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班级环境创设方案
《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九月份本班从小班转升入中班,因此,在班级环境及区角创设方面,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和改进,让孩子能乐于参与其中,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及中班教学要求在各区域活动中,能真正体验在“玩中学”的快乐!根据班级具体空间情况,我们将班级大致分为以下几个区域:植物角、养殖区表演区、建构区、阅读区、超市购物区、KFC快乐餐厅。而重点创设区域。其主旨在于:幼儿实操性很强,变废为宝,孩子乐于参与。
一、表演区:将积累制作的各类头饰及奥夫乐器按序分类投放及奥夫乐器,按序分类,投放在本区,孩子能根据所需利用材料表演。
二、建构区:由于班级活动空间有限,于是我们利用班上唯一的一面大墙及墙下面积。作为建构区,此处最富创意的是这面背景墙,整面墙创设成了色彩艳丽、魔幻城堡的造型,孩子们在童话般的世界里。想像和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另外,我们所投放的拼搭材料体现了多样、环保性。如:将各种包装盒重新改进制成“礼物盒”状,将旺仔牛奶罐贴上封口既安全又美观。孩子特别喜欢!
三、超市:分两类
(1)文具区:将孩子用的文具用品。如:水彩笔、油画棒……等贴上标签。
(2)饮食区:搜集各类小食品,饮料等实物;或包装盒,贴上价签,投放此处。
这样既节省放置此类物品的地方,又使其作为实体商品能让孩子进行“买卖交易”游戏。此区域为孩子创设了“社会学习”的良好途径。同时,对于中班孩子在游戏的同时,对1---10的数与量的认知有了直观的了解和掌握。
四、 KFC快餐店:
此处利用了较大的空间,但在材料投放上,却体现了环保而又不失趣味。我们收集大量废弃的各种KFC快餐包装。包装有汉堡、烤翅、可乐、薯条、各式鸡饭……品种多样,通过整理分类取餐处,孩子们通过商量分别扮演不同角色,有的当收银员,有的当配餐员,有的当顾客,还有的当餐厅清洁员,孩子们已通过前台大点餐单上的餐品,随意点餐,而收银员根据不同餐品上的价格收取“顾客”相应的“钱款”(利用仿真人民币,根据中班幼儿年龄特点,我们刻意地将价格都定为整数位。孩子得以认知数字。)在活动中,孩子们的语言也得到了发展,她们会利用生活经验,同时模仿并学习规范语言。如:“您好,请问您需要什么?您的餐配好了,请慢用!欢迎下次光临!谢谢……等等”。孩子们在此快乐地游戏,学会与同伴友好交往和合作,充分体验和学习了相应的社会角色和社会规则。此区域生动,有趣,倍受孩子们的喜爱!
实施效果
(1)班级整体环境、区域设置。
(2)各区域的操作性较强,最大程度上得到利用,激发了孩子们强烈的主动参与意识。
(3)孩子充分发挥了主体作用。寓教于乐!
探讨与启示:各区域的创设还需要更细致些,如角色分饰牌的设置。各区域的细化。增加各区的“管理员”和“游戏指导员”。这样孩子的区域活动会变得更加有序和目标明确化!每个区域的设置应该有延伸空间。
为了给孩子一个温馨舒适的活动环境,更好的利用墙饰和区角与幼儿互动,帮助幼儿学习、游戏。我班教师根据《纲要》的要求,以我园环境创设的主题为依据,结合我班开展的主题活动,根据我班幼儿的发展、认知等特点,对我班的环境创设作以下安排:
一、 墙饰设计
根据我班主题活动的开展,二月、三月以“我有多爱你”、“我对你说”为主题,四月以“小鬼显身手、“大树和小花”为主题,根据教学的进度不断完善墙饰设计。在环境创设中,因地制宜、合理地利用自然材料及废旧材料。做到了与开展活动相符,突出主题,具有童趣,符合教育目标及幼儿需要。幼儿参与了环境创设,能与环境互动。
二、区角设置
我班以进区卡来控制每个区角的幼儿人数在每个区角都设了相应人数的进区卡放置点,让幼儿参与制定相应的区角规则,以固定的音乐来提示幼儿进行区角游戏。根据我园“各区角的设置应与主题活动密切相关,根据活动室的格局,将区角进行动静划分,互不干扰。”的指导思想,我班打算设置一下几个区角。
根据我班教育目标,本月区角设置安排如下:
益智区:
目标:为了让幼儿在游戏中,发展空间思维、激发探索的欲望,建立与小朋友之间相互合作的能力,有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了解一些平湖民间建筑及有关习俗。
准备:各类插塑玩具,积木若干,插珠,手电、拼图贴绒玩具等
指导:重点引导幼儿发挥抽象思维并学会相互合作的能力。
娃娃生活区:
目标:培养幼儿的独立性,能在教师的启发下,按意愿选择角色;在教师的指导下,初步学会解决关于角色,玩具方面的争端。培养幼儿爱惜玩具的习惯,游戏后会整理场地,收拾玩具。
准备:娃娃家的娃娃、厨具、餐具、日用品、电话机 。
指导:引导幼儿进入角色, 明白自己角色的主要职责;能和家庭中的其他成员和睦相处,反映家庭的良好关系。
