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标准化建设方案
榆中县李家庄学校地处来紫堡乡冯湾村,是一所公办普通农村小学。学校始建于20XX年,服务半径1。5公里、覆盖人口4372人。现有9个教学班级,在校学生238人,教职工25人。学校占地面积12296平方米,建筑面积3827平方米,有一栋三层教学楼,296平方米的教工宿舍,有20XX年竣工的296平方米的学生食堂。冬季采用锅炉集中供暖。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甘肃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指导,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逐步实现学校建设标准化为目标,以加大投入、规范办学行为、提高办学效益为重点,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实施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建设目标
总体目标:
通过一年的努力,使学校环境和条件更加完善,技术装备全面达标;教师队伍配备整齐合理,专业化程度大幅度提高;教育内涵得以提升,教育质量全面提高;管理更加科学规范。
具体目标:
(一)办学条件明显改善。以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为契机,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力度,使教育教学仪器及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全面达标,使学校趋于科学合理,专用教室建设更加规范、标准,校园环境更加优雅整洁,学校文化建设品位得以提升,整体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二)学校管理科学规范。在标准化建设过程中,把强化学校管理作为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坚持以法治校,实施科学管理,努力提高管理水平。
(三)教师队伍更加专业。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优化教师队伍,促进整体素质全面提升。通过外出学习和校本研修,打造专业化教师队伍。
(四)教育质量全面提高。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德育为首”,严格执行课程方案,开齐开足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促进教育质量全面提高。
三、组织领导
为扎实做好标准化学校建设的各项工作,确保此工作的顺利实施,特成立李家庄学校标准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张佩和(校长)
副组长:张劭(副校长)、高彦玉(教务主任)、冯建设(总务主任)、丁燕燕(教导副主任)、周文玮(少先队辅导员)
成员:全体教师
四、具体规划
(一)总体目标
学校力争到20XX年底,完成门卫值班室的建设,配齐教育设备,争取建成塑胶跑道,完成对教室及办公室墙壁的粉刷,学校管理制度健全、档案完善,通过培训,提升全体教师素质。
(二)阶段推进目标
标准化学校建设工程从20XX年3月启动,至20XX年10月结束。共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20XX年3月—20XX年4月)
1、学习有关文件,理解标准化建设内涵。
2、对照标准,严格自查,摸清底数。
3、统计数据,及时上报。
4、结合实际制定建设规划及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20XX年5月—20XX年7月)
1、完善教师队伍建设,根据师资配备比例及学科岗位设置配齐师资。
2、建标准化教师阅览室、音乐室、美术室、体育室、卫生室、传达室。
3、按规定标准配齐、配全各专用教室的设备设施。充分利用有限空间绿化、美化校园。
4、完善软件资料。
第三阶段(20XX年8月——20XX年10月)
1、塑胶跑道的修建。
2、争取项目建成门卫值班室。
五、标准化建设工作日程安排
3.1---3.15宣传发动,成立标准化学校建设领导组。构思可行性实施方案
3.15---3.25对照标准,开展自查。形成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自查报告
3.25---4.1细化C级指标资料目录
4.1---4.5档案资料建设启动
5月---6月制定硬件建设标准
7月---8月逐项落实自查对照标准进一步强化落实
六、保障措施
(一)观念保障
校领导充分把握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的内涵,切实精髓,在全校教师中间进行充分的动员与宣传,使教师理解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对于学校发展的战略意义,进而创造规划实施的良好舆论氛围。
(二)组织保障
学校将具体内容进行任务分解,由学校校长主管、主抓、总务主任具体负责,相关管理人员具体落实的层级落实体系,由少先队、教导处、财务、部门分工负责、协调配合,并将工作推进情况纳入目标考核,细化分解、明确要求、规定时限,做到目标到人,责任到位。
(三)队伍保障
校长和教师是关键因素,在建设中起决定性因素。努力解决学校音、体、美、学科教师短缺问题。同时我们以教师专业化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在职务聘任和评优奖励方面加大奖惩力
