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菜单

医院专科护士培训方案

时间: 08-14 栏目:方案
篇一: 眼科专科护士培训方案(3380字)

为认真贯彻落实《护士条例》、《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XX-20XX年)》、《浙江省实施<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XX-20XX年)>方案》,完善我院年轻护理人员的培养体系,提高护理队伍整体素质,适应卫生改革与发展需要,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特制定本方案。

一、眼科专科护士培训的背景

1.卫生部在20XX年《中国护理事业发展纲要(20XX年-20XX年)》明确要求:要分步骤在重点临床专科护理领域开展专业护士培训;

2.卫生部护理处郭处长说,培养专业护士是今后护理发展工作的重点指向;

3.国内外专科护士开展情况:

国外:美国是最早开展的国家,加拿大、丹麦、瑞典、爱尔兰、日本等都已开展多年。

国内:香港、台湾都已开展;北京、江苏、苏州、上海、湖北、广东、成都等都已开展,浙江的邵逸夫医院较早开展。

4.眼科专科护士国内还没有开展,目前北京同仁、广州中山、上海五官科都在制定计划中。

二、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卫生工作方针,加强护理队伍专业化建设,提高护士专业技术水平,促进护理事业与医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协调、同步发展,做好优质护理服务,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服务需求。

三、工作目标

有计划、分步骤地在我院开展专科护士培训和管理,根据卫生部和浙江省卫生厅关于专科护士开展的通知精神和实施办法,结合眼科专科医院的专科护理特点,经过讨论决定先期试点开展的专科护士方向:眼科专科护士,手术室专科护士,眼科糖尿病专科护士。

专科护士培训的目标是培养具有较高护理理论水平和丰富的专科护理实践经验,能较好地解决实际专科护理问题,指导其他护士开展护理工作的,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工作热情的护理骨干。

四、培训对象:(参考浙江省文件要求)

执业护士,护理专业大专以上学历,具有8年以上临床护理实践经验,在相关专科工作3年以上,热爱护理事业,有一定的外语基础,本人自愿并经单位选拔、推荐。

五、组织管理

成立眼科专科护士培训委员会,负责专科护士培训大纲起草、制定,培训审核、检查,培训学员的业务考核等。专科护士培训管理委员会由以下人员组成:

主任:陈燕燕

副主任:吴淑慧黄小琼

成员:陈梅影陈彩芬王爱荪姜红晓夏伟丹干海琴孙春妹陈华蓉凌晓浅吴培瑜

六、医院专科护士的实施及步骤

(一)培训步骤:

1、外派3个月参加浙江省专科护士培训。

2、取得省专科护士证书后,继续在本院基地进行培训3个月。

3、培训6个月后,经过我院专科护士培训委员会人员的考核,面试后颁发我院证书。持有两个证书的人员享受相应的待遇。

(二)制定并公布有关要求和标准。

眼科专科护士培训根据卫生部颁布的《专科护理领域护士培训大纲》,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和特点,制定及提出各专科护士培训大纲和考试考核等具体要求,以及相应培训标准和要求,经医院专科护士管理委员会审定后,通过护理部向全院公布。

(三)培训科室基地的认定

1.有意申报培训基地的科室,根据有关要求和标准,在自评的基础上,科室向医院护理部提出申请,在提出申请时,要求附上科室成为培训基地制定的培训目标和培训内容,基地培训制度。护理部组织委员会召开评审并对科室的计划内容实施进行审核确定。目前申报基地设立4个:门诊基地一个,手术室基地一个,病房基地2个。委员根据基地的培训内容和计划确定,确定基地,并定期进行考核管理。(基地申报内容见附件,基地的软件和硬件条件,专科护士轮转期间的培训计划和内容,带教老师每点申报2个,带教老师也可以申报专科护士。)

2.根据不同情况,各部门培训人员不超过1人,逐步培训。大家踊跃申报,根据委员会讨论决定名额,基地实行动态管理,聘期为5年。

五、专科护士培训过程和要求:

