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逃生演练方案
一、演练的指导思想:
为了全面提高全校师生消防安全和自救逃生本领,本着“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和“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的原则,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基本方针,通过开展消防安全和逃生自救的教育与演练,以不断增强广大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二、演练要求:
学校本着对社会负责,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的态度,高度重视,为确保演练取得实效,切实抓好演练的各个环节,成立安全自救演练领导小组,结合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安全演练方案,对演练的形式、演练的场地、险情信号、演练时间、参加人员、演练实施步骤等作周密安排,落实专人负责安全演练的具体工作,保障安全演练的顺利进行。
三、活动目的:
1、切实提高学生的安全自救意识,提高学生的安全自救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2、当遇到火灾和其他特殊情况时,能够在短时间内有条不稳的紧急疏散全体师生。
四、逃生自救演练领导小组及工作组成员:
1、总指挥:欧金国
副总指挥:骆美高 刘志辉
基本职责:负责指挥协调;掌握情况,及时报告;贯彻传达指挥部命令,组织有关人员按预案对现场进行果断处置,并配备必要通迅器材。
2、疏散引导组:
组长:刘志辉
组员:当节课授课老师(演练时为班主任)
基本职责:在现场指挥组指挥下,依据预案措施及疏散路线、顺序,有秩序地疏散师生,疏散完毕后有秩序撤离。
3、教学楼疏散通道:
一层:七(1、2)往东前操场(王杰林)。七(3、4)往西前操场(钟凤杰)
二层:九(2、3)由东楼梯道口(陈超英)。九(4、5)由西楼梯道口(胡国新)
三层:八(1、2)由东楼梯道口(黄美雄)。八(3、4)由西楼梯道口(吴国文)
4、大操场集合:
组长:欧金国
组员:骆美高 陈金喜 刘志辉 林强
5、医务救助:校门口医生
6、宣 传(摄像):刘鑫伟
7、信号鸣放:林强
8、联络员:翁志琼 俞剑梅 林 艳
五、参加人员:全体师生
六、演练内容及程序:
1、在演练前,由总指挥对全校师生进行火灾应急疏散演练培训。
2、林强发出第一次演练信号后,在当节任课教师的指挥下,学生紧急、有序地向操场安全区域撤离。当节任课教师为该班的第一指挥者,班主任、科任教师在第一时间赶到本班教室或楼梯口协助指挥学生,并一起撤离。
3、总指挥对本次演练进行小结。
4、全部演练结束后,在当节课教师、班主任或任课教师的带领下按原路返回教室,继续进行正常的教学活动。
七、演练时间:20XX年5月8日下午第三节
八、演练注意事项:
1.当天早读课时,班主任作好教育工作,要求一切行动听指挥。
2.下午第三节下课铃声响起,所有教师各就各位,做好演练准备,保证演练顺利进行。
3.集合警报响后,各班迅速在走廊里集队,教师有秩序并迅速地按规定路线带领学生前进,学生行进时要求弯腰并手扶楼梯或墙壁前进,不能相互推挤,以防止混乱而造成意外事故。
4.指挥领导小组成员必须在规定区域做好管理工作。
5.集合地的管理由各班班主任老师负责。
6.活动过程必须保持安静,不能慌乱。
一、演练活动的目的
1.使全校学生熟悉我校的紧急疏散通道、疏散路线和消防设施。