度,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四)办学保障
一是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全面执行国家课程方案,落实国家各学科课程标准,开足开齐国家规定课程,开好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搞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和教师角色,二是加强学校教学管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规范办学行为,引导学校注重内涵发展,立足本校实际,创办科技教育、法制教育、环保教育、艺术教育、体育教育等特色,提高学校办学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三是深化评价制度改革,促进学校全面发展。建立和完善教师发展性评价体系,不断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五)投入保障
一要积极争取政府投入。积极争取市、县两级政府投入的生均办公经费足额拨付到位。调整经费使用结构,将资金大部用于学校标准化建设。二要积极向上级申请资金支持。充分利用学校创建办学特色,积极向上级相关部门申请专项拨款,做到专款专用,推进教师培训和仪器设备更新。三是积极向社会争取资金,并保证该项资金全部用于标准化学校建设。
一、 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安徽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试行)的通知》为指导,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逐步实现学校建设标准化为目标,以加大投入、规范办学行为、提高办学效益为重点,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实施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建设目标
总体目标:通过一年的努力,使学校环境和条件更加完善,技术装备全面达标;教师队伍配备整齐合理,专业化程度大幅度提高;教育内涵得以提升,教育质量全面提高;管理更加科学规范,校园更加平安和谐,力争步入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先进行列。
具体目标:
(一)办学条件明显改善。以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为契机,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力度,使教育教学仪器及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全面达标,使学校布局更加趋于科学合理,专用教室建设更加规范、标准,校园环境更加优雅整洁,学校文化建设品位得以提升,整体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二)学校管理科学规范。在标准化建设过程中,把强化学校管理作为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坚持以法治校,实施科学管理,努力提高管理水平。
(三)教师队伍更加专业。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优化教师队伍,促进整体素质全面提升。通过外出学习和校本研修,打造专业化教师队伍。
(四)教育质量全面提高。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德育为首”,严格执行课程方案,开齐开足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促进教育质量全面提高。
三、具体规划
(一)具体规划
学校力争到20XX年底,完善教学楼的改建工程,水冲式厕所20XX年秋投入使用,配置教育设备,对教师进行培训。
(二)阶段推进目标
标准化学校建设工程从20XX年10月底启动,至20XX年12月结束。共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20XX年10月——20XX年4月)
1、学习有关文件,理解标准化建设内涵。
2、对照标准,严格自查,摸清底数。
3、统计数据,及时上报。、
4、结合实际制定建设规划及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20XX年5月——20XX年10月)
1、完善教师队伍建设,根据师资配备比例及学科岗位设置配齐师资。
2、建标准化教师阅览室、音乐室、美术室、体育室、卫生
室、传达室。
3、按规定标准配齐、配全各专用教室的设备设施。充分利用有限空间绿化、美化校园
4、扩大运动场面积。
第三阶段(20XX年11月——20XX年12月)
铺设教学楼前的地面
争取项目建一所学生食堂和改建d级危房一幢。
四、保障措施
(一)观念保障
校领导充分把握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的内涵,切实精髓,在全校教师中间进行充分的动员与宣传,使教师理解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对于学校发展的战略意义,进而创造规划实施的良好舆论氛围。
(二)组织保障
