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厕所改造方案
一、目标任务
修建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20XX座。其中:新坝乡670座,巷道乡500座,南华镇150座,宣化镇210座,合黎乡210座,城关镇70座,骆驼城乡80座,罗城乡50座,黑泉乡60座。
二、资金筹措
计划投资320万元,国家和省上补助80万元,县财政配套10万元,不足资金由受益乡村补贴和受益农户自筹。
三、进度要求
3-4月,培训乡、村、社管理和技术骨干,下发健康教育宣传材料;5-6月,各乡镇按计划建设农村卫生厕所,并开展农村改厕健康教育活动,县爱卫办开展项目督导;10月,县项目办提交验收申请,市上组织验收,并上报验收评估报告。
四、保障措施
1、健全机构,明确责任。县卫生局成立高台县农村改厕项目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项目组织、协调、监督等工作。
组长:赵国林,县卫生局局长
副组长:王延明,县财政局副局长、邢彬,县卫生局副局长
成员:
陈睿,县卫生局副局长、疾控中心主任
吴燕,县卫生局纪检员
闫作万,县爱卫办副主任
王培义,县爱卫办副主任
雷光锋,县疾控中心副主任
殷长有,县财政局社保股股长
李玉珍,县卫生局财务股干部
康中北,县疾控中心地病科科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爱卫会办公室,闫作万同志任办公室主任。
2、科学管理,保证进度。制定切实可行的项目实施计划,签定目标管理责任书,严格项目管理,规范施工,靠实责任,确保项目保质保量顺利完成。
3、严格资金管理,确保规范运行。设立基建项目专户,建立资金使用管理制度,严格项目资金管理,按工程进度拨付项目经费,确保专款专用。
4、加强项目管理,确保工程质量。项目实施要严格执行项目招投标制,严格按照项目建设内容和工程技术规范实施,严把项目建设质量关,以质量求效益,使项目建设达到中央专项资金项目建设的各项要求和标准。
五、质量要求和检查验收按照《20XX年国家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农村改水改厕项目张掖市技术方案》和《甘肃省农村改厕管理办法》及《甘肃省农村改厕项目考核验收评分表(试行)》实施。
六、工作责任
挂项领导:朱德忠县政府副县长
牵头单位及负责人:县卫生局赵国林
配合单位:县财政局
实施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一、目标任务
修建无害化卫生户厕100座,每户农户原则只能建1座。
二、资金补助
每口补助现金400元,不足资金由受益农户自筹。
三、进度要求
20XX年3-5月,培训镇、村和技术骨干,下发健康教育宣传材料;5-8月,开展农村改厕健康教育活动,镇开展项目督导;9月,镇政府组织验收,并上报验收情况。
四、保障措施
1、健全机构,明确责任。镇成立项目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项目建设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检查督导,研究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组长:罗元龙(镇人民政府科技副镇长)
副组长:杨安友(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
成员:
王兴方(镇人大办专职秘书、镇党政办负责人)
王世涛(镇财政所副所长)
查文修(镇民政办主任)
杨兴雷(镇水利站站长)
杨达伦(镇国土所所长)
赵俊(镇安监站站长)
张啟(镇扶贫工作站站长)
罗全礼(镇卫生院院长)
各村驻村干部
领导小组设办公室于镇农业服务中心,罗元龙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杨安友同志兼任办公室副主任,负责办公室日常事务。
2、科学管理,保证进度。严格项目管理,规范施工,靠实责任,确保项目保质保量顺利完成。
3、严格资金管理,确保规范运行。严格项目资金管理,确保专款专用。
4、加强项目监管,确保工程质量。项目实施要严格按照项目建设内容和工程技术规范实施,严把项目建设质量关,以质量求效益,使项目建设达到项目建设的各项要求和标准。
五、质量要求和检查验收
按照《农村改厕技术规范》和《安龙县20XX年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农村改水改厕项目实施方案》验收,验收合格后直接将补助兑现给农户。
为贯彻落实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年)》,加快我市农村改水改厕进程,改善农村环境卫生,按照全国《年农村改水改厕项目管理方案》和《省执行中央年农村改厕项目实施方案》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项目目标
(一)总目标
通过在项目县建设无害化卫生厕所示范户,提高我市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和粪便无害化处理率,力争到年底全市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50%以上。
(二)年度目标
1、建设4500座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
2、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活动,使项目县、乡镇群众对改厕的知晓率达到30%以上,项目村居民的改厕知晓率达到80%以上。
二、项目内容
1、利用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225万元,在涉县、鸡泽县和磁县3个项目县按照全国爱卫办推荐的卫生厕所类型,建设双瓮式和三格式无害化卫生厕所,本着因地制宜、经济适用、农民接受的原则,选择适合本地区的卫生户厕类型加以实施。设计施工和维护管理严格按照《农村改厕管理办法(试行)》、《农村改厕技术规范(试行)》和年版《中国农村卫生厕所技术指南》等标准和要求。具体名单见“市执行中央年度农村改厕示范建设项目任务和资金分配表”。