2.掌握必要的逃生技能,一旦遇到紧急情况,能够及时利用通道逃生和正确使用各种消防设备的方法,学会自救和救人,并提高学生自护自救能力、面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3.进一步发现我校在应对突发事件时尚存的问题以利整改。
二、时间
20XX年12月 日课间操时间 演练总时间控制在10分钟内。
三、组织机构及工作组职责:
总指挥:黄聪军
副总指挥:曾奕波、黄庆滨
疏散点指挥:王家升、陈招良、赖少平、郑德民、颜宝珠、各班班主任
临时抢救点:操场旗台
救护组人员:林延毅、朱文表、王美玲
操场站队秩序:杨福明 任卫东
火点扑救:朱文贤、吴建基、李富文、赖玉堂
切断总电源:蔡坚强
楼梯疏散老师职责:
1.做好本楼楼层疏散安全工作,安排好疏散秩序,主要学生的安全,防止拥挤现象发生。
2.检查本楼层,看是否有受伤的学生或困在教室的学生,清场后向指挥部报告情况。
四、疏散负责人安排
1.各楼梯口安全负责人员
2.教室指挥:各班班主任
3.操场领操台指挥:杨福明
4.操场巡视:朱文表
五、各班级疏散通道走向安排:一楼四个班同时跑向操场,所有班级两路纵队
东楼梯:二楼C一5、C一6、三楼C二1、C二2、四楼C三5、五楼C三1、C三2
西楼梯:二楼C二5、三楼C二3、C二4、四楼C三6、五楼C三3、C三4
各班级疏散集合点:按课间操队伍排列。
六、紧急疏散原则及演练要求:
(一)原则
1.快慢结合(快:出班集合快,直路跑进快。慢:进入楼梯或拐弯要慢)
2.就近(靠门靠窗先撤,前4排走前门,后几排走后门,不按顺序排队,边走边排)
3.避让(下楼梯不拥挤,行进时不抢、不推前面的同学。老师避让学生,帮助维持秩序)。
4.第一责任人:班主任(平时上课时为科任教师)为第一责任人。
(二)演练要求
1.疏散负责人各负其责
2.班主任(科任教师)必须熟悉本班疏散的方案和路线。在演练前要安排好本班学生的疏散顺序:从靠班级门口的小组开始有秩序疏散到走廊。
3.班主任(科任教师)听到紧急疏散警报,第一时间内赶到指定位置,做好准备工作,组织学生按事先指定路线疏散,不得脱岗,不得在第一时间离岗。
4.学生在撤离疏散时所有师生的正确姿势是弯腰,用湿毛巾堵住口鼻逃生。
5.学生在疏散撤离时,要有序进行,动作要迅速,始终要保持肃静,途中不可拥挤,要严格按照学校规定的路线,安全撤离到操场。
七、疏散步骤
临时指挥点: 操场旗台
1.烟起听到警报后,各班同学在班主任老师的组织下,迅速在走廊上排成二路纵队(女生一队男生一队)按事先指定路线疏散至操场。
2.各班有序撤离楼道(安全通道),到操场站队集合。按就近原则,离火情最近处最先撤离。
3.班主任紧跟在全班学生疏散队伍之后;各楼指挥和各楼梯口负责人跟在各楼学生疏散队伍之后,随时处理偶发事故。
4.安全撤离到操场后,班主任要立即清点人数清点后要把班级情况报告给总指挥。
5.郑德民主任进行防火宣传和火灾自救教育。
6.消防队员展示和讲解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
7.师生参与互动。
消防演练全程由曾奕波副书记主持。
请各班主任务必组织学生进行演练方案的学习,各班进行分段和全程预练,全程预练至少一遍,全程预练过程中班主任要全程跟随,确保学生安全。注意用湿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背成弯字形逃生。通知学生后天穿校服,每个同学带一块干净的毛巾。
八、小结演练活动情况。
……应对突发事件已经上升为全社会乃至全人类共同关注的命题。此次演习教给了我们在面对各种突发事件的方法、提高了我们的公共安全意识和自救逃生的知识,愿我们大家,牢固树立安全观念,从人人自身做,时时规范行为方式,努力培养良好的安全习惯!通过这次演习,同学们对应急疏散的程序、逃生及灭火方法有了切身体会,积累了消防知识和经验,对保障校园安全起到了积极作用。
老师们、同学们,安全是一种观念,是一种方式,是一种习惯,更是一份责任!演习到此结束!再次感谢大家的参与!