学校将具体内容进行任务分解,迅速启动由学校一把手主管、主抓、总务主任具体负责,相关管理人员具体落实的层级落实体系,由德育、教学、财务、后勤等部门分工负责、协调配合,并将工作推进情况纳入目标考核,细化分解、明确要求、规定时限,做到目标到人,责任到位。
(三)队伍保障
校长和教师是关键因素,在建设中起决定性因素。解决学校音、体、美、外语、信息技术等学科教师短缺问题。同时我们以教师专业化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改善教师待遇,在职务聘任和评优奖励方面加大奖惩力度,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四)办学保障
一是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全面执行国家课程方案,落实国家各学科课程标准,开足开齐国家规定课程,开好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搞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和教师角色,树立新的课程理念并转化为教学行为,认真研究和解决新课程实施进行中出现的问题,不断提高教师新课程实施能力。建立和完善校本教研制度,积极开展教学研究,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二是加强学校教学管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以人为本、依法办学”的管理理念。规范办学行为,引导学校注重内涵发展,立足本校实际,创办科技教育、法制教育、环保教育、艺术教育、体育教育等特色,提高学校办学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三是深化评价制度改革,促进学校全面发展。建立和完善教师发展性评价体系,不断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四是深化招生制度改革,确保学生就近入学。坚持“按学区片招生、就近入学”制度,尽量不招或少招片外学生。
(五)投入保障
一要积极争取政府投入。积极争取市、县两级政府投入的生均办公经费足额拨付到位。调整经费使用结构,将资金大部用于学校标准化建设。二要积极向上级申请资金支持。充分利用学校创建办学特色,积极向上级相关部门申请专项拨款,做到专款专用,推进教师培训和仪器设备更新。三是积极向社会争取资金,并保证该项资金全部用于标准化学校建设。
(六)评估保障
制定年度工作目标和计划——为落实规划的实施,学校、各部门、各班级应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形成较为详尽的计划方案体系。学校除年度工作计划外,每学期将制定相应的实施计划,把规划内容落实到位。
建立评估体系——根据标准化建设标准制订的评估体系,每学年组织评估,监督规划方案的实施,对不达标的地方要及时整改,限期达标;对在推进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中做出重大贡献的先进个人予以表彰奖励。
为认真贯彻《安徽省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考评实施方案》及迎江区教育局中小学标准化建设会议精神,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进一步提升学校教育质量和育人环境,促进学校向标准化迈进,结合我校发展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安徽省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考评细则》为指导,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升义务教育质量、逐步实现学校建设标准化为目标,以加大投入、规范办学行为、提高办学效益为重点,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实施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二、建设目标
总体目标:通过一年的努力,使学校环境和条件更加完善,技术装备全面达标;教师队伍配备整齐合理,专业化程度大幅度提高;教育内涵得以提升,教育质量全面提高;管理更加科学规范,校园更加平安和谐,力争顺利通过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验收。
具体目标:
(一)办学条件明显改善。以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为契机,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力度,使教育教学仪器及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全面达标,使学校布局更加趋于科学合理,专用教室建设更加规范、标准,校园环境更加优雅整洁,学校文化建设品位得以提升,整体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二)学校管理科学规范。在标准化建设过程中,把强化学校管理作为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坚持以法治校,实施科学管理,努力提高管理水平。
(三)教师队伍更加专业。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优化教师队伍,促进整体素质全面提升。通过外出学习和校本研修,打造专业化教师队伍。
