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菜单

急诊科医师培训计划

时间: 07-22 栏目:计划
篇一:急诊科专业医师培训计划(737字)

住院医师培训计划:

一.入科教育 针对急诊科特点给予入科教育,教育内容有

1.急诊各种常见病的诊断和治疗,疑难危重病的诊断思路

2.各项规章制度(包括病历书写要求,首诊责任制,会诊制度,告知谈话制度,处方制度, 传染病,急性中毒报告制度等)

3.急诊有关政策(包括医保政策,大病政策等)

4.急诊医疗安全要求

5.医院其他相关内容(如计算机和操作等)

二.日常考勤管理

1.医师培训期间按国家规定的工作日进行日常考勤。因事假,病假及其他事情耽搁的工作日 需次年年内补足。

2.请假两天以下(含两天) ,由本人提出书面申请,指导老师和培训主任签字后方生效并在 考核表上予以登记;两天以上需经医务科签字生效。未办请假手续而离开三天者,应上报医 务科;未请假超过五天的视情节及原因给予包括终止培训等处置。

三.业务学习 同住院医师培训基地要求。

主治医师培训计划:

1.主治医师可独立承担急诊的门诊工作。

2.高年主治医师可参加急诊二线值班。

3.参加科内住院医、进修医,实习医以及继续教育教学任务。

4.在科主任的指导下,对各个专业组疾病都需要掌握,并进行专业培训,必要时派送的上 级医院进修。

5.高年主治医师可确定专业方向。若工作需要,可安排到基层医院工作3个月。

6.高年主治医师应能独立完成本专业的基本操作,了解本专业的前沿发展动向。

7.鼓励参加科研和申请课题,保证每年参加学术会议至少1次。

主任、副主任医师培训计划:

1、 重点参加本专业组的日常临床工作;

2、 参加病房管理工作,病房工作至少一年,门诊管理工作至少一年。

3、 指派科研或临床研究任务,鼓励申请基金课题。

4、 在科主任的指导下,对本专业组疾病熟练掌握,并进行主治医师的培训。

5、 根据工作需要,每年安排参加学术会议2次。

6、 副主任医师按计划安排到基层医院工作3个月。

篇二:20XX急诊科医务人员培训计划(715字)

总体目标:通过对急诊专科护士的培训,能适应急诊护士角色,熟悉医院及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熟练掌握和运用急救及重症监护的理论和操作技能,为急诊病人及临床各科室的急危重症患者提供可靠有效的护理。提高急诊护士的专业思维能力、应对重症患者、院前急救和突发事件的分析解决能力。培养和提高护士的临床带教能力。为达到此目标,我们制定的专科护士培训计划如下:

一、培训目标:

1、巩固护理专业思想,理解护理工作的本质,适应急诊护士角色的转换,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爱岗敬业精神,熟悉急诊科工作制度和工作环境。

2、掌握急诊危重病人抢救的理论、技能和仪器物品、药品的使用。

3、掌握“120”联动系统的调度工作和院前急救的各项护理技术。

4、掌握急诊患者心理护理要点及沟通技巧。

5、熟练掌握急救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在指定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和工作。

6、熟悉急诊科及院前现场突发事件的紧急处理。

二、培训时间:专人带教3个月,巩固提高3—6个月。

三、培训方法:

1、制定个人学习计划,安排专人带教,完成培训项目。

2、参加由人事科组织的岗前培训教育。

3、培训为期3个月,熟悉急诊常见病一般护理常规,熟练掌握急危重症病人的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

4、掌握各专科疾病的病情观察、抢救配合和专科护理常规。

5、护士长、指导老师有计划地指导新护士学习急救护理技术操作项目。

四、考核

1、通过急诊科专科护士培训内容的考核。分两个阶段进行考核,第一阶段的考核由总带教在三个月内完成。第二阶段由总带教或护士长在一年内根据第一阶段的考核情况针对性进行考核。

2、通过每个月科内组织的操作技能、理论等有关知识进行考核。

3、岗前培训结束前,护士长或总带教要严格进行理论、操作技能考核,成绩达标。

篇三:急诊科医师培训计划(570字)

急诊(急救)医学是一门新兴的跨学科临床医学专业学科。它与临床各科既有密切的关系,又有自身的理论体系和特殊的临床医疗范畴。它主要涉及院外急救、院内急救与多学科急危重病的救治。急诊(急救)医学的特点是用最少的资料、最短的时间、最快捷有效的方法救护病人的生命。现代急诊、(急救)医学已开始分化出复苏医学、创伤医学、危重病医学、中毒医学和紧急救援医学等亚专业。因此,从事本专业的医师不仅需要相关医学专业知识作为基础,而且要学会应用各种紧急救援医疗技术与方法挽救病人的生命。本细则适用于急诊科专科医师前3年的培训。

一、培训目标

通过3年的基础培训,受训者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达到能够独立诊治常见急危重症的能力。

掌握常见急症的症状鉴别诊断掌握急诊病人的病情分级熟练各种常用的急救技术和方法对常见急症进行基本正确和独立的急救诊治。能阅读有关急诊医学的外文书刊

了解临床科研方法,能紧密结合临床实践,写出具有一定水平的病案报道和综述。

二、培训方法

受训者参加专科医师规范化培养标准规定的理论课程学习,轮转应着重于急诊医学范围,并应以在急危重症出现几率较高的科室轮转为主,同时兼顾其相关专科。

临床科室轮转总体安排:急诊科(含急诊ICU)15个月,急诊医学相关学科轮转20个月,可享受假期1个月。

详细安排如下:

急诊专科医师基础培养临床轮转安排略

篇四:急诊科医务人员年度培训计划(459字)

总体目标:

通过对急诊专科护士的培训?能适应急诊护士角色?熟悉医院及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熟练掌握和运用急救及重症监护的理论和操作技能?为急诊病人及临床各科室的急危重症患者提供可靠有效的护理。提高急诊护士的专业思维能力、应对重症患者、院前急救和突发事件的分析解决能力。培养和提高护士的临床带教能力。为达到此目标,我们制定的专科护士培训计划如下?:

一、培训目标?

1、巩固护理专业思想,理解护理工作的本质,适应急诊护士角色的转换,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爱岗敬业精神,熟悉急诊科工作制度和工作环境。

2、掌握急诊危重病人抢救的理论、技能和仪器物品、药品的使用。

3、掌握“120”联动系统的调度工作和院前急救的各项护理技术。

4、掌握急诊患者心理护理要点及沟通技巧。

5、熟练掌握急救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在指定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和工作。

6、熟悉急诊科及院前现场突发事件的紧急处理。

二、培训时间?专人带教3个月?巩固提高3—6个月。

三、培训方法?

1、制定个人学习计划,安排专人带教,完成培训项目。

2、参加由人事科组织的岗前培训教育。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