九、现场总指挥宣布:池店中学消防逃生演练结束。
十、继续学习教育:各班将学生带回教室小结本次演练的情况,针对实际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并再次教育增强安全意识,注意安全,掌握一定的安全逃生本领。
池店中学演练总结:
全体学生积极热情地参加演练,这次演练提高了我校学生的逃生技能和安全意识,使学生再次明确了“珍惜生命,关爱他人”的教育主题。本次消防安全疏散演习历时3分钟,是在学校安全小组的认真组织下,一次必要的、成功的全校师生安全疏散演习。这次演练活动,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安排周密,全体教师各就各位,各司其职,认真负责,确保活动万无一失。通过演习,使大家更加明确,一旦发生紧急情况,每个人应该做什么、如何正确报警、如何疏散学生、如何自救和逃生。
演习中,学校教职工态度认真,团结协作,密切配合。通过集中演练,使大家在实战中得到锻练,取得经验,达到重视安全、防火工作,演练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一、演练活动的目的
1.使全校学生熟悉学校的紧急疏散通道、疏散路线和消防设施。
2.掌握必要的逃生技能,一旦遇到紧急情况,能够及时利用通道逃生和正确使用各种消防设备的方法,学会自救和救人并提高学生自护自救能力、面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3.进一步发现学校在应对突发事件时尚存的问题以利整改。
二、时间
暂定20XX年4月2日下午3:10 演练总时间控制在45分钟内。
三、组织机构及工作组职责:
总指挥:金朝飞
疏散分指挥:金标、陈学军 董智良、各班班主任
临时抢救点:操场领操台
救护组人员:陈银芬 初三学生2人
操场站队秩序:董智良
火点扑救:陈学军 董智良
切断总电源:金标
楼梯疏散老师职责:
1.做好本楼楼层疏散安全工作,安排好疏散秩序,主要学生的安全,防止拥挤现象发生。
2.检查本楼层,看是否有受伤的学生或困在教室的学生,清场后向指挥部报告情况。
四、疏散负责人安排
1.各楼梯口安全负责人员
教学楼、指挥、左楼梯口负责人、右楼梯口负责人
三四楼、金标、杨建 朱晓黎 陈连强、胡晓洁 金建光 李和平
一二楼、陈学军、金媛如 季方方、宁晓微 李培培
2.教室指挥:各班班主任
3.操场领操台指挥:董智良
4.操场巡视:金朝飞
五、各班级疏散通道走向安排:
左楼梯口:8-1、8-2、9-1、7-1、7-2、9-4
右楼梯口:8-3、8-4、9-3、9-2、7-3
各班级疏散集合点:操场就近站队
六、紧急疏散原则及演练要求:
(一)原则
1.快慢结合(快:出班集合快,直路跑进快。慢:进入楼梯或拐弯要慢)
2.就近(靠门靠窗先撤,尤其注意后门要打开 不按顺序排队,边走边排边排边走)
3.避让(下楼梯不拥挤,行进时不抢、推前面的同学。老师避让学生,主动帮助维持秩序)。
4.第一责任人:班主任(平时上课时为科任教师)为第一责任人。
(二)演练要求
1.疏散负责人各负其责
2.班主任(科任教师)必须熟悉本班疏散的方案和路线。在演练前要安排好本班学生的疏散顺序:从靠班级门口的小组开始有秩序疏散。
3.班主任(科任教师)听到紧急疏散警报,第一时间内赶到指定位置,做好准备工作,组织学生按事先指定路线疏散,不得脱岗,不得在第一时间离岗。
4.学生在撤离疏散时所有师生的正确姿势是弯腰,用湿毛巾堵住口鼻逃生。