(四)教育质量全面提高。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德育为首”,严格执行课程方案,开齐开足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三、领导小组
组长:张茂祥
副组长:金来停汪和松
成员:路黎明吴义雷金仁进周敏
职责与分工
张茂祥:负责标准化建设的领导和指导工作;
金来停:负责标准化建设组织协调统筹督办工作;
汪和松:负责标准化建设日常事务性工作;
路黎明:负责办学条件规划布局的资料建设与实施工作;
吴义雷:负责教育教学的资料建设与实施工作;
金仁进:负责学校管理的资料建设与实施工作;
周敏:负责教师队伍建设的资料建设与实施工作。
四、学校现状分析及具体规划
(一)现状分析
迎江区长风乡中心小学,座落于安庆市迎江区长风乡长风村黎明组,20XX年因特大洪水,前江小学随村移民建镇于20XX年9月并入中心小学;随着学校布局调整和教育均衡发展的深入,临江小学和元桥小学4~6年级学生分别于20XX年9月、20XX年9月相续并入中心小学。目前学校有9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72名,教师22人。其中本科学历7人,占教师数的32%,大专学历13人;占教师数的52%;小学高级教师13人,小学一级教师5人,未定职4人,学历达标率100%。区骨干教师4名,区学科带头人2人。学校现占地面积11618平方米,校舍面积4100平方米,其中有综合楼、教学楼、多功能教室,建有225m环道的运动场,布局较为合理,设施逐步完善。多年来,学校坚持“依法治校、质量强校、科研兴校”的办学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逐步加大了课堂教学改革和师资队伍建设的力度,办学特色日趋鲜明,教学质量和综合办学水平显著提升,但也还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
1、配套设施未及时跟上;校园绿化没有到位;一段围墙需及时修建;校园排水不畅,下雨时校园内积水严重,积水深处达70cm;户外体育器材不足;无食堂供学生中午在校就餐等。
2、教学仪器设备严重不足。校安工程项目已经基本完成,新建的楼房里专用教室配置齐全,但里面的设施、仪器、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等与相关各室配备建设的要求相差甚远。远远不能满足现代教育教学的需要。
3、教师专业结构不合理。由于近几年虽新进入了一批教师,但一些优秀青年教师选聘到室内学校工作,造成农村学校缺乏骨干教师或学科带头人,引领学校教学教研活动和校本教研的开展;同时农村学校缺乏体、美等艺术类教师,阻碍着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五、具体规划
(一)总体目标
学校力争到20XX年5月前,通过各种渠道筹集资金用于学校基本设施建设、教育技术装备、教师培训等三大项目上,努力达到省级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达标单位标准。其中用于增加体育、音乐、美术和科学实验器材等6万元,电脑、电教设备和图书等25万元,校园班班通8万元;各室改造,桌椅添置、教师办公桌、会议桌等15万元,新建食堂及食堂设备添置30万元;建标准化塑胶运动场、篮球场、排球场50万;校园之声系统1万元;整治排水沟、提高绿化面积与质量等5万元。
(二)分阶段推进目标
1、第一阶段(20XX年8月底——20XX年9月底)
(1)、做好元桥学生到中心小学就读安排、中午在校就餐、办公交卡、路队护送等工作。
(2)、做好学校标准化建设设计、效果图及教学楼、综合楼各室布置示意图。
(3)、规划设计中心小学食堂建设
(4)、对照标准,严格自查,摸清底细,统计数据,及时上报。
2、第二阶段(20XX年10月——20XX年12月底)
(1)、完成中心小学图纸设计与施工。
(2)、完成学校操场、校舍、绿化、文化等建设方案;
(3)、完成各类项目评审;
(4)、根据硬件配备要求,向区局装备中心申请配备;
(5)、对照标准整理、充实软件资料。
(6)、根据安徽省标准化建设基本标准采购音、体、美室硬件、图书阅览室桌椅。
(7)、篮球场硬化、排球场平整硬化工作。
(8)、协助区教育局做好学校班班通、多媒体计算机室的硬件装备工作。
(9)规划设计中心小学综合楼改造方案,合理安排各室。
(10)、做好中心小学综合档案室、行政办公室、美术室、音乐舞蹈室隔墙与木地板铺设及隔墙体粉刷。
(11)、进行器材登记、入室、上柜。
(12)、完善软件资料;
(13)、食堂内部设施采购。
(14)、食堂工程及旧楼改造验收、安装使用。
(15)、协助区教育局做好对科学实验室的改造、设备安装;
(16)、图书室的图书整理分类、登统计及搬运摆放。
3、第三阶段(20XX年元月——20XX年3月)
(1)、完成科学实验室、留守儿童之家、藏书室、阅览室的改造、粉刷与布置。
(2)、完成综合楼一层的防盗网、防盗门的安装;
(3)、整理、摆放科学实验、藏书室、图书室、综合实践活动室、留守儿童之家的有关设施。
(4)、整理、分类、归档学校各种档案入柜。
(5)、完成科学实验室、留守儿童之家、藏书室、阅览室的改造、粉刷与布置。
(6)、完成综合楼一层的防盗网、防盗门的安装;(中心小学)
(7)、整理、摆放科学实验、藏书室、图书室、综合实践活动室、留守儿童之家的有关设施。
(8)、整理、分类、归档学校各种档案入柜。
(9)充分利用有限空间绿化、美化校园。
(10)、根据省学校标准化建设验收要求,进行自评。
(11)、进行固定资产登记,做好固定资产账;
(12)、对照自评结果进行补缺补差,达到省学校标准化建设基本要求,
(13)、积极使用好标准化学校设备设施服务于教育教学。
(14)、健全制度,明确责任,强化教学设施、设备的管理与养护。