(一)、基本要求:

1、大专以上学历,在眼科临床护理工作满8年。

2、硕士学历满在眼科临床护理工作2年。

3、护师职称以上。

4、熟练掌握本科室专业能力。

5、在本专科工作至少满3年。

申报流程:

1.申报个人:需要填写表格附件2-1,2-2各一份;(其中有部分需要护士长书写,因此填写完毕交与护士长书写,完成后上交护理部)

2.申报基地的科室:由护士长填写完成附件1,完成后上交护理部。

3.经过专家委员会审核确定人员和培训基地。

4.护理部联系通知专科护士外出专科基地培训3月。

5.最后本院培训基地培训3月。

(二)、基本培训过程:

1、对于符合要求的报名者进行严格筛选。

2、选中人员派送至各专科基地培训,考核,取得专科护士合格证书,培训时间3个月。

3、对于已取得各专科护士证书的人员,有资格参加本院专科培训基地的学习,时间2—3个月,经过考核后,颁发我院专科护士的证书。

4、持有两本专科护士证书的方可享受我院专科护士的待遇。

(三)、护理专科护士培训内容:培训

1、各专科护士的培训要求:

(1)眼科专科护士:外派到国内专科护士培训资质的基地进行为期3个月培训,再在我院眼科病房和门诊强化训练3个月。

(2)手术室专科护士:到具有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资质的基地进行为期3个月培训(按浙江省卫生厅的要求进行培训),再在我院手术室的强化训练3个月。

(3)眼科糖尿病专科护士:到具有糖尿病专科护士培训资质的基地进行为期3个月培训(按浙江省卫生厅的要求进行培训),再在我院眼科病房和门诊强化训练3个月。

备注:在本部门的培养的人员尽量不在本部门的轮转。

(四)、本院轮转期间培训要求:详细见附件。

六、专科护士的考核

1.完成浙江省专科护士的考核和资格认定

(1)外出培训的三个月的护士参照浙江省专科护士的要求,学员需要完成规定课程和临床实践培训后,由培训基地组织对其进行考核。考核方式采取理论笔试、护理实践能力考核、答辩等方式。考核的主要内容为专业理论、专科护理实践以及职业素养、护理科研与教学能力、专业外语水平等。各基地同一专科对学员的考核统一按省专科护士培训专家委员会制定的标准和要求执行。

(2)经培训基地考核合格的学员,完成结业报告,参加由省专科护士培训专家委员会的现场答辩评审。主要形式为学员对个人结业报告的陈述,专家提问,学员回答。结业报告内容包括制定专科护理计划、个案护理报告、护理研究开题报告及专科护理工作论文或综述等。必要时,省专科护士培训专家委员会对其实施进一步的理论和实践能力考核。

(3)通过专家委员会答辩评审的学员,经省专科护士培训管理委员会审核后,获得《浙江省专科护士培训合格证书》,《浙江省专科护士培训合格证书》由省卫生厅签章颁发。

2.完成院内专科护士的考核和资格认定

(1)考核方式:理论笔试、护理实践能力考核、出科考核和答辩等,

(2)考核内容:专业理论、专科护理实践以及职业素养、护理科研与教学能力、专业外语水平等。

(3)考核合格,完成结业报告,参加专家答辩,评审通过后进行资格认定,颁发医院眼科专科护士证书。

七、专科护士的使用及继续教育

1.取得《浙江省专科护士培训合格证书》的专科护士每年从事本专科护理实践时间应达到个人临床护理工作总时间的三分之二以上。

2.专科护士应主动、及时地掌握本专科领域护理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每年至少1次参加专业继续教育项目的学习。

3.专科护士应注重加强科学研究,每2年至少在护理专业期刊上发表专业论文或综述1篇以上。

4.专科护士应在届期内指导2名及以上护士的专业发展,并对专科护理有关工作提出完善和改进建议。

5.省专科护士培训专家委员会对各地专科护士使用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检查结果向全省通报。对连续三次检查未达到规定要求的专科护士,收回证书,取消专科护士资格。

