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过年作文800字
1过年
爆竹声中辞旧岁,转眼之间20XX已经离我们远去,崭新的20XX正在向我们招手。
夜,清冷清冷,窗外白色点点似是雪在飘,转眼之间地上的黑暗已被一片银白所笼罩,在这年尾时分,整个大地都被这浓浓的年味所吸引,而展现出一种靓丽的红色。爆竹的颜色。雪,还在下,在这大年夜里使出了自身所有的力量,想要覆盖这层浓浓的年味。那点点的红。
红色,是吉祥如意的颜色,中国的春节正是因为这一抹红色才显得热闹,喜庆非凡。但那万红从中的一点白似乎有点刺眼。
独自一人站在窗前,风吹着我的头发。雪花飘飞,落到我的脸上,引来丝丝凉意。冬天的夜本来是很寒冷的,春节热闹的气氛把温度都提升了好几度,电视机里正在播放着20XX年的春晚,屋外的人们正在点燃一串串鞭炮。噼里啪啦之声涌入我们的耳朵。是啊,这就是过年。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便有过年的传统,而各个民族的过年方法各有不同。但总结来说无外乎贴春联、放鞭炮、吃年夜饭、穿新衣……到了我们这个时代,21世纪的新时期,过年的方式似乎正在转变,以前的过年春联都是自己买好红纸自己写或找人代写,现如今街上随处可见卖春联、年画的小摊。现在的人们追求新奇,年夜饭不再自己做而是出去品尝各种异域风情。结果往往在年三十晚上,西餐饭店爆满,中餐饭店人数寥寥无几。
古代也有传说,年是一种怪兽我们正因为赶走了年从而才开始过年的,但是现如今科技如此发达,我们应该知道年这种古代人想象中的怪兽是根本不会存在的。我们过年的习俗却从未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认知面更加宽阔而消失。这是为什么呢?请听听我的看法。
过年,就是度过农历的腊月三十就算是过了一年,因此我们会在大年三十这一日举行许多的庆祝活动从而营造一种过年的氛围。过年这一思想已经在人们的心中扎根,它已经成为了中华民族神圣的一种象征,每当到了这一日无论人们身在何方都会尽自己所能赶回家中和父母、亲人团聚。这是一种精神的力量推动着人们,正如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图腾,我们是龙的传人一样。春节也同样是在肩负着这样一种使命。
春节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是有着无比重大的特殊意义,正如外国人疯狂的过他们的圣诞节一样,再看我们的春节就不会觉得外国人比中国人疯狂了。
2过年
大人眼里的年是怎样的呢?常常听到有人提起,在艰苦的岁月里,只有年这个概念最清晰,再贫困的家庭,也要在年前硬省下一顿肉的钱。可以想象,那不甚明亮的屋里,孩子穿着新置的衣裳,红彤彤的脸蛋儿上写满了急切的表情,母亲却像是要耐一耐他们性子似的,先端上的总不是那主菜,虽然平日也吃不到如此丰盛的莱式,可厨房那肉的香气一阵阵传来,总让孩子们忍不住放下筷子到锅边走一趟,闻闻那香气也是好的。终于到了激动人心的时刻,端上的肉一下便被夹了个精光,大家彼此不好意思地笑笑,埋头嗅嗅香味,一口就吃完了原本不多的几块肉。有的孩子便懊恼起来。肉的滋味还没好好品尝呢!又要等到明年了。这时最高兴的是母亲,她没有吃到肉,却为孩子那狼吞虎咽的样子而开心,这一年总算没有白忙,总算让孩子盼了一年的小小愿望得到了满足,母亲永远是如此知足的。
游子眼里的年是怎样的呢?刘文房有诗为证:“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这首《新年作》是否真的在新年所作我无从得知,然而这“新岁切”三字倒是说在新年时节最为急切和强烈。刘长卿作为一个游子,尤其是一个被贬在外的人,眼见自己一日日老去,思乡之情更夹杂对归期的未卜之情,在万家灯火的新年之时积郁在心,难以挥发,更加惆怅。
然而我眼前的春节是怎样的呢?窗外,平日热闹的圆形广场没有小孩子们的嬉戏,带他们的保姆大概是回家去了,他们大约也是与父母去自己祖父母家去了,那里该是很热闹的吧?却在这里留下一院子的寂寞荒凉。耳边传来稀稀疏疏的鞭炮声,远处平日没怎么开过的一股喷泉,管理员似乎是觉得过年了该派上它的用场了,竟喷得挺欢,不过没多久,估计是它也感到了孤单,终是渐渐停了,于是更加冷清。这就是春节么?我想象中的春节决不仅仅是这样,我想象中的春节要欢腾得多了。或许春节本来就是如此,只是自己还有些孩子气,把春节想象得太好了,其实春节再有趣又能怎样呢?不过如此罢了。
不过若是这样,过春节还有什么意思呢?我突然莫名怀念起年幼时过的春节了。
3过年
今年春节,我有幸回到了相别8年的家乡──湖北,与爷爷奶奶一起度过了盼望已久的新年,这一次的团聚我似乎更了解了家乡的民风民俗,同时也有所感悟。
首先介绍一下年俗吧!湖北的一年中一共分为三节,以过年最为隆重,从腊月初八起,一直准备到年三十,除了穿的戴的以外,以吃的东西为最多,如晒“冻米儿”。烫豆糕儿、打“糯米粑”等等,丰富极了!特以冻米、豆糕、糯米粑最好吃。准备过年食物,女性负主要责任,男的以清理债务为重点。应收的马不停蹄地催,待付的款也要在年三十前付清,彼此收财纳福,过一个快乐新年。可贫穷人家是:“三十的躲猫儿,初一的大摆手”。意思是:过年怕债主逼债,到处躲藏,到正月初一就好了,因为从三十夜到元宵节。债主决不能向债务人讨钱,可以放心大胆了。年夜饭这个名词,在湖北称“年饭”或“团年饭”,时间多在正午或天亮前,那一天说的话要吉祥如意,为了防止儿童口不择言,特在厅堂上张贴“不禁童言”或“百无禁忌”的红纸条儿。饭毕,长辈发红包、晚辈收压岁钱,晚间禁例大开,合家同乐。灯火齐明,通宵达旦、谓之守岁;东方未白,大放鞭炮。出天方,开大门,迎接大年初一。
看到了湖北的年俗,我不禁想起了今年的春节,家里来了许多亲戚,在团圆饭时,大家都忙于敬酒,说些祝贺的话语,坐在旁边的我,总觉得很不自在,吃过年夜饭,他们都忙于应付着发来的手机短信,直到春节联欢晚会开始了,大家又坐在沙发上享受着晚会的节目,时不时鼓鼓掌,笑一笑,看完后时间不早所以就上床睡觉了,想到这里,我头脑里突然冒出一个从来没思考过的问题:除夕夜我们能做的最温暖的事情是什么?是啊,传统的年俗的确非常吸引我们,但是现在看来又保留了多少呢?一切的快乐仿佛都被现代高科技取代了。吃顿团圆饭,发发红包,看晚会,每年春节都是同样的程序,每次我都等着盼着新年的到来,但是等它过去了,却又觉得平淡无奇,没有多少值得回味。虽然这也很温馨,但我总觉得少了些更朴实的东西。
春节的基本意义,就是,在一年中只有这个时段很多人才有机会和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团聚,所以我希望春节能够在中国逐渐变化的情况下,保持原有朴实,美好,温暖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