2、在农村改厕项目县、乡(镇)和村,全面开展健康教育工作,设立固定卫生宣传栏、刷写农村改厕墙体标语,利用集市向农民发放农村改厕宣传画和明白纸,宣传卫生知识,让农民认识到改建卫生厕所的好处和正确使用卫生厕所的方法。
3、在改厕项目村组织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治理,清除柴草乱放、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泼、畜禽乱跑等现象,进一步显现改厕效益,更好地发挥示范作用。
4、改厕项目县要举办农村改厕技术培训班,培训基层改厕技术人员和健康教育宣传骨干,提高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每个项目县要建立一支改厕技术指导队伍,力争每个项目村建立一支专业改厕施工队伍。
三、项目组织实施
(一)组织形式
1、市爱卫办成立农村改厕项目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项目组织、协调、监督等项工作。市爱卫办组织相关人员成立农村改厕技术指导小组,负责农村改厕的技术指导、人员培训和质量控制。
2、各项目县要按照项目目标和项目范围,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包括制定目标、确定范围、组织形式、工作计划,并具体负责项目的实施、管理、协调、监督和质量控制,保证项目的进度和效果。
3、改厕项目实施过程中,各项目县对款物发放要有清楚详细的记录,到户物资应有领取人签名;土建工程有明细预算和决算;培训和健康教育档案资料齐全,以备检查。
(二)资金安排
年度中央财政安排给我市农村改厕专项资金225万元,主要用于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地下部分,每户补助标准为500元。地下部分应包括贮粪池、便器、厕屋地面(脚踏预制板)。
按照国家项目要求,每户需安排地方配套资金500元。省和县财政配套资金用于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地上部分的建设以及开展相关技术指导、培训、健康教育等工作,其中本级配套资金的20%用于本级项目活动。
项目县(市、区)要从推进医改工作的高度,确保农村改厕项目中央资金和地方配套资金落实到位。专项补助资金要及时拨付到基层项目执行单位,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截留、挤占和挪用。严格按照国家有关专项资金管理的规定,制订本地项目资金管理的具体办法,加强项目经费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三)招标采购
农村改厕项目县要按照公开招标的方式,选择和培训有资质的厂家和施工队伍,开展改厕工作。项目县要将物资采购和选择施工队伍招投标情况报市爱卫办备案。
四、项目执行时间
年月底前,3个改厕项目县要完成4500座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建设工作。月日前完成县级自查验收和市级考核验收,并将项目评估验收总结报省爱卫办。
五、项目监督与评估
1、农村改厕项目县要每月23日前向市爱卫办报告项目工作进度。各项目县要将确定的项目村名单报市爱卫办。项目村一旦确定不得随意变动。项目文件要规范存档备查,全市改厕农户要进行统一编号。
2、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市爱卫办将对农村改厕项目县的项目组织管理、工作进展、资金到位、人员培训、工程质量和健康教育等情况进行不定期督导和暗访,对未达到要求的提出整改意见,限期整改。
3、项目完成后,市爱卫办要对农村改水改厕项目县的目标完成、改厕质量、补助资金的分配使用、配套资金的落实、人员培训、健康教育和环境治理等工作情况进行评估,并完成评估报告,上报省爱卫办,并通报当地政府。对弄虚作假、虚报工作任务的县,将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责任,追返项目经费,并在3年内不再安排此类公共卫生项目。
为进一步加快推进全市农村厕所改建工作,不断改善环境,提高广大农民群众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根据《20XX年河北省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农村改厕工作实施方案》(冀卫发〔20XX〕10号),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
到20XX年底,全市基本完成农村厕所改造任务如下:
(一)完成21866座“连茅圈”厕所改造任务;
(二)在20XX年确定的133个农村面貌改造提升重点村庄开展厕所改造,任务量33715座;
(三)在20XX年206个重点村未完成改厕任务的村庄继续开展厕所改造。
(四)在20XX年、20XX年确定的“基层建设年活动”帮扶村未完成改厕任务的村庄继续开展厕所改造。
二、基本原则
县级政府是农村改厕任务的责任主体,要根据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总体规划和农村户厕建设要求,尊重农民意愿,制定农村厕所改建工作计划,确保建一个成一个,逐村整体推进,全面完成改厕任务。
三、建设类型
我市推荐改造双瓮式无害化卫生厕所,无害化卫生厕所的建造要符合国家《农村改厕技术规范》(试行)、《农村户厕卫生规范》(GB19379-20XX)、《粪便无害化卫生要求》(GB7959-20XX),保证质量,做到卫生、安全、方便、实用。
四、资金筹集
(一)全市21866座“连茅圈”改造任务
按照《20XX年衡水市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消除农村“连茅圈”项目实施方案》(衡卫发〔20XX〕11号)执行。
(二)20XX年133个重点村厕所改建任务
参照中央财政农村改厕项目每座补助500元的政策,20XX年农村面貌改造提升重点村的厕所改造,省级补助资金按每座167元安排,并根据建设进度、完工情况、建设质量等因素实施奖补。补助资金其余部分由各县(市、区)从本级农村面貌改造提升专项资金、土地出让金收益等资金中安排。