5.学生在疏散撤离时,要有序进行,动作要迅速,始终要保持肃静,途中切记不可拥挤,要严格按照学校规定的路线,安全撤离到广场。
七、疏散步骤
临时指挥点: 操场领操台
1.烟起听到警报后,各班同学在班主任老师的组织下,迅速在走廊上排成二路纵队(女生一队 男生一队)按事先指定路线疏散至广场。
2.各班有序撤离楼道(安全通道),到广场站队集合。按就近原则,离火情最近处最先撤离。
3.班主任紧跟在全班学生疏散队伍之后;各楼指挥和各楼梯口负责人跟在各楼学生疏散队伍之后,随时处理偶发事故。
4.安全撤离到操场后,班主任要立即清点人数清点后要把班级情况报告给总指挥。
八、要求:1、请各班主任组织学生进行演练方案的学习,,全程预练过程中班主任要全程跟随,确保学生安全。
2、注意用湿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背成弯字形逃生,通知每个同学带一块干净的毛巾。
九、小结演练活动情况。
一、演练目的
通过地震应急演练,使全校师生掌握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熟悉震后我校紧急疏散的程序和线路,确保在地震来临时,我校地震应急工作能快速、高效、有序地进行,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特别是减少不必要的非震伤害。同时通过演练活动培养学生听从指挥、团结互助的品德,提高突发公共事件下的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
二、演练安排
1、内容:(1)应急避震演练 (2)紧急疏散演练
2、对象:全体师生。
3、时间:20xx年9月15日召开全体教职工会议部署演练方案。正式演练在第二天早上第一节课择时进行。
三、演练准备
1、征得相关领导、专家的技术指导,首先使全体教职工明确此次地震应急演练的任务和注意事项。
2、演练前班主任动员,让学生熟悉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讲明演练的程序、内容、时间和纪律要求,以及各个班级疏散的路线和到达的区域,同时强调演练是预防性、模拟性练习,并非真正的地震应急和疏散,以免发生误解而引发地震谣传。
3、演练前对疏散路线必经之处和到达的“安全地带”进行实地仔细检查,对存在问题及时进行整改,消除障碍和隐患,确保线路畅通和安全。
4、组成相关工作小组,确定人员,明确职责。
5、信号发出:万再贤
四、演练要求
1、不要惊慌,听从指挥,服从安排。
2、保持安静,动作敏捷、规范,严禁推拉、冲撞、拥挤。
3、按规定线路疏散,不得串线。
4、各班级严密组织,认真对待,避免危险情况的发生。
五、组织机构
(1)领导小组
总指挥:山继聪
成员:校班子及各班班主任
(2)教室室内指导组
成员:各班班主任(或当堂科任教师)
职责:
①“地震警报”(一长哨声敲紧急集合钟)发出后,指导学生进行室内避震,纠正学生的不正确动作和姿势。
②“地震警报”解除后,带领学生迅速有秩序疏散到指定的“安全地带”。
③班主任(或当堂课的任课教师)要自始至终跟队,密切关注演练现场,维护活动纪律,防止意外发生。
六、紧急疏散安排:
1、“地震应急疏散逃生演练领导小组”迅速组织全校师生疏散逃生,班主任及当时上课的教师负责组织本班学生疏散逃生。
2、具体疏散工作安排:
(1)教室疏散指挥员安排:各班当时上课教师
78、81班:前面4排从前门,其余后面几排从后门按顺序撤到简易教室前的帐篷;
80班:从后门依次按顺序撤到跑道冲刺处;
