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回填施工方案
1、工程慨况
本工程为地下二层;地上30层框架剪力墙结构,地下室底板面标高-9.15m,基础采用天然独立+筏板基础,;总用地面积8325㎡,总建筑面积约5.33万㎡。地下二层,为设备用房、停车场、人防地下室。
地下室室外回填位置为地下室外墙的四面,回填地方狭窄,回填总深度约为9.15m,建筑物外围周长约为320m。其中处于正负零施工阶段,回填较为不变。
按照现在场地情况本工程划分为3个水平施工区段进行回填施工。
2.土方回填控制要点
2.1土料要求
室外回填采用外运土方,填方土料要保证填方的强度和稳定性,应符合设计规定。如无设计要求时,应符合以下规定:(1)碎石类土、砂土和爆破石渣(粒径不大于每层铺土厚的2/3),可用于表层下的填料;(2)含水量符合压实要求的粘性土,可作各层填料;2.2含水量控制
填土土料含水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夯实质量,在夯实前应先实验以得到符合密实度要求条件下的最优含水量和最少夯实遍数。土料含水量一般以手握成团,落地开花为为适宜。当含水量过大,应采取翻松、晾干、风干、换土回填、掺入干土或其他吸水性材料等措施;如土料过干,则应预先洒水润湿,每1m3铺好的土层需要补充水量。当含水量小时,亦可采取增加压实遍数或使用大功率压实机械等措施。在气候干燥时,须采用加速运土、平土和夯实过程,以减少土的水分散失。
2.3基底处理
⑴场地回填应先清除基底上垃圾,排除基坑中积水、淤泥和杂物,并应采取措施防止地表滞水流入填方区,浸泡土方造成下陷。
⑵当填方基底为松土时,应将基底充分夯实或碾压密实。
2.4施工准备
(1)回填土前应清除基底上草皮、杂物、树根和淤泥,排除积水,并在四周设截洪沟,防止地面水流人填方区或基坑(槽),浸泡地基,造成基土下陷。
(2)由于本次回填为外运土,回填前应对场地进行处理以便自卸车能够到达回填位置。
(3)回填前应对地下室砌筑临时保护墙,并做防水。
(4)地下室外架的拆除。
3.填土方法
3.1室外基坑回填土采用人工填土,因施工现场狭小,回填时,自卸车将土方靠近回填区域基坑边缘均匀依次倾倒,就近将回填土推入基坑底,然后将土人工倒运、摊铺平整。4.填土压实4.1密实度要求
填方的密实度要求和质量指标通常以压实系数λc表示,压实系数为土的控制(实际)干土密度与最大干土密度的比值。最大干土密度是当最优含水量时,通过标准的击实方法定。本工程λc≥0.94,最优含水量Wop为12~15%。4.2铺土厚度和压实遍数
填土施工时的分层厚度及压实遍数
4.3填土压(夯)实方法
4.3.1填土应尽量采用同类土填筑,并宜控制土的含水率在最优含水量范围内。当采用不同的土填筑时,应按土类有规则地分层铺填,将透水性大的土层置于透水性较小的土层之下,不得混杂使用,边坡不得用透水性较小的土封闭,以利水分排除和基土稳定,并避免在填方内形成水囊和产生滑动现象。
4.3.2填土应从场地最低部分开始,又一端向另一端自下而上分层铺填,每层虚铺厚度用打夯机械夯实时不大于25cm。
4.3.3填土应预留一定的下沉高度,以备在行车、堆重或干湿交替等自然因素作用下,土体逐渐沉落密实。
4.3.4夯实前应将填土初步整平,打夯要按一定方向进行,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连,两遍纵横交叉,分层夯打。
4.3.5土层表面太干时,应洒水湿润后,继续回填,以保证上下层接合良好。4.3.6外墙回填时,填土层如有地下水或滞水,在地势较低处设置集水坑抽水。4.3.7已填好的土如遭水浸,应把稀泥铲除后,方能进行下道工序。
4.3.8填土区应保持一定横坡,或中间稍高两边稍低,以利排水。当天填土,应在当天压实。5.图纸要求
结构总说明三条回填土要求如下
.基础验收合格,事先清除基坑中的浮泥杂物,四周均衡用最优含水量的粘性土分层夯实回填,压实系数0.94.6.质量控制与检验
6.1工过程中应检查排水措施,每层填筑高度,含水量控制和压实程序。6.2对有密实度要求的填方,在夯实或压实之后,要对每层回填土的质量进行检验,采用环刀法(或灌砂法)取样测定土的干密度,求出土的密实度,或用小轻便触探仪直接通过锤击数来检验干密度和密实度,符合要求后才能填筑上层。6.3基坑填土,每层按100~500m2取样一组;场地平整填方,每层按400~900m2取样一组。取样部位在每层的下半部。用灌砂法取样应为每层压实后的全部深度,测定土的压实系数不应小于0.94。
6.4填土压实后的干密度应有90﹪以上符合设计要求,其余10﹪的最低值与设计值之差,不得大于0.08t/m3,且不应集中。
6.5本工程要求室外回填土所含石块的最大尺寸不得超过15cm,回填土中尺寸大于15cm
的石块在装土和卸土时挑出。
6.6填方施工结束后应检查标高、边坡坡度、压实程度等检验标准参见下表。
填土工程质量检验标准(mm)
安全技术措施