八、专科护士培养期间待遇规定:

1.培训期间待遇

1、外派学习三个月期间参照医院外出进修学习的奖金由医院供给。外出培训期间费用按进修规定给予报销。

2、在本院轮转期间:医院发给轮转奖金,培养科室给予一定补贴。

3、接受培训的科室不支付轮转人的奖金。

2.担任专科护期间待遇:

1、在晋升条件符合的情况下,有优先晋升的机会。

2、每5年有外派一次进修学习的机会。

3、有优先外出会议和学习的机会。

4、如果是护师的专科护士享受主管护师的待遇。包括年终奖、三节慰问等费;护士长可根据自己科室的奖金适当提高分配比例(提供参考建议:在原来本科室分配的基础上比例相应提高到0.1-0.5,也可根据本科室实际情况)。

5、科室给予培训期间的奖金上的补助,专科护士培训完毕原则上不允许离开本科室,应回原科室。

篇二:医院专科护士培训方案 (2944字)

为促进医院护理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快培养一批临床专业化护理骨干,提高护理质量和专科技术水平,现结合医院实际,制定本培训方案。

一、培训目的:

目的是在保证医疗护理质量的基础上,培养一批专业化的临床护理骨干,以提高护士在临床专科护理领域的专业技术水平,促进护理工作与临床诊疗技术的同步发展。

二、专科类别:

重症监护室、手术室、血液净化、急诊、肿瘤、供应室、产科

三、培训内容:

1.重症监护室:

【重症监护的专科技术】

(1)输液泵的临床应用和护理;

(2)外科各类导管的护理;

(3)气道管理和人工呼吸机的护理;

(4)心电监测及除颤技术;

(5)重症患者营养支持技术;

(6)危重症患者抢救配合技术。

【各系统疾病重症患者的护理】

(1)呼吸系统疾病重症患者的护理;

(2)心血管系统疾病重症患者的护理;

(3)神经系统疾病重症患者的护理;

(4)消化系统疾病重症患者的护理;

(5)严重创伤患者的护理;

(6)多脏器衰竭患者的护理。

【重症监护病房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1)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发生状况、危险因素;

(2)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原则和措施;

(3)导管相关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4)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预防与控制;

(5)耐药菌及其他特殊病原体感染患者的隔离与护理;

(6)重症监护病房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

2.手术室:

【手术室管理及规章制度】

(1)手术室的物品管理,包括各类仪器设备、器械及物品等;

(2)手术室的相关规章制度。

【手术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1)医院感染的概念及预防与控制的原则;

(2)手术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措施;

(3)消毒、灭菌与隔离技术;

(4)特殊感染手术病人的管理;

(5)手术室的医院感染监测;

(6)手术室各类医疗废物的管理。

【手术室患者安全管理】

(1)手术患者的核对制度和患者保护;

(2)手术室医用气体及手术设备的安全使用和管理。

【手术配合技术和护理操作技术】

(1)手术常用的无菌操作技术

(2)手术体位安置的原则、方法及常见体位并发症的预防;

(3)手术中器械、物品的清点核对;

(4)手术标本的处理;

(5)手术室护理操作技术。

【手术室的职业安全与防护措施】

(1)职业安全的概念及防护原则;

(2)手术室锐器损伤的预防和处理;

(3)血源性疾病职业暴露预防和处理的原则及措施。

【手术室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

(1)手术室应对突发大量患者的应急措施;

(2)手术室仪器设备故障的应急措施。

3.血液净化:

【专科理论的培训】

(1)透析的基本原理;

(2)血液透析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3)血液透析的技术类型;

(4)血液透析的抗凝方法;

(5)血液透析病人的血管通路的护理;

(6)水处理系统的基本原理;

(7)透析液的基本成分;

(8)透析患者的健康指导;

(9)透析患者的用药指导;