79班:依次从后门(原先的前门黑板处换成后门)按顺序撤到大门以内阶梯以下;
77班:依次从后门撤到大门以内79班站剩下以后的空地;
76班:依次从前门按顺序撤到球场与第一幢教工宿舍楼之间的道路。
(2)办公室人员:依次按顺序撤离到第一幢教工宿舍前。
(3)后勤人员:依次按顺序撤离到篮球场。
(4)没有上课的教师(包括家属):依次从建筑物内撤到空旷的地方。
3、救护组人员安排:
杨真平携带紧急药箱到第一幢教工宿舍前待命,若有伤病员及时处理,若有伤情较重的师生及时送医院。
4、演练拍照由华德法负责。
五、地震逃生演练疏散要求与注意事项:
1、在疏散前各班要把教室前后门都打开,根据实际情况,提前分组,要求学生从前后门逃生。听到疏散信号时,班主任或上课的老师指挥同学们分别从前后门撤到教室外,再按指令顺序跑步到疏散地点。
2、疏散过程中,用双手护头,以防被砸。
3、疏散过程中,要迅速,自行成队有秩序前进,不要慌乱奔跑,不要争先恐后。
4、各班学生到达集中地点后,学生要蹲下,保护头部。等到演练结束后,以班为单位集队,各班应立即清点人数,并向总指挥报告。
5、此次演练教室为避震演练,室外为地震疏散演练。演练中要注意活动连贯性。
活动目的:
为创建和谐、安全的校园,加强对学生进行关爱生命教育和生存能力教育,增强学生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变能力,自我保护能力。同时为加强校园消防安全教育,增强师生消防安全意识,决定举行住校生寝室疏散逃生演习。
组织机构:
组长:沈毅(学校校长)
副组长:许希伟(学校副校长) 毛蔚军(消防大队指导员) 郑升(学校法制副校长)
赖炳权(学校法制副校长)
成员:高坚 张禹 苏斌 李建松 陈根法 查文华 王忠华 朱根年
活动时间:20XX年12月23日,下周二下午第四节课(从3:15分到5:10分)
活动地点:学校公寓 足球场
活动内容:火灾逃生、了解灭火器的使用
参加人员:高一、高二、高三全体学生和全体认课教师
具体岗位安排:
总负责:许希伟
宿舍楼疏散:张禹 陈根法 查文华 王忠华 朱根年 全体班主任
照片及摄像:苏斌 周建东 潘素
视频直播室:李建松 康宁(消防大队中队长)
足球场:高坚
医护:苗青儿
活动过程:
(一)、活动准备
1、各个班级安排部分学生利用本周六或星期天观看电影“火海逃生”。
2、逃生技能训练:区消防大队康宁中队长在下午第四节课上课后,利用电视台讲解并播放逃生的基本方法(用湿毛巾捂住鼻子,人弯曲,扶住墙壁往紧急出口移动)。班主任利用读报课进行有关火灾逃生知识的介绍和指导。
3、活动当天学生带好毛巾一块。
(二)、模拟演习
1、时间:20XX年12月23日,周二下午第四节课。
2、活动过程:
①、下午第四节课在教室,先进行消防法律知识讲座,
后观看录象,然后进行火灾灭火和逃生知识讲座:
李建松和消防大队康宁中队长负责。
②、讲座结束后,住学校宿舍的学生(高一年级女生、高二女生、高三女生和高一(1)、高二(1)班男生还有被选中参加跳气垫等演习的)全部到宿舍指定位置。
各班级下班老师到各教室与通校生和住曙光宿舍男生一起在教室等候,听到广播后(广播发出通知,负责:於露亮),各班级下班老师组织本班学生到足球场集合——各年级体育教师负责。
③、投放烟雾弹。(难闻、无毒,模拟起火,负责:消防队员),烟雾弹释放出烟雾后,紧急铃声响起。负责:朱根年
④、报119(由一名学生现场拨打,负责:陈利美老师)
⑤、组织逃生(班主任、生活指导)。按着火层优先原则,然后先上后下顺序,各个楼梯口负责人安排如下(机动教师协助年级组长工作):
