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菜单

玉米种植方案

时间: 08-22 栏目:方案
篇一:玉米种植技术指导方案(347字)

秀柏村属山区半山区地形,海拔在1200—1900米之间。根据农户多年的种植经验及海拔、地形特点制定以下技术方案,供农户参考:

一、品种选择:如:墨单4号、会单4号、广玉2号等,并在种植前,将种子在阳光下暴晒1天,起到打破休眠期和杀菌作用。

二、适时播种:以前茬收获结束后第一次透雨时为始播期,一般在五月上旬开始播种,最迟在五月下旬播种结束。

三、播种方法及密度:以宽窄行种植为好,大行距100厘米,小行距50厘米,株距23厘米,单株留苗,每亩4000株左右。

四、合理施肥:亩施农家肥900公斤,磷肥25公斤,钾肥8—10公斤,第一次追肥亩施尿素20公斤,结合定苗和第一次中耕除草进行;第二次追肥亩施尿素30公斤,结合第二次中耕除草培土进行。

五、科学田间管理:及时防治各种病虫害、鼠害,成熟后及时收获。

篇二:玉米种植技术指导方案(1255字)

一、整地

承德十年九春旱,应在秋季尽早进行耕地,使土壤有较长时间的熟化,同时利于冬季积雪,保持墒情,沉实土壤因此,秋季及时抓紧灭茬,进行深耕。如秋季来不及深翻的,春季耕地要结合耙、压进行,注意保墒。

二、施足基肥

施足基肥是玉米增产的重要措施。玉米基肥应以迟效的有机肥为主。实践证明,增施基肥,培肥地力,玉米的单产也随之提高。针对目前普遍有机肥比较少的实际情况,推广“三肥做底”,即2-3方农家肥,氮素化肥10-15公斤,磷肥20-30公斤,结合耕翻做基肥,增产效果显著。高产地块可根据产量计划,计算出肥料施用量,进行科学施肥。据河北省土肥研究所资料,一般氮、磷、钾肥(有效成分)的施用量,分别为需肥量的2.0—2.5倍,3—4倍,2.7—4倍。可酌情参考。

三、种子精选与处理

长城799、长城706、宽城1、宽10、先玉335等;中、晚熟的品种有承玉10、承玉19、承玉23、铁研26、丹玉96、农大364、三北六等。各品种的生育特点,产量水平不同,生产上应因地制宜,选好用好。

2、种子处理

播前晒种有利于种子后熟及酶的活动,增强吸水能力,提高发芽势和发芽率,提早出苗1—2天,提高发芽率12—28%。具体作法是:将种子薄薄地摊在地上,连续晒2—3天,每天翻动1—2次。注意不要直接晒在水泥场上。

四、种植密度

合理密植,是指按不同地区、品种、土、肥、水条件和田间管理水平,在单位面积上种植适当的株数,以充分利用光能、地力,从而获得高产。承德县玉米种植密度范围一般为3800株/亩—4500株/亩。

五、玉米的种植方式

主要有均匀种植(等行距式)和不均匀种植(大小垄)两种。1、等行距种植这种方式是行距相等,株距随密度而定的形式。一般行距在45—50厘米。2、宽窄行种植也称大小垄。一般大行距65—70厘米,小行距40—45厘米左右。3、玉米间作套种可充分利用当地光热资源;更好地利用地力发挥不同作物的互利作用,可多种多收,减少自然灾害影响。目前我县间作套种的基本形式有:玉米、大豆间作;玉米、花生间作;玉米甘薯间作;麦田套种等。

六、播种

主要根据温度、墒情和品种特性来确定。生产以耕层5—10厘米地温度稳定在10—12℃时为播种适期;2、播种方式春玉米播种方式主要分为条播、点播两种;3、接墒抗旱播种;4、深开沟浅覆土抗旱播种法;5、人工造墒座水播种。

七、化控除草用甲草胺、乙草胺、乙莠滴等苗前喷雾或苗后处理

八、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是按照玉米的生长发育规律,针对各生育时间的生育特点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运用水肥管理措施,进行适当的促控,满足玉米不同生育时期的要求,达到高产、低耗、高效益的目的。