(三)20XX年、20XX年基层建设年帮扶村和20XX年农村面貌改造提升重点村厕所改建任务
每改建1座厕所省、市、县共补助500元,其中省级补助资金由卫生计生委争取中央财政农村改厕项目补助资金安排;各县市区补助资金从本级农村面貌改造提升专项资金、土地出让金收益等资金中安排。
(四)资金申报程序和使用要求
20XX年农村面貌改造提升133个重点村省级厕所改建项目补助,按照《20XX年河北省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基层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实施;20XX年农村面貌改造提升重点村和20XX年、20XX年基层建设年帮扶村厕所改建申请农村改厕项目补助资金,采取以县(市、区)为单位,由县(市、区)卫生局逐级上报的方式申报,并按照省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基层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关于印发的通知》(冀农提〔20XX〕6号)规定实行以奖代补。农村厕所改造项目补助资金要实行“专账核算,专人管理,专款专用”,并严格执行县级报账制,项目公示制和监督问责制。
五、时间安排
(一)调查摸底,制定方案阶段(4月30日前)。以县(市、区)为责任主体,以乡镇为实施单位,结合“连茅圈”厕所改造任务、重点村庄和基层建设年帮扶村厕所改建工作情况和特点,认真组织调查摸底,结合村庄人口和户数,制定辖区20XX年度开展农村改厕工作的具体实施方案或工作计划。实施方案要明确任务职责,明确时间节点,明确每个村的具体任务,包括各村总户数、已改户数、需改户数、需改无害化户厕类型等数据。
(二)宣传发动,组织申报阶段(5月10日前)。利用各种媒介广泛深入宣传农村厕所改造的目的、意义和开展情况。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确定农村农户厕所改造的类型和数量,以村为单位编制实施计划时间表。
(三)落实补助资金,完成项目招标采购阶段(5月底前)。省级第一批改厕补助资金和市、县改厕配套金落实到位,同时完成施工单位、改厕厕具和改厕物资材料招标采购等前期准备工作,签订施工合同、安全生产合同和廉政合同及目标任务责任书,正式开工建设。施工单位要具有符合条件的主要施工人员和改厕施工机械设备。
(四)集中攻坚,整体推进实施阶段。各县(市、区)政府负责组织,全面启动重点村庄和基层建设年帮扶村农村厕所改造,分期分批加以重点推进,确保在9月底前完成21866座“连茅圈”改造;在6月底前完成20XX年133个重点村厕所改造任务、20XX年重点村和20XX年、20XX年基层建设年帮扶村厕所改造任务的50%,7月底前完成20XX年133个重点村厕所改造任务、20XX年重点村和20XX年、20XX年基层建设年帮扶村厕所改造任务的67%,8月底前完成20XX年133个重点村厕所改造任务、20XX年重点村和20XX年、20XX年基层建设年帮扶村厕所改造任务的84%,9月底前全部完成20XX年133个重点村厕所改造任务、20XX年重点村和20XX年、20XX年基层建设年帮扶村厕所改造任务。
(五)检查验收,总结上报阶段。检查验收工作包括全市连茅圈改造,20XX年重点村厕所改建,20XX年重点村和20XX年、20XX年基层建设年帮扶村厕所改建三项任务。实行乡村级自查、县级考核评估、市级核查、省级抽查四级考核验收,10月5日前各乡村完成自查,10月15日前各县(市、区)完成考核评估、工作总结,查找存在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并上报考核评估报告,10月底前完成省级抽查。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目标责任。县(市、区)党委、政府在推进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农村改厕工作中承担主要责任,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负责具体实施推进。各县(市、区)成立农村改厕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推进机构,统筹谋划、整合资源、整体推进。县(市、区)负责推进落实,抓项目、抓整合、抓落实。乡镇、村负责宣传发动,抓实施、抓管理、抓维护。
(二)加强协调,争取部门支持。卫生、爱卫、农工、财政、审计、监察、农牧、发改、环保、建设、城管、团委、妇联、旅游、交通、扶贫、教育、国土等相关部门,要按照《20XX年河北省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农村改厕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分工配合,共同推进。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农村卫生改厕工作的具体实施。纪检、监察部门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确保目标任务落实。
(三)加强培训,强化技术指导。充分发挥各级卫生、农业、环保等部门的作用,成立各级农村改厕技术专家指导小组,严格按照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要求,积极开展培训和技术指导等工作,
(四)加强督查,确保改厕进度和质量。各县(市、区)每月将农村厕所改建进度上报市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并分别在7月、12月,将推进农村厕所改建工作进度和完成情况及自查总结报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市爱卫办组织人员对各地改厕任务进展和完成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市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领导小组组织开展考核评估,确保年度目标按时保质保量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