(10)透析患者的营养支持。

【血液净化工作流程的培训】

(1)血液透析病人准备工作指导;

(2)血液透析病人进出透析室的流程;

【血液净化专科操作技术的培训】

(1)血液透析管路预冲流程;

(2)血液灌流的操作流程;

(3)内瘘穿刺流程;

(4)上、下机流程;

(5)深静脉留置导管换药流程。

【血液净化专科应急能力培训】

(1)透析中突然停电的应急预案;

(2)透析中突然停水的应急预案;

(3)透析器破膜的应急预案;

(4)内瘘栓塞的应急预案;

(5)透析中集体发热的应急预案;

(6)透析中静脉肿胀的应急预案。

4.急诊:

【急诊医学与急诊护理概论】

(1)急诊护理工作流程;

(2)急诊护士的工作职责;

【急诊分诊】

(1)急诊分诊的概念、程序及分诊原则。

【常见危重症的急救护理】

(1)心脏骤停与心脑肺复苏技术

(2)急性脑血管病的急救护理;

(3)消化道出血的急救护理;

(4)急腹症的急救护理;

(5)急性宫外孕的急救护理;

(6)休克的急救护理;

(7)急性中毒的急救护理

(8)昏迷等各种紧急情况的抢救及护理。

【器官衰竭患者的急救护理】

(1)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抢救和护理;

(2)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抢救和护理;

【创伤患者的急救护理】

(1)颅脑损伤患者的急救护理;

(2)胸、腹部创伤患者的急救护理;

(3)多发创伤患者的急救护理。

【急诊重症患者的监护技术】

(1)氧治疗、气道管理和人工呼吸机监护技术;

(2)心电监测及除颤技术;

【常见急救操作技术的配合及护理】

(1)心肺复苏技术;

(2)紧急气道开放与人工气道管理;

(3)机械通气技术;

(4)洗胃技术;

(5)急诊危重症监测技术;

【急诊护理管理】

(1)急诊各种抢救设备、物品及用药的管理和应用。

【突发事件的急救】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

(2)火灾等事故医疗应急处理与救援。

5.肿瘤:

【化学治疗静脉的管理】

(1)化学治疗静脉的评估和合理选择;

(2)化学治疗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

(3)化学治疗药物外渗的正确处理;

(4)外周中心静脉导管在肿瘤化学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

【肿瘤患者常见症状的护理】

(1)恶心呕吐的护理;

(2)便秘、腹泻的护理;

(3)疼痛的护理;

(4)发热的护理。

【肿瘤患者的营养支持】

(1)肿瘤患者的营养评估;

(2)体重下降和恶病质;

(3)肿瘤患者的营养支持。

【肿瘤患者的姑息护理】

(1)姑息护理的概念;

(2)终末期肿瘤患者常见症状及护理;

【肿瘤患者心理护理及社会支持】

(1)肿瘤患者的心理反应特点;

(2)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社会支持、人文关怀。

【肿瘤治疗中的职业安全防护】

(1)化学治疗药物的职业危害;

(2)职业接触抗肿瘤药物的规范化操作程序;

(3)肿瘤治疗的安全环境及职业防护。

6.供应室:

(1)消毒供应中心各类污染器械、辅料的处理流程;

(2)自我防护方法;

(3)去污区、全自动清洗消毒机、超声波清洗机、手洗(酶洗、冲洗、洗涤、漂洗、终末漂洗)的概念;

(4)熟悉去污区护士岗位职责;

(5)各类侵泡、消毒、洗涤液的标准配置方法;

(6)各种器械的包装;

(7)熟悉外来器械的接收流程及处理原则;

(8)掌握全自动清洗消毒机、超声波清洗机的使用方法及日常护理;

(9)掌握各类器材清洗方法、质量标准;

(10)灭菌器的各种检测;

(11)污染物品的回收和灭菌物品的下送。

7.产科:

【产科理论】

(1)常用设备及抢救药品的使用;