(15)、各种工作全面落实到位;撰写书面汇报材料。
(16)、迎接区教育局督查,根据反馈信息进行补缺补差。
4、第四阶段(20XX年4月)
总结标准化建设过程中的经验教训,进一步丰富学校的精神内涵,使学校具有良好的校风、学风,进而形成一种具有承袭价值的校园文化和校园精神,使狭义的学校教育体现广义的教育内涵。
(1)、对照自评结果进行不缺补差,达到省标准化学校建设基本要求,
(2)、积极使用好标准化学校设备设施服务于教育教学。
(3)、做好设备器材与仪器的管养和后续管理工作。
(4)、迎接省标准化学校建设专家小组的达标验收。
六、保障措施
学校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的落实,需要科学统筹,做好组织与保障工作。学校将重视舆论宣传,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完善学校管理制度,制定详尽的实施计划,确定相应的保障体系。
(一)观念保障
校长首先要组织学校中层干部进行学习,充分了解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内涵,切实把握精髓;其次要在全校教师中间进行充分的动员与宣传,使全体教师理解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对于学校发展的战略意义,进而创造规划实施的良好氛围。
(二)组织保障
学校将根据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的具体内容进行任务分解,迅速启动由学校一把手主管,相关管理人员具体落实的组织保障体系,由教学、后勤、卫生、财务分工负责,协调配合,并将工作推进纳入目标考核,细化分解,明确要求,规定时限,做到目标到人,责任到位,强力组织,推进标准化学校建设,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三)队伍保障
在标准化学校建设中,校长和教师是关键因素,甚至是决定性因素,我们要采取调整学校布局,整合教育资源,积极向教育主管部门要人,尽快解决我校师资严重不足的问题,解决学校音、体、美、外语、信息技术等相关学科教师结构性短缺问题。
(四)办学保障
在注重改善办学条件,增强学校“硬实力”的同时,着力提高深化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一是全面执行国家课程改革方案,开齐开足课程,搞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和教师角色,树立新的课程理念并转化为教学行为,认真研究和解决新课程实施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建立和完善校本教研制度,积极开展教学研究,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二是加强学校教学管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以人为本,依法办学”的管理理念,规范办学行为,引导学校注重内涵发展,立足本校实际,创办科技教育、法制教育、艺术教育、安全教育、绿色环保素质教育,提高学校办学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三是深化教育评价机制改革,促进学校全面发展。
(五)投入保障
要积极申请上级项目专项资金,拓宽多方筹资渠道,做到专款专用,推进标准化学校建设的进程。
为认真贯彻《兰州市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考评实施方案》及永登县教育局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进一步提升教育质量和育人环境,促进学校向标准化迈进,结合我校发展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兰州市学校标准化建设考评细则》为指导,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升义务教育质量、逐步实现学校建设标准化为目标,以加大投入、规范办学行为、提高办学效益为重点,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实施学校标准化建设,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二、建设总体目标:
通过3个月的努力,学校环境和办学条件将更加完善,技术装备全面达标;教师队伍配备合理,专业化程度大幅提高;教育内涵和学校文化得以提升,教育质量全面提高;管理更加科学规范,校园更加平安和谐,力争步入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先进行列。
具体目标:
1、改善办学条件。以学校标准化建设为契机,加大力度投入,使教育教学仪器及现代教育技术装备能够达标,调整布局,征用新的操场,使学校布局更加趋于科学合理,修建专用教室九间,布置各室,使学校建设更加规范、标准,校园环境更加优雅整洁,学校文化建设品位得以提升,整体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2、学校管理科学规范。在标准化建设过程中,把强化学校管理作为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坚持依法治校,实施科学管理,努力提高管理水平,各项工作有计划、有活动、有记载、有总结,用科学规范的学校管理,促进义务教育可持续发展。