楼层 西侧楼梯 中间楼梯 东侧楼梯 总负责 高一机动 高二机动 高三机动
6 陈艳 许国鹏 沙汀 倪丰云 方巧丽 刘美 陈根法 任翼 林荣凑 俞小萍
5 陆益清 王爱强 张艳辉 张海燕 姚伟建 王樱 吴天国 吴亚东 童元意
4 钟慧 沈宇清 周玉婷 翁丽丽 沈小明 张琦超 查文华 马福强 赵冰芳 李仲桂
3 王亚丽 刘桂清 陈晓红 曹良华 沈园园 於萍 孙建忠
2 胡剑锋 徐伟平 洪娟 唐华东 吴晓曙 许映虹 王中华 徐一珠
1 郑晓雅 朱华峰 黄建新 韩晓丽 孙香花 刘亚萍 王玉人 尹新建
逃生活动要求:
a,有序:各个宿舍集合齐后,带到楼梯后,按照楼梯口老师安排的顺序下楼。
b,防烟,每个同学都要用湿毛巾捂住鼻子,人弯曲,扶住墙壁往楼梯出口移动。
c,安全、迅速:下楼,到篮球场集合,报数,整个过程从铃声响起开始算,15分钟内完成。
d,各楼梯口,生活指导教师,负责指导学生下楼和安全。
⑥、各个寝室全体集合后,后面的学生一只手拉着前面学生,另一只手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快速向楼梯口移动,按照楼梯口指导教师的安排顺序下楼。
⑦、下楼后,各个班级在篮球场地集合,观看跳气垫和升降车下楼演习。消防大队组织逃生。
⑧、消防队赶到后,高一年级组织6个同学2名老师从女生一楼寝室阳台进行跳气垫演习。
高二年级组织6名学生2名老师从女生公寓二楼走廊西面窗户沿升降车下来。
负责:陈根法 查文华 赵未名
⑨、灭火器的使用及消防器材展示:区消防大队负责,队员演示、学习操作、学生演示。(师生都到足球场指定场地观看)
⑩、领导讲话,宣布活动结束,组织学生回教室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工作,提高全体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识灾、自救、自护的能力,确保学校的教育教学顺利进行,争创平安学校,现举行防地震、防火灾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演练,旨在培养师生掌握正确的逃生要领,以从容应对地震、火灾等事件的发生,最大限度的保护广大师生的人身安全。
一、演练时间、地点。
时间: 20XX年12月29日上午9:40—10:00
地点:高安四中校园
总指挥:方恒昌
行动指挥:谌海清
第一大项:演练前的动员大会
1、班主任召开会议,宣传防震、防火知识,说明防震、防火演练顺序和具体要求。
2、总指挥:逃生演练前的动员工作,动员内容如下:
同学们,关于这次防震、防火演练的意义和作用,相信班主任老师已经和你们说得很清楚了,我就不多说了。针对此次活动,我只想说一点:希望每个同学严肃、认真对待这次演练,让演练活动发挥它的功效。“我宣布高安市第四中学防震逃生演练现在开始。”
第二大项:防震、防火演练
(一)人员分工:
1、 情景创设广播:花永
2、警报:花永
3、引导疏散:晏为农、卢少华
4、现场摄像:毛四良
5、班级疏散人员:初一、初二各班主任。(每班由年级组另外安排2人跟班,安排人:初一:杨建国;初二:陈彩华)
6、初一年级总负责:陈卫东(负责安排各班下楼顺序);初二年级总负责:付国洪(负责安排各班下楼顺序)
7、各楼道负责人
①初一东边二楼:陈国贤;初一西边二楼:邓新龙②初一东边一楼口:杨建国;初一西边一楼口:刘快林③初二南楼三楼梯口:黄喜讯;初二南楼二楼梯口:陈玲凯;初二南楼一楼梯口:陈彩华④初二北楼东边一楼梯口:黎洪运;初二北楼西边一楼梯口:聂建国⑤操场集中负责指挥:晏为农、卢少华