(2)妊娠期高血压的护理;

(3)新生儿复苏;

(4)产程的观察与处理;

(5)胎心监护的有关知识;

(6)新生儿护理;

(7)危重病人的观察和护理;

(8)剖宫产的术前后护理;

(9)产后出血的护理。

【产科操作】

(1)新生儿复苏术;

(2)会阴缝合技术;

(3)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第三产程临床经过及处理;

(4)胎心监护技术;

(5)会阴护理及新生儿脐带的护理;

(6)掌握母乳喂养的方法;

(7)产后出血的急救。

四、培训方法:

1.科室每月组织专科理论、操作、应急演练培训与考核。

2.护理部每二月组织专科培训,有专科师资资格的护士授课。

3.各专科知识每年落实一次考核,覆盖率100%。

4.培训以临床实践培训为主,集中理论培训为辅。

5.各能级护士按护理部专科培训要求完成各学时。与个人绩效和晋级挂钩。

6.有计划外派、进修或参加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学习,取得相应资质。

五、培养师资的要求:

1.从事本专业5年以上的护师或主管护师,目前担任专科带教、护士长。

2.接受过市护理学会或培训基地组织的培训,取得专科护士适任证或专科护理证。

篇三:专科护士培训实施方案(5412字)

一、重症监护(ICU)护士培训

(一)培训时间

理论培训160学时临床实践320学时。

(二)培训内容

1.重症监护学概论

(1)重症监护学的概念、工作范围、特征及其发展趋势;

(2)重症监护领域护士的专业素质、知识和技术能力要求;

(3)重症患者心肺脑复苏的基本知识、基本程序和技术要点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4)循证医学在重症监护学中的应用。

2.重症监护的专业技术

(1)输液泵的临床应用和护理;

(2)外科各类导管的护理;

(3)氧治疗、气道管理和人工呼吸机监护技术;

(4)循环系统血流动力学监测

(5)心电监测及除颤技术;

(6)血液净化技术;

(7)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监测技术;

(8)胸部物理治疗技术;

(9)重症患者营养支持技术;

(10)危重症患者抢救配合技术。

3.各系统疾病重症患者的护理

(1)呼吸系统疾病重症患者的护理;

(2)心血管系统疾病重症患者的护理;

(3)神经系统疾病重症患者的护理;

(4)泌尿系统疾病重症患者的护理;

(5)消化系统疾病重症患者的护理;

(6)新生儿重症监护;

(7)严重创伤患者的护理;

(8)多脏器衰竭患者的护理。

4.重症监护病房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1)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发生状况、危险因素;

(2)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原则和措施;

(3)导管相关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4)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预防与控制;

(5)耐药菌及其他特殊病原体感染患者的隔离与护理;

(6)重症监护病房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

5.重症患者的疼痛管理

(1)疼痛的概念、分类及对患者的影响;

(2)危重症患者疼痛与意识状况的评估;

(3)危重症患者镇痛与镇静的管理。

6.重症监护与心理护理

(1)重症监护环境与患者心理需求;

(2)护患关系与沟通;

(3)重症患者的心理护理;

(4)重症监护病房医务人员的心理调适。

7.重症监护病房的护理管理

(1)重症监护病房的物品、仪器设备、药品等物资管理;

(2)重症监护病房护理人力资源管理;

(3)重症监护病房的护理质量评价与持续改进;

(4)重症监护病房的风险管理。

(三)考核要点

1.常见危重症的护理及监护知识;

2.重症监护常见的临床监护技术和护理操作技能;

3.危重症患者的抢救配合技术;

4.重症监护病房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5.护患沟通技能及心理护理。

二、手术室护士培训

(一)培训时间

理论培训160学时临床实践320学时。

(二)培训内容

1.医院手术室护理概论

(1)手术室护理工作范围及特点;

(2)国内外手术室领域护理工作发展概况;

(3)手术室护士的岗位职责及专业素质要求。

2.手术室管理及规章制度

(1)手术室的环境管理,包括建筑布局、区域划分、设施和流程等;

