句“路漫漫兮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心中不禁感慨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