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拗九节班会方案
一、多媒体出示本次班会的主题《浓浓拗九节,深深感恩情》通过图片展示相关拗九粥及歌谣,并介绍坳九粥的做法二、介绍“拗九节”由来及习俗每年阴历正月廿九日,是福州传统的“拗九节”。福州民间称正月初九为上九,十九为中九,廿九为后九,故此节又称“拗九节”。福州方言中“后”与“拗”谐音。福州人认为,逢“九”不顺利,因此每年这天,岁数逢九或九的倍数的人都要过“九”。
“拗九节”主要是从民间流传的《目连救母》故事而来。据传,古印度僧人目连之父常年经商,家中骡马成群,财宝无数。其母青提则反之,她最恨出家人。目连一心向往佛、法、僧。长大后,一次他外出经商,临行时对其母说:“孩儿出外求财,母亲在家要积德积善,对出家人要如同对孩儿一样。”其母应允。谁料目连走后,其母依然如故,凶悍地把登门化缘的僧尼全都赶走,吝啬到一顿饭也不肯布施。半年后目连返家,听说其母对出家人极不友好,遂向其母查问原因,其母一听大怒,斥道:“你竟不信你母亲?我要是对出家人不好,七日之内不得好死,死了坠入阿鼻地狱!”七天后其母果然暴死。目连悲号涕泣。如来佛见目连至孝,便对他说:“你虽修成了罗汉,但靠你一人的力量救不了你母亲,须广造盂兰盆会,使天下饿鬼全能吃饱,你母亲才能得救。”于是目连请十方僧众广设盂兰盆会,超度众饿鬼,其母方得脱离地狱。
活动过程目连每天送饭奉母,饭屡被小鬼吃去。后目连设法煮了表面难看的“拗九粥”送去,小鬼见状就不吃了。其实“拗九粥”是用荸荠、花生、桂圆、红枣、红糖、芝麻等一起煮成。
三、游戏大家知道在拗九节那天要干什么了吗?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游戏:每组请二位同学,一位正对屏幕,一位背对屏幕,正对屏幕的看着屏幕上的关于拗九节的习俗,做一些动作让另一个人猜,猜对+10分,猜错不扣分~!四、展示学生孝顺节照片五、总结“拗九节”既是敬老爱老助老的孝顺节,又是除病灭灾送穷奔小康的节,是值得提倡并加以发扬光大的。
尊老爱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农历正月二十九是福州特有的民间传统拗九节,为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青少年学生文明素养,营造敬老爱亲的良好氛围,江下小学少先队代表将在拗九节期间继续开展“浓浓拗九节深深感恩情”主题活动:
一、活动主题:
“孝老爱亲浓情拗九”
二、活动时间:
2013年3月4日—3月10日
三、活动内容:
我校以倡导敬老爱亲的道德行为、培育良好的文明风尚为重点,围绕节日的文化内涵,通过引导青少年学生敬老助老、感恩父母,深入开展拗九节宣传教育系列活动。
1.开展煮粥送粥体验活动。
充分利用黑板报、国旗下讲话以及班团队会等途径大力宣传拗九节的文化内涵,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或登录福州数字青少年宫“浓浓拗九节深深感恩情”活动专栏,开展“学煮拗九粥,送粥感恩情“体验活动,将亲手煮的拗九粥献给长辈、亲人,传达浓厚的感恩之情。
2.开展敬老爱亲进社区志愿服务活动
我校定于3月8日少先队代表深入社区开展富有实效的志愿服务,并侧重对孤寡老人、空巢家庭老人、残疾人等急需帮助的弱势群体提供清洁卫生、文体娱乐、义务辅导以及免费赠送拗九粥等志愿服务。
四、活动要求:
活动以大、中队为单位,让全体少先队员真实有效的参与活动中。活动过程大、中队辅导员加强安全教育。3月8日少先队代表进社区活动,要求学生佩戴好红领巾准时到操场集中。
五、安全预案:
1、3月8日下午二点集合队伍,最前面是棋手。
2、学生在路上一律靠右整齐行走,老师在学生左侧组织学生。两名老师一前一后,队伍不要拉的太长,也不要拥挤,速度适中。全体师生要躲避车辆,千万注意安全。
3、到达社区后要按有关规定开展活动,注意举止、语言文明。
4、活动结束全体师生按原路返回学校,各班总结后方可放学。
5、如遇到紧急或突发情况,必须第一时间向校领导汇报。
一、活动目标
1、使学生了解拗九节的来历。
2、使学生了解拗九节的习俗。
3、让学生知道尊老敬老的义务和责任。
4、通过此次主题班会,增强学生尊老敬老意识,引导学生继承和弘扬尊老爱老的中华传统美德,创新时代敬老风尚,“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使社会更加和谐地发展。
二、活动主题:传承尊老文明创新敬老风尚
三、活动准备
1、收集拗九节的相关资料。
2、黑板上写好班会主题——传承尊老文明创新敬老风尚
3、对班会的节目适当排练,确定主持人:曾妮,陈杰。
四、活动过程
曾妮:“传承尊老文明,创新敬老风尚”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一)介绍拗九节的来历
陈杰:福州的“拗九节”历史悠久,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地方节俗,但有不少青少年不懂此节的由来。
关于拗九节的来历有很多传说,但最流行的版本是传说很久以前有一对母子相依为命,后来母亲去逝了,儿子痛不欲生,每天都要带上母亲生前最喜欢吃的食物到母亲的坟前祭拜,就这样年复一年。有一天儿子梦见母亲对他说,每年的正月二十九这一天总是有一群饿鬼来抢食,母亲人老体衰斗不过他们,就只好饿着肚子。儿子听了伤心不已。醒来后,绞尽脑汁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他知道母亲爱吃糯米做的甜食,于是就用糯米、花生、芝麻、红豆、红枣、桂圆等放在一起熬成粥,并在粥里加入红糖,正月二十九这天带到母亲的坟前。第二天母亲又来托梦说,那些饿鬼又来抢食了,但是看见儿子装罐里的又粘又黑上面还有不少说不清是什么像小虫子似的东西,饿鬼们都不敢吃,母亲终于没有饿着肚子,母亲还说儿子送来的粥很好吃,她很喜欢。从此每年的正月二十九儿子总会熬上一锅母亲爱吃的拗九粥送给母亲。人们感叹儿子的孝行,渐渐的这种习俗在民间传开了,每年拗九节儿女们都会为父母送上一碗拗九粥,表达对父母的养育之恩的感激之情,祝愿父母平平安安,健康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