(2)手术室的物品管理,包括各类仪器设备、器械及无菌物品等;

(3)手术室组织及人员管理;

(4)手术室的护理文件书写;

(5)手术室的信息管理;

(6)手术室的护理质量管理;

(7)手术室的相关规章制度。

3.手术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1)医院感染的概念及预防与控制的原则;

(2)手术室医院感染的特点及危险因素;

(3)手术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措施;

(4)消毒、灭菌与隔离技术;

(5)手术室无菌操作技术;

(6)特殊感染手术病人的管理;

(7)手术室的医院感染监测;

(8)手术室各类医疗废物的管理。

4.洁净手术室的管理

(1)洁净手术室的概念、设计与净化标准;

(2)洁净手术室的空气调节与空气净化技术;

(3)洁净手术室的日常管理。

5.围手术期护理

(1)围手术期护理的概念、内涵、理论框架;

(2)围手术期护理的临床实践和工作范围;

(3)外科常见疾病知识及围手术期护理要点。

6.患者安全管理

(1)手术室涉及患者的不安全因素与风险管理;

(2)手术患者的核对制度和患者保护;

(3)手术室药品、血液制品的安全管理;

(4)手术室医用气体及手术设备的安全使用和管理

7.手术配合技术和护理操作技术

(1)手术常用的无菌操作技术

(2)手术体位安置的原则、方法及常见体位并发症的预防;

(3)常见手术麻醉配合技术;

(4)微创手术、器官移植术的配合技术;

(5)手术中器械、物品的清点核对;

(6)手术标本的处理;

(7)手术患者抢救配合技术;

(8)麻醉后恢复的护理;

(9)手术室护理操作技术。

8.手术室的职业安全与防护

(1)职业安全的概念及防护原则;

(2)手术室激光、射线、气体、化学物质的安全使用与防护;

(3)手术室锐器损伤的预防和处理;

(4)血源性疾病职业暴露预防和处理的原则及措施。

9.手术室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

(1)手术室应对突发大量患者的应急措施;

(2)手术室仪器设备故障的应急措施;

(3)手术室意外事件的管理。

(三)考核要点

1.外科常见疾病知识及围手术期护理要点;

2.手术室各类仪器设备、器械及无菌物品的管理;

3.手术室医院感染的特点、危险因素及预防与控制措施;

4.手术室的消毒灭菌、隔离技术及无菌操作技术;

5.手术室麻醉配合技术及护理操作技术;

6.手术室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

三、急诊护士培训

(一)培训时间

理论培训160学时临床实践320学时。

(二)培训内容

1.急诊医学与急诊护理概论

(1)急诊医学的概念、范畴与发展趋势;

(2)急诊医疗体系和急诊护理工作内涵、特点及工作流程;

(3)急诊护士的工作职责;

(4)急诊护士专业素质及工作能力的要求。

2.急诊分诊

(1)急诊分诊的概念;

(2)分诊程序及分诊原则

(3)症状鉴别分诊。

3.急诊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原则

(1)急诊室医院感染与控制基本原则;

(2)急诊常见传染性疾病的管理;

(3)急诊特殊传染性疾病的管理;

(4)急诊护士的职业安全防护原则。

4.常见危重症的急救护理

(1)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急救护理;

(2)心脏骤停与心脑肺复苏技术;

(3)严重心率失常的急救护理;

(4)高血压危象的急救护理;

(5)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急救护理;

(6)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的急救护理;

(7)急性重症哮喘的急救护理;

(8)急性脑血管病的急救护理;

(9)癫痫持续状态的急救护理;

(10)消化道出血的急救护理;

(11)急腹症的急救护理;

(12)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急救护理;

(13)肝性脑病的急救护理;

(14)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急救护理;

(15)泌尿系结石的急救护理;

(16)急性宫外孕的急救护理;

(17)烧伤的急救护理;

(18)休克的急救护理;

