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现室活动计划
一、教学目标:
(1)对自然界、科学活动及现代科技等产生兴趣和探究欲望,乐于发现问题,积极地思考问题并尝试自己去解决问题。
(2)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认识环境污染现象,产生热爱大自然,爱护、保护动物和周围环境的积极情感和态度,并乐意为保护环境做出积极的努力。
(3)学会运用多种感官综合地认识事物,能按照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并通过观察、实验和操作等活动
(4)能积极、主动地参加讨论、探索等活动,具备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会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5)感受科学技术对生活的影响,初步形成科学概念。
二、教学措施:
(1)引导幼儿认识周围环境及其事物,从中获得一些粗浅的知识和经验,并在大量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形成初步的数学概念。
(2)充分利用社区、家庭资源及废旧物品的开发利用,来丰富幼儿的材料,引导幼儿在操作中获得知识经验。
(3)充分利用科学发现室给幼儿提供操作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空间和途径。
(4)激发幼儿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培养幼儿探索周围世界的兴趣和对科学知识的求知欲望。
"幼儿园科学发现室"让幼儿通过自身的感知和操作,探索周围世界的奥秘,发展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整个课程包括物质科学、地球科学、生命科学、设计与技术四大领域,这四大领域又包含十二大主题,十二大主题的知识体系按照"平行型排列"的方式编排课程,以幼儿的年龄特征为基础,以幼儿的兴趣需要为出发点,以主题探索为线索,以科技活动为引领,整合其他各领域;同时,教师平行介入,以参与、引导、帮助、支持为手段,
与幼儿共同进行操作研究,调动幼儿内在的学习动机,为幼儿提供解决问题的情境,使其获得有意义的学习和发展。
一、活动宗旨:
1、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使幼儿能积极、主动、较长时间地参加科学活动,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2、引导幼儿主动运用各种感官探究问题,寻求答案;
3、引导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二、活动安排: 活动一:彩色陀螺转起来
活动准备:硬板纸、蜡笔、小棒
活动建议:玩一玩,看看陀螺不转时的颜色和图案,再让陀螺快快转起来,看看旋转的陀螺是什么颜色?
活动二:哪根鱼竿能钓鱼
活动准备:拴上磁铁的鱼竿,纸做的小鱼,回形针
活动建议;把小鱼放在盆中,看谁钓得多?
活动三:水漂墨滴奇妙画
活动准备:一盆清水、墨汁、宣纸、滴管
活动建议;把一小滴墨汁滴入清水中,墨汁在水面上漂散开来,把宣纸覆盖在水面上,看看宣纸上出现了什么画面?搅动清水,让水
旋转起来,滴入墨汁,再覆盖宣纸,宣纸上的画面会有什么不同?多试几次,宣纸上的画面是否一样?
活动四:蚕豆宝宝摇啊摇
活动准备:蚕豆、牙签
活动建议:用新鲜的蚕豆和牙签做个蚕豆宝宝,把它立在手指尖上玩一玩,蚕豆宝宝摇啊摇,就是不会倒,为什么会这样呢?
活动五:哪只蜡烛先灭掉
活动准备:大中小三只烧杯,蜡烛
活动建议:三只蜡烛同时盖上三只烧杯,哪只蜡烛会最先灭掉,哪只会最后灭掉?为什么?
活动六:放在哪里滑得远
活动准备:积木、长条的硬纸板、木板和表面不平的板材搭建的高度不同的斜面。
活动建议:先搭两个高度不同的斜面,用两块一样的积木,从最上面的地方滑下去,比比放在哪种斜面上滑得远。如果斜面的高度相同,质地不同。积木滑得一样远吗?试试看。找出答案来。
活动七:种子怎样才发芽
活动准备:黄豆、赤豆、蚕豆种子
活动建议:把种子分别泡在冷水和开水中,过几天看一看哪些种子发芽了?放入不同量的水,看看哪些种子发芽了?用开水烫过的种子会发芽吗?
活动八:哪个上面放得多
活动准备:积木、挂历纸、积木、玩具汽车
活动建议:用挂历纸折出不同的桥面,试一试哪座桥面上能够放上小汽车?
