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菜单

高中书香作文800字

时间: 12-12 栏目:话题作文

1书香

书,有了相仿,才值得品味。

读书,有时只需“不求甚解”只需“纵观其意”但是,有时又需要“咬文嚼字”,才能读懂……

有时想想,如今的社会高速发展,那我们为何又还要脱离社会,一味地读书呢,难道现在的我们知道的还少吗?

是啊,不少了,我们知道的总比“至圣”,还有“诗仙”知道的多吧。可是,社会永远是向前发展的,决不会停息。既然如此,那我们岂不是未知的也还有很多,甚至更多咯,那我们又还有什么理由不去读书呢,毕竟读书可以让我们知晓历史,借鉴历史,毕竟书有其书香。

翻过《史记》,我不仅读懂了司马迁忍辱偷生的辛酸,也看到了战国时的纷乱,更了解了人民的苦楚;读过《项链》,我不仅看到了莫泊桑对当时法国社会的无情批判,也明白了他的心境,更了解了当时法国社会的“争风“的丑陋现象。

读过诗歌,我不仅看到了诗仙“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豪放;也明白了陶潜“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的真正原因;更了解了王安石“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对北宋王朝的无情批判。

看过戏曲,我不仅知晓了窦娥的无比冤屈,也饱尝了长亭送别中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更看到了杜丽娘的“反叛”心理。

偶尔也翻了一下小说,我不仅看到了张飞的鲁莽,关云长的忠义,刘备的知人善用;也看到了沙僧的唯命是从,猪八戒的好吃懒做,孙行者的明辨是非,还有那唐僧的不明事理,迂腐不堪;更看到了那贾宝玉“冥顽不灵”,和那林黛玉的多愁善感,还有那封建礼教对自由恋爱的迫害。

……

书,因为有其书香,我才去品读;有了这品读,我才觉得这生活是充实的,而不是虚无飘渺的。不仅如此,它更温暖了我的心。

书,是你的香——充实了我的生活,温暖了我的心。

书,我永远追逐着你;书香,我对你更是永不放弃。

2书香

拿一本散文集或诗集,寻一个幽静所在。翻开书页,阵阵墨香扑鼻,借着这氤氲在周围的书香,品读前人留下的记忆的痕迹。

书,给予了我们更多的知识、见闻、思考。让我们了解过去,以便面对未来。

因为有了书,我们才能了解到三皇五帝最初的创造;因为有了书,我们才能倾听正义之士鲁迅的呐喊。

想起娲皇氏惊人的补漏之举,还有屈原的一死明志。寂寞哀伤的易安居士大概还是独倚窗下,慨叹“怎一个愁字了得。”项王也应该临乌江,无颜见父老吧?院落中的竹椅上,朱熹讲述“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缘由……

先人们也许发现了把思想、困惑以记载成书的方式流传下来最为可靠。于是,就造成了我们从小就开始进行的活动——读书。

人们总这样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小小一字,却道出了读书的人的功与利。也就是说,书让我们得以生存。

而今的社会,知识、信息大爆炸的时期,生活节奏加快,人们日夜奔忙着,工作着。但这也并不是可以放弃读书的理由。毕竟,书可以使人很充实,很成功地活下去。

要说现在买书看的人是越来越少,问其故,只道是“网上看呗。”听来似乎合理,但仔细想来,似乎也不是那么尽人意。

有一个名人说:读金庸、琼瑶的小说,可卧床侧看;读老舍、冰心的小说,须备香茗细细品读;而读鲁迅的小说,须正襟危坐。读谁的书,尚且有这许多分别,何况读书的环境呢?

翻开一本书,朴实的纸页,简单的矩形形状纸张,白底黑字,油墨的香。这让你在安静、缓和的气氛中审视历史,临听历史。而打开搜索引擎跳动的界面,绚丽的色彩,让你沉浸在刚聊天的意犹未尽中。竟也因为上面的一幅刘备的漫画像而嗤嗤地笑上一阵儿。