(19)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失调的急救护理;

(20)急性中毒的急救护理

(21)昏迷、窒息等各种紧急情况的抢救及护理。

5.器官衰竭患者的急救护理

(1)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抢救和护理;

(2)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抢救和护理;

(3)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抢救和护理;

(4)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的抢救和护理;

(5)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的抢救和护理。

6.创伤患者的急救护理

(1)创伤患者的现场急救和护理;

(2)颅脑损伤患者的急救护理;

(3)胸部创伤患者的急救护理;

(4)腹部创伤患者的急救护理;

(5)多发创伤患者的急救护理。

7.急诊重症患者的监护技术

(1)重症监护概述;

(2)氧治疗、气道管理和人工呼吸机监护技术;

(3)循环系统血流动力学监测;

(4)心电监测及除颤技术;

(5)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监测技术。

8.常见急救操作技术的配合及护理

(1)心肺复苏技术;

(2)心脏电治疗技术;

(3)紧急气道开放与人工气道管理;

(4)机械通气技术;

(5)血液净化技术;

(6)急诊穿刺技术;

(7)洗胃及胃排空技术;

(8)急诊危重症监测技术;

(9)急救中的各种医护配合技术;

9.急、危重患者的心理护理及沟通

(1)护患关系与沟通;

(2)急诊及危重患者的心理护理;

(3)医务人员的心理调适

10.急诊护理管理

(1)急诊护理工作相关法律法规;

(2)急诊各种抢救设备、物品及用药的管理和应用;

(3)急诊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4)急诊护理工作职业风险、危机识别与应对措施。

11.突发事件的急救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

(2)灾难事故的急救原则与工作流程;

(3)交通事故医疗应急处理与救援;

(4)生物灾害医疗应急处理与救援;

(5)食物中毒医疗应急处理与救援;

(6)职业中毒医疗应急处理与救援;

(7)火灾事故医疗应急处理与救援。

(三)考核要点

1.急诊护士专业素质及工作能力;

2.常见危重症疾病的急救护理;

3.器官衰竭患者及创伤患者的急救护理;

4.急诊重症患者监护技术及急救操作技术;

5.急、危重患者的心理护理及沟通技巧;

6.突发事件的急救技能和应急处理;

7.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基本原则及措施。

四、肿瘤专业护士培训

(一)培训时间

理论培训160学时临床实践320学时。

(二)培训内容

1.肿瘤护理概论

(1)肿瘤专科护理的特点及发展;

(2)肿瘤的预防与控制;

(3)肿瘤的分类及分期;

(4)肿瘤的流行病学。

2.肿瘤的临床治疗方法、原则及护理

(1)肿瘤综合治疗的原则;

(2)肿瘤外科治疗及护理;

(3)肿瘤化学治疗及护理;

(4)肿瘤放射治疗及护理;

(5)肿瘤介入治疗及护理;

(6)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及护理。

3.化学治疗静脉的管理

(1)化学治疗静脉的评估和合理选择;

(2)化学治疗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

(3)化学治疗药物外渗的正确处理;

(4)外周中心静脉导管在肿瘤化学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

4.肿瘤患者常见症状的护理

(1)恶心呕吐的护理;

(2)便秘、腹泻的护理;

(3)口腔合并症的护理;

(4)疼痛的护理;

(5)疲劳的护理;

(6)发热的护理;

(7)凝血功能障碍的护理;

(8)恶性积液的护理

(9)上腔静脉症候群的护理。

5.肿瘤患者的康复护理

(1)头颈部肿瘤患者的康复;

(2)乳腺癌患者的康复;

(3)肺癌患者的康复;

(4)造口术患者的康复。

6.肿瘤患者的营养支持

(1)肿瘤患者的营养评估;

(2)体重下降和恶病质;

(3)肿瘤患者的营养支持。

7.肿瘤患者的姑息护理

(1)姑息护理的概念;

(2)终末期肿瘤患者常见症状及护理;