活动九:变出什么颜色来
活动准备:彩色透明纸、
活动建议:将两种不同颜色的纸叠在一起,会有什么变化?把你发现的颜色新变化记下来,告诉朋友吧。
活动十:弹弹皮筋琴
活动准备:各种空盒子、筷子、铅笔和橡皮筋若干。
活动建议:绷紧的橡皮筋会发出声音,先试试。找个小盒子,套上橡皮筋,再在一端装上竹筷子,皮筋琴做好了,弹一弹,听一听,想办法用皮筋琴弹奏出好听的声音来。
以培养学生科学兴趣和创新实践能力为重点工作和主要目标,向学生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形成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全面提高学生的科技素养,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动我校科普发展,特制订2011-2012学年科学工作室活动计划:
一、活动目标
1、培养学生探究性和不断钻研的学习习惯。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
2、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使学生对失败有承受力,有顽强拼搏精神。
3、使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科学价值观,建立科学的信念,培养创新意识。
4、通过各种科学探究活动,学习和运用科学的客观标准和准则,学会一些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社交活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工作能力;搜集和处理资料的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5、通过小实验和各种研究活动,掌握科学观察的方法,培养解决实际问题、动手实践的能力。初步学会科学实验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能力。
二、活动方式
科学工作室主要以专题讲座、观看科教片、网络搜索收集资料、科技实践”等多种方式开展活动。
三、活动时间
科技兴趣小组的活动时间为:周一至周五的下午16:30—17:30及寒暑假、节假日上午8:30—10:30。
四、活动地点
科技兴趣小组的主要活动地点为:学校科学实验室、阅览室等。
五、活动安排
第一阶段 专题讲座及观看科教片
给学生讲解相关科学现象及科技知识,观看视频资料,通过网络收集资料等。
第二阶段 科技探索(实践)
利用学校的教学设备,让学生经历实验或制作的过程,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团结协作的精神。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拓展小学科学的课堂。
一、宗旨和意义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这句话在21世纪更被赋予了深刻的寓意。在科学技术发展、知识经济初见端倪、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新世纪,中华民族要屹立于世界之林,要使中国在21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关键在于人才培养。而现在幼儿园的儿童,正是将来实现这一目标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责任非常重大。如何培养幼儿的科学素质,最大限度地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已成为幼教工作者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因此,认识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幼儿科学教育的新挑战,对从事幼儿教育事业,特别是开展幼儿科学教育活动将是非常重要的。幼儿科技活动是幼儿时期进行科学启蒙的重要形式,是以幼儿心理发展特点为基础,在遵循幼儿教育规律的基础上,注重幼儿乐学、会学的目标和教育价值。科技活动不仅能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和爱好,最重要的是能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我们的理念从幼儿身边取材,贴近幼儿生活。
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强调发展幼儿实际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关注幼儿合作、表达、交流能力的发展。注重让幼儿感受数量的关系,体验数学在科学游戏中的意义。既有专一性的认知操作材料,又有创造性的设计操作材料。让幼儿充分体验和感受工具、技术和科技发明的发展历史。
三、我们的目的
情感:喜欢科学探索活动,大胆开动脑筋解决在操作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勇敢面对困难。态度:勇于探索科学操作过程,尊重科学操作结果。能力: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并进行验证。知识:了解相关游戏的科学知识,并能运用在生活当中。技能:学习看图纸进行搭建,提高自己动手动脑的能力。
四、管理制度
1、幼儿在教师带领下进入活动室,教育幼儿在活动室内不大声喧哗、不追逐打闹。2、保持活动室的清洁卫生,做到窗明几净。3、在活动中,教师要随时提醒幼儿注意爱护物品,并做到活动结束后物归原处。4、活动结束后,教师要检查电源是否关闭,门窗是否扣好。5、发现物品有损坏或异常,要及时报告,以便及时修理和添置。
五、科学发现室功能
任何科学发现都不是偶然的,灵感的梦来自于长期艰苦的探索与思考,只有经常认真思考的人才会抓住一丝灵感,并勇于投入实验,从而获得成功。科学发现室是幼儿进行科学探索活动的广阔天地,也是幼儿园开展科学教育的有利场所,孩子们不仅能获取广泛的科学经验和科学方法,也激发了孩子积极探索的精神,激发起孩子们学习的兴趣。1.科技产品展示2.科普活动开展3.科技教学课程4.科技比赛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