我想说,不读书,或是找借口不读书的人,开卷有益。读书,却在网上读书的人,不妨尝试一下月下窗前执卷品味的舒适,嗅一嗅书香。

因为书香,我们沉醉;因为书香,我们流连忘返;因为书香,我们找到了攀上顶峰的绳梯。我们的梦想,就诞生在书香里。

3我发现了书香的美

在微凉的午后,我静坐庭院,听着耳边沙沙的翻书声,指尖触摸古朴的书籍,萦绕字里行间的美妙意境引领我走进这个奇特的世界,翩然置身其中。

汨罗江上,江水翻腾,天地哀恸。屈原带着他那绝望的目光、疲倦的心灵,在这里徘徊——这里将会是他的归宿。“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他仰天长啸,跃入水中,似流星划过天际。我感受到他内心的悲苦,“长太息以掩涕兮”是他的无尽悲愁;“哀民生之多艰”是他的一片赤诚。浑浊的江水没有淹没他的精神,《楚辞》的光辉闪耀着夺目的美。

恍惚间,是谁大呼“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啊,是李白,这个让盛唐都黯然的才子。穿巴峡巫峡,过洞庭长江,醉酒入长安,挥毫金銮殿,那是他。即使力士脱靴,贵妃研墨又如何?“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的华丽词藻又岂是他的追求?(编者注:此处的引用和表述欠妥,导致其与下文衔接不畅。联系下文,此句可改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谪仙岂肯媚颜屈膝,长安既然非久居之地,”)那就选择毅然离开,云游九州,望川而吟,凭吊沧浪。这位风一般的诗人在他月光般的清辉中散发着淡泊宁静之美。

赤壁依旧,大江东去,我穿越千年的红尘终于遇见了他——苏轼。乌台诗案把这位精灵打落凡间,黄州的荒凉却没让他消沉。余秋雨先生赞他的成熟,成熟于一场灭寂后的再生,对周围的诉求,不再察颜观色。“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那就让官场的纷争远离吧!一种如白玉般炫目的光芒从他身上迸射出来,我品味到豁达的美。

还有那李易安的“人比黄花瘦”,还有柳宗元的“独钓寒江雪”……在书香弥漫的世界里,我与他们共举杯盏,或相对品茗,或无语相视,或喜或悲或赞或叹。他们,这些游于天地之间的高尚灵魂,散发出无尽的美。这美渗入我的心中,徜徉在心灵深处,沉甸甸的,酿造出醇香的美酒。

书香,在喧闹的凡间给我一方澄净;在物欲横流的世上,赠我一片安宁。我深深眷恋着书香的美。

4刹那书香 缔造永乐

华夏五千年,二十四史间。书,记载了千秋风云,承载了万宿民风。书,不仅是知识的给予,更似快乐的源泉。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夕阳几度红。”《水浒传》,家喻户晓已不为过。它告诉我们“智多星吴用”的足智多谋;告诉我们“黑旋风李逵”的英雄气慨与仗义;更告诉我们“及时雨宋江”的不羁与高洁。透过一个个“水浒片段”,仿佛组建了一首天籁,在枯燥的生活中得到灵魂的升华,心灵的洗涤,品尝快乐的甘甜滋味。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掉陷渠沟。”黛玉葬花的凄美,无数次打动我的心灵。作者曹雪芹以饱蘸深情的笔,讴歌了黛玉这般孤傲的女子。“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好一首《葬花吟》,极富感情的诗词,好似无数支暗器,让我措手不及,以致于热泪盈眶,感动之余,仍旧收获一丝快乐的芳香,自我沉醉于其中。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一直感叹于浪漫主义诗人徐志摩的笔调,他的文采比不上郁达夫的华丽,他的措辞也比不上茅盾的优美,更比不上鲁迅的犀利,他只是用他清新的笔法与过人的领悟,告诉我们一些深思的道理。在清秋之夜,明月之下,泡上一杯香茗,逐字逐句的细细琢磨,字里行间的韵味,则会象那杯清茶一样,虽淡却令人口齿留香,此情此景,岂非一快乐之壮举?

当我灰心丧气时,书教我“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于是我有了重新奋斗的勇气;当我与朋友惜别时,书告诉我“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于是我檫干眼泪;当我想放下手中的书放纵生活时,书告诉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于是我认清了自己的使命,认真奋斗……正是因为书,我才学会了坚强不屈,学会了思索未来,懂得了新世纪的青年应积极向上,勇于承担历史使命,因为我们是祖国的太阳。

书,让我放飞了梦想,书伴我生活伴我成长。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书,让我插上快乐的翅膀,向蓝天翱翔!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