(3)终末期肿瘤患者的伦理问题。

8.肿瘤患者心理护理及社会支持

(1)肿瘤患者的心理反应特点;

(2)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

(3)肿瘤患者的社会支持;

(4)肿瘤患者的人文关怀。

9.护士的沟通技巧及职业压力调适

(1)沟通技巧的应用;

(2)肿瘤护士职业压力调适。

10.肿瘤治疗中的职业安全防护

(1)化学治疗药物的职业危害;

(2)职业接触抗肿瘤药物的规范化操作程序;

(3)放射治疗的职业危害;

(4)肿瘤治疗的安全环境及职业防护。

(三)考核要点

1.肿瘤临床治疗原则及方法;

2.肿瘤患者放、化疗毒副反应及护理;

3.肿瘤患者的常见症状护理;

4.肿瘤患者化学治疗静脉的管理;

5.肿瘤患者的营养治疗、康复护理;

6.肿瘤患者的姑息护理及心理社会支持;

7.肿瘤治疗中的职业安全防护。

五、器官移植护士培训

(一)培训时间

理论培训160学时临床实践320学时。

(二)培训内容

1.器官移植概述

(1)移植的概念和种类;

(2)临床应用的器官移植、组织移植和细胞移植概况;

(3)国内外器官移植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2.器官移植的管理规定及伦理准则

(1)国内外有关器官移植的立法情况;

(2)《人体器官移植条例》的有关规定;

(3)器官移植的伦理学问题;

(4)器官移植的伦理学准则。

3.移植的排斥反应及免疫抑制治疗与护理

(1)移植的免疫学基础;

(2)移植排斥反应的概念、机制和类型;

(3)免疫抑制治疗的概述;

(4)免疫抑制剂的临床使用及护理。

4.肾移植患者的护理

(1)肾脏的解剖、生理和肾移植病理概述;

(2)肾穿刺术的护理;

(3)肾移植的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

(4)肾移植术后的主要并发症及护理;

(5)肾移植的排斥反应及免疫抑制治疗和护理;

(6)肾移植患者的健康教育。

5.肝移植患者的护理

(1)肝移植的概念、种类;

(2)肝脏的解剖、生理和肝移植病理概述;

(3)肝移植的术前准备和患者的术前护理;

(4)肝移植的术后护理;

(5)肝移植术后的主要并发症及护理;

(6)肝移植的排斥反应及免疫抑制治疗和护理;

(7)肝移植患者的健康教育。

6.心脏移植患者的护理

(1)心脏移植的概念、种类;

(2)心脏的解剖、生理与心脏移植病理概述;

(3)心脏移植的术前准备和患者的术前护理;

(4)心脏移植的术后护理;

(5)心脏移植术后的主要并发症及护理;

(6)心脏移植的排斥反应及免疫抑制治疗和护理;

(7)心脏移植患者的健康教育。

7.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护理

(1)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概念、分类及治疗原则;

(2)临床应用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

(3)造血干细胞移植的预处理和移植前的护理;

(4)造血干细胞的灌注;

(5)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护理;

(6)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排斥反应及免疫抑制治疗和护理;

(7)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并发症及护理;

(8)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营养支持;

(9)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健康教育。

8.角膜移植的护理

(1)角膜的解剖、生理与角膜移植的病理概述;

(2)角膜移植的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

(3)角膜移植的排斥反应及治疗和护理;

(4)角膜移植后的并发症及护理;

(5)角膜移植患者的健康教育。

9.移植患者的心理护理

(1)护患关系与护患沟通;

(2)移植患者的心理特点;

(3)移植患者的心理护理。

(三)考核要点

1.器官移植技术的管理规定和伦理准则;

2.器官移植排斥反应及免疫抑制治疗和护理要点;

3.器官移植的解剖、生理、病理概述;

4.器官移植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5.器官移植的监护技术和护理操作技能;

6.器官移植患者的心理护理及沟通技巧;

7.器官移植患者的健康教育。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