十、收获与贮藏玉米成熟的外部相征,苞叶干枯松散,籽粒变硬,皮层光亮。籽粒与穗轴相接的断面处出现黑色层,标志着玉米进入完熟期,是玉米收获的适宜时期。收获过早,影响产量和质量,且不易保存;收获过晚,茎秆易折果穗触地易霉烂。所以必须适时收获。玉米籽粒含水量降至13—14%以下时,就可以入仓贮藏。高于14%时,呼吸旺盛,消耗严重,且易霉烂。

篇三:冬玉米种植高产栽培技术方案(1276字)

勐海县有着非常优越的资源,有极好气候、土壤、水质、交通运输等条件,小春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在14万亩左右,为提高土地复种指数,提高农民冬玉米种植水平,增加玉米产量及农民收入,制定本高产栽培技术方案。

一、种植品种

选择硬粒型、高产、高抗的品种推广种植。

1、足单707

2、同玉11

3、正大615(CK)

二、种植地点

勐海县勐阿镇小新寨、回卡、纳京三个小组水利条件好、排灌方便、光照充足、土壤疏松,且肥力好的田块。

三、播种节令

勐海县每年最低温在12月底到1月中,为能更好避开低温,播种时间选择在12月10日到12月25日种植。

四、高产栽培技术环节

1、深耕整地:耙细整平,做到两犁两耙,精耕细作,有利于出苗整齐,根系发达。

2、重施底肥:开好施肥沟施足底肥,亩用含量45%的复合肥25公斤30公斤磷肥混合后施入沟内。

3、理厢挖穴:采用宽窄行种植,以宽为120cm开厢(沟在内),厢面宽80cm,沟宽40cm,每厢种两行,株距50cm,小行距40cm,穴留双株,种植密度4400株/亩,做到厢面平整,水沟畅通。

4、播种及盖膜

a 、精选种子:选饱满的种子,除去霉烂和有病的种子。

b、晒种:播种前将玉米种子在阳光下晒1-2天,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生活力。

c、播种:先播种,浇足水后盖膜,每穴播2—3粒,播完种后用细土盖种约2-3cm。

d、亩用5公斤0.008×90厘米地膜,盖膜后要用土将四周膜边封严。

五、田间管理

1、视苗破膜。幼苗出土后,要及时破膜,周围用细土封严,达到保水、保肥、保温。

2、间苗:早间苗、匀留苗,早定苗是保证壮苗的措施之一,间苗时间在3-4叶期进行,间苗时除去杂苗、白苗、黄苗、圆杆细高苗以及病苗,留中等苗,每穴2株,保证每亩在4400株左右

3、幼苗追肥。当幼苗有60%达到三叶一心时,进行定苗、间苗、去弱留壮,结合定苗进行第一次追肥,每亩用尿素5公斤兑水浇施,施肥时应注意不要将肥液直接浇在幼苗上和淋着叶片,以免造成烧苗。

4、拔节期追肥。当苗长到五叶期时,追施拔节肥,每亩用15公斤尿素加10公斤复合肥在两株之间(离苗10厘米)打孔追施,并进行中耕培土,施肥后及时灌水。

5、孕穗期追肥。苗长到大喇叭口期,雄穗抽出前,每亩用10公斤尿素在两株之间(离苗10厘米)打孔追肥,并用细土将孔盖严,施肥后及时灌水。

6、后期管理。玉米抽雄花时,是玉米需水临界期,应视田间的土壤墒情,酌情灌水1—3次,总的原则是保持田间土壤潮湿即可。

六、病虫草鼠防治

1、病害防治。做好防治大小斑病和锈病等工作。在苗期、拔节期、抽雄花期各防治一次,药剂可使用65%代森锌1000倍液、50%多菌灵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进行防治。

2、虫害防治。做好防治地老虎、玉米螟和蚜虫等工作。在播种前、苗期、拔节期、大喇叭口期、抽穗开花期等各时期视虫害进行防治。药剂可使用10%吡虫啉2000倍液、48%乐期本1000倍液、敌杀死每亩用量50ml。

3、鼠害防治。播种前5—7天要灭鼠一次,苗期、抽穗开花期、灌浆期视鼠害进行防治。

4、草害防治。在玉米生长各个时期,结合中耕施肥进行人工除草。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