(二)、具体步骤:
1、广播:灾情预设(花永)
高安市发生了7级地震(或火灾),在校学生在老师的保护下现场进行自我防护,确保人身安全。分两个阶段进行,当听到第一次警报响起的时候,各班级在室内、室外进行震时自救;当听到音乐声响起的时候,表示地震结束,各班主任带领学生震后撤离,撤离地点是校园南甬道。
2、警报响起(花永)
3、各班自救:步骤如下
⑴防火灾:按照班主任老师的防火知识介绍,回答问题;(3分钟)
⑵防防地震:学生绝大部分躲在自己的桌子下,一部分学生躲在教室门的后面、墙角(视具体情况而定),学生全部双手抱头,紧闭双眼;跟班老师也找地方躲藏。(3分钟)
4、音乐响起(花永)
5、各班组织学生撤离:
班主任老师在前,领学生向撤离地点快步走或跑(两路纵队),两个跟班老师在后。出教室门的时候,如果有条件,两扇门全开,学生从两扇门撤离,撤离过程中,自觉和本班队伍合并成两路纵队。
6、操场整队,班主任清点人数,并向行动指挥汇报“报告,初一( )班( )人全部安全撤离,无伤亡人员。汇报完毕,请指示。”
7、行动指挥指示:“归队,我宣布高安四中防震逃生演练圆满结束,请各班带回教室进行防空、防火逃生演练。”
8、学生带回。
一、 活动目的:为切实做好学校的安全工作,确保师生的生命安全,培养全校师生在遇有地震、火灾等突发事件时的生存技能,让师生懂得地震知识、逃生技能和生存本领。值此汶川地震三周年及我国第三个防灾减灾日之际,特安排这次防震、避险、逃生演练。
二、 演习准备阶段
1、组建机构
组 长:黄校长
副组长:张校长 高主任
2、 5月11日下午第四节课,传达方案,并集中学习地震知识和避险逃生技能;同时叮嘱演习当中的注意事项。
三、演习时间 20XX年5月12日下午第四节课
四、演习地点 于村中学
五、参加演习人员 全体师生
六、演习具体要求
1、全体师生要严肃对待这次防震逃生演练活动。
2、师生逃生要迅速有序,不得拥挤,听从各疏散教师的指挥。
3、所有教师都要各负其责,按照预案的部署坚守好自己的岗位,坚持到最后一名同学安全撤出。
七、演习用具及人员配备
朱江老师: 负责拉响警报发布信息
高金龙 、 李小青老师 :负责两个地方的录像
班主任 : 要迅速到达教室,指挥学生躲避或安全逃生,
学 生 :要听从命令安全有序的撤离教室,到达安全地方待命,班主任迅速清点人数并上报学校演习小组组长。
八、活动步骤
1、报警程序,假设突发七级地震,报警教师立即拉响警报,第一遍,各班主任迅速赶到教室,指挥学生用书本遮挡抱头蹲在书桌旁边,或承重墙墙角处。班主任迅速打开教室前后门。同时其他教师各就各位。第二遍,班主任指挥学生用书本挡在头部上方迅速有序撤离教室,到教学楼外操场集合待命。
2、疏散过程 到操场后 各班主任教师和体育委员立即整队(平时集合队伍时的队列),学生也可抱头堆在队列里。各楼层楼梯口及转弯处的教师,要正确判断安全通道方向并指挥学生安全撤离。还要大声呼喊“有人吗?快撤”等。
3、疏散次序 六年级二班、七年级二班走西面的疏散通道,到伙房前面的空地集合待命。
六年级1班、七年级1班,以及八、九年级的师生,从东楼梯安全撤离。到教学楼前面的空旷地集合待命,
九、各楼梯口及转弯处负责指挥的教师:
一楼西门贾虹宁、田秋燕 ;一楼楼梯口远华强、白志涛,一二楼中间拐弯处赵素格 、刘宝成 二楼楼梯口处郭月莲,二三楼中间拐弯处钱美华,刘梅菊,三楼楼梯口处 殷红恩 、田云
十、集合全校师生,做好本次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