3、加强教师队伍专业发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师德师风引其正,科研教改促其精,制度改革使其优”等措施,优化教师队伍,促进整体素质全面提升;打造专业化教师队伍。
4、教育质量全面提高。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德育为首”,严格执行课程方案,开齐课程,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促进教育质量全面提高。
三、领导小组
为了保障加强义务教育,学校成立了学校标准化建设领导小组:
组长:苗承军
组员:李肖霞、张翠萍、甘红燕
四、学校现状分析及具体规划
(一)现状分析
学校目前占地面积7220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150平方米。现有教学班6个,学生159人;现有教师13人。其中一级教师3人。学历达标率100%,其中具有专科以上学历的12人,教师的年龄结构:35岁以下7人,36岁至45岁3人,46至50岁2人,51至60岁1人。多年来,学校坚持“依法治校、质量强校”的办学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逐步加大了课堂教学改革和师资队伍建设的力度,办学特色日趋鲜明,教学质量和综合办学水平显著提升,但也还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
1、生均占地面积45。5平方米,已达标,配套设施离标准化要求有一定的差距,学校运动场地为新征土地,体育设施几乎没有,校园道路全部硬化,校园绿化还要加强,校园西面没有围墙,土坡有待治理,户外体育器材还缺少等等。
2、教学仪器设备严重不足。新建的幼儿园教室已开始使用,教室配置齐全。但我校的设施、仪器、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等与相关各室配备建设的要求相差甚远。远远不能满足现代教育教学的需要。
3、教师专业结构不合理。由于近几年新进入的教师非常有限,我校是蒙汉合校,蒙语教师占总数的百分之40。我校缺少专业的语文、数学,美术教师等艺术类教师。
五、具体规划
(一)总体目标学校力争在20XX年底前,努力达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达标单位标准。
(二)分阶段推进目标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从20XX年底启动至20XX年结束。
1、学习有关文件,吃透标准化建设内涵。
2、对照标准,严格自查,摸清底数。
3、统计数据,及时上报。
4、结合实际制定建设规划及实施方案一步完善校园“四化”即绿化、美化、净化,亮化。更新学生破旧桌椅。
六、保障措施
学校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的落实,需要科学统筹,做好组织与保障工作。学校将重视舆论宣传,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完善学校管理制度,制定详尽的实施计划,确定相应的保障体系。
1、观念保障:校长首先要组织学校教职工进行学习,充分了解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内涵,切实把握精髓;其次要在全校教师中间进行充分的动员与宣传,使全体教师理解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对于学校发展的战略意义,进而创造规划实施的良好氛围。
2、组织保障:学校根据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的具体内容进行任务分解,学校一把手主管,相关管理人员具体落实的组织保障体系,由教学、后勤、卫生、财务分工负责,协调配合,并将工作推进纳入目标考核,细化分解,明确要求,规定时限,做到目标到人,责任到位,强力组织,推进标准化学校建设,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3、队伍保障:在标准化学校建设中,校长和教师是关键因素,甚至是决定性因素,我们要采取调整学校布局,向教育主管部门要人,尽快解决我校师资不足的问题,解决学校缺少专业的语文、数学,美术教师等相关学科教师结构性短缺问题。
4、办学保障:在注重改善办学条件,增强学校“硬实力”的同时,着力提高深化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一是全面执行国家课程改革方案,开齐课程,搞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和教师角色,树立新的课程理念并转化为教学行为,认真研究和解决新课程实施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建立和完善校本教研制度,积极开展教学研究,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二是加强学校教学管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以人为本,依法办学”的管理理念,规范办学行为,引导学校注重内涵发展,立足本校实际,创办科技教育、法制教育、艺术教育、安全教育、绿色环保素质教育,提高学校办学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三是深化教育评价机制改革,促进5学校全面发展。
5、投入保障:要积极申请上级项目专项资金,拓宽多方筹资渠道,做到专款专用,推进标准化学校建设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