手工操作区:
目标:用图像组合的方法表现常见事物的主要特征,并能围绕某个主题组织画面。喜欢在各种材料上作画。通过欣赏刺绣作品对刺绣工艺感兴趣。
准备:用于绘画的各种材料及用于开展其他美术活动的各种工具和材料等用于欣赏的刺绣作品及图片。
指导:围绕“春天”主题进行绘画、粘贴活动。
认识理解区:
准备:图书若干,汉字卡片、成套的故事卡片、可重复使用的田字格卡片等,用于幼儿的表演和学习,另外是平湖的旅游图片、特色产品等的图片。
指导:引导幼儿学习正确的阅读方式和用材料做介绍当地的民风民俗或风光等。
数学区:
目标:让幼儿运用多种方法开展计算、分类、比较、认识时钟、测量等活动。
准备:选择本地的特色自然材料、图片、小棒、图形卡片、数字卡片、时间卡片、尺子、笔、记录纸等
指导:引导幼儿学习简单的加减法、测量、认识正点与半点。
表演展示区:
目标:有兴趣利用提供的玩具进行自主表演。发展语言表达、同伴协作、想象创编等能力。初步了解当地民族文化(西瓜舞、舞龙灯、打莲香等)
准备:指偶、自染小头巾、小围腰、花竿、草鞋、草裙、斗笠、布辫子、提篮、彩带等,开展有关表演活动的图片(走廊墙饰)。
指导:将幼儿在幼儿园艺术活动和艺术课中学到的本领加以表演,展示,让幼儿自主表演,教师指导幼儿在活动中遵守游戏规则。
二、挂饰及走道装饰
在挂饰方面我们主要展示家长和孩子的合作互动,以自然或废旧材料进行装饰。我们将展示她们共同劳动的作品,让孩子在舒适、和谐的环境中尽情的玩耍,在游戏和学习中了解自己的家乡。让孩子真正成为环境的主导者,让孩子融入到环境中。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在环境创设的过程中,体现幼儿与教师合作的过程,教师要有让幼儿参与环境创设的意识,认识到幼儿园环境的教育性不仅蕴含于环境之中,而且蕴含于环境创设的过程中。本学期,我们要充分利用空间,依托家乡特色资源,以幼儿的参与为主线,创设一幅幅富有情趣、立体多样的画面,拓宽幼儿的视野,促进幼儿想象,让幼儿在其中受到美的熏陶,幼儿园环境创设不应用成人的审美观去营造。因为幼儿环境对幼儿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应做到让幼儿自己说美。
因此,幼儿园环境的创设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在创设过程中,应注重教育性、参与性,结合幼儿的已有水平、兴趣爱好和年龄特点,将知识与情感融于一体,达到良好的效果。实践中,我们以理解和尊重每一个幼儿为前提,关注他们的需要,积极为幼儿的生活和学习创设良好的环境。结合我园课题,下面谈谈我班的班级环境是怎样设计的。
一、班级常规活动区的创设:
我班创设了(1)“科探区”:这是最受小朋友欢迎的区域。在区域里,我们投放了“娃娃钓鱼乐”、“有趣的小车”、“有趣的磁铁”、“福禄贝尔学具”、“转纽扣”等多种材料。投放“海底世界拼图”、“图形分类”、“我会拼数卡”等材料。(2)“巧手坊”区:提供纸筒、蛋糕盒、皱纸、硬纸板等材料,供幼儿探索、操作。(3)建构去:投放大小积木和雪花片,让幼儿自主建构。(4)快乐阅读区:提供各种图书、绘本让幼儿自主阅读欣赏。(5)特色区:班级特色是印染,我们准备了白布、白手套、白色纸盘、各种颜料供幼儿印染。
二、体验区的创设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我班体验区的活动特点,我们创设了:1、美丽百分百:提供各种按摩仪器和面膜扣,供幼儿在工作时使用。2、美发飞扬:提供各种理发器具,供幼儿在理发护发过程中使用。3、我的发型我做主:将特色区幼儿印染的布料放到这个区当中,让幼儿进行剪花、进行发卡装饰等等。4、我型我秀:我们将孩子们自己设计的发卡、头饰放到此区域,供幼儿互相给对方装饰头型用。
三、主题墙的设计
根据幼儿年龄特征,结合幼儿园的环境特色我们将班级前面的主题墙设计为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让幼儿在感受美丽的草原环境的同时,学会印染。在其他的主题活动中,我们与幼儿共同收集、张贴符合主题内容的有关资料,体现整个主题的主线。
四、家长园地
家长园地是教师与家长之间沟通联系的园地,是联系幼儿与家庭的一座桥梁。本学期要求各班根据自身的特色特点及幼儿的实际情况出好每周一次的家长园地,真正发挥它的教育价值。通过家长园地让家长了解孩子每天在幼儿园的活动安排,知道一些简单的育儿知识,以及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开辟幼儿园宣传栏,向家长宣传幼儿教育、卫生保健知识。达到家园共育的效果.总之在本班环境创设中我班的环境创设适合了幼儿的年龄特点,突出了本班的特色,但是还有很都不足我们会更加努力,使我班的环境有更大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