7.1土方回填时派专人全过程监控保护墙的稳定性。
7.2基坑回填土时设立施工警戒区域,施工警戒区域内下方不得有人,施工车辆作业前必须检查车辆的刹车装置等,确保完好有效,司机严禁酒后驾车,作业前司机必须熟悉场内环境,车辆倒车时,必须有专人负责指挥车辆,后车轮停靠位置必须距离基坑边缘≥2米。
7.3所使用的蛙式打夯机等回填机械严禁碰撞后浇带保护砖墙,搬运蛙式打夯机到作业面必须使用起重设备,无论在工作之前和工作中,凡需搬运蛙式打夯机必须切断电源,不准带电搬运;蛙式打夯机属移动式手持电动工具,使用前要检查电气线路,防止电线破损,严格执行三级配电两级保护、一机一闸,漏电保护器完好有效,蛙式打夯机外壳作好保护接零,防止漏电、触电。停机时要关闭电闸,蛙夯的电器开关与入线处的联接,要随时进行检查,避免入接线处因振动、磨损等原因导致松动或绝缘失效。蛙夯操作必须两人一,一人扶夯,一人提电线,操作人员必须穿戴好绝缘用品,两人要密切配合,防止拉线过紧和夯打在线路上造成事故;两台以上蛙夯同时作业时,左右间距不小于5米,前后不小于10米。相互间的胶皮电缆不要缠绕交叉,并远离夯头。
7.4土方运输必须使用密闭式运输车辆,不超载,避免运输中遗撒;如现场出现漏土及扬尘应及时清理。
7.5人员作业前必须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交底到每个施工人员;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施工方案。
一、回填施工概况
本工程土方回填包括肥槽至外墙之间素土回填,大部分土方回填应避免在雨水天气施工,必须制定详细的回填施工措施。
二、土方回填施工
本工程土方回填采用人工回填。
出于基坑安全性考虑,本工程土方回填分阶段进行,肥槽具备回填条件即开始回填,以减小基坑的危险性,同时也为后续工程创造更好的施工条件。
1.作业条件
1)在施工前根据工程特点及设计要求,合理确定填方土料含水率控制范围、虚铺厚度和压实遍数等参数。
2)回填前要对基础、车库外墙、防水层、保护层等进行检查验收,并且办好隐检手续。在基础混凝土强度达到规定要求后,方可进行回填土施工。
3)施工前,做好水平标志以控制回填土的高度和厚度。
2.工艺流程
3.施工要点
1)填方土料应符合设计要求,为保证填方的强度和稳定性,采用含水量符合压实要求的粘性土。回填时,土料合石灰过筛,其最大粒径不大于50mm。
2)基坑回填土在地下室防水涂膜保护层施工完毕后即可进行。填土前,应将基坑的松散土及垃圾、杂物等清理干净,并把基层整平。在土料下基坑前,对土料的含水量进行检测,方法是以手握成团,落地开花为宜,土料过干不易夯实。
3)在摊铺土料前,应做好水平标高的控制标志,即从基坑底算起,沿边坡向上每300mm钉钢筋桩,作为虚铺土层厚度的控制标高。
4)基坑回填分层铺摊,每层虚铺厚度为300mm,用蛙式打夯机从坑边按回形路线夯向中间,夯打3-4遍。夯打时应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不得漏夯。
5)基坑回填时应沿建筑物四周同时进行。由于本地下室积较大,周长较长,为加快回填速度,可根据现场具体情况进行分段回填,按铺土、夯实两道工序组织流水施工。在施工段相接处做成阶梯形,即于夯实部分做出一个高150mm、宽500mm的台阶,然后虚铺土找平一起夯实。(见下图)
6)在每层回填土夯实后,必须按规范规定进行环刀取样,测定土的干密度,若达不到设计要求的干容重r≥1.6KN/m3,应根据测验情况,进行补夯1-2遍,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上层的铺土工作。
7)现场及时洒水保持土体湿润。遇到大风天气将现场的白灰及时覆盖保存并停止回填土的施工。
8)当整个土方回填完成,应进行资料整理。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由青岛海润自来水集团有限公司开发,位于青岛市市北区哈尔滨路61号青岛自来水公司北山加压站院内。地块呈东北—西南走向的长方形,地下一层建筑面积1690.05平方米,地上七层建筑面积4959.08,总建筑面积6649.13平方米。本工程建筑高度35.6M,层高4.5,基础埋深约为6M,结构类形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础采用现浇混凝土独立基础加防水底板,本工程开挖深度为6m左右,周围场地狭小,采用加强型土钉和锚杆的协同作用进行边坡支护。
二、工程特点与难点
锚杆护坡在回填土施工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需加强监控。
三、施工准备
1、提前清理出施工场地,用于土方存放及灰土配制。
2、对施工作业班组进行技术交底。
3、提前组织好机具设备及劳力。
4、回填土压实度试验取样的环刀、小铁铲、塑料袋等工具,安排专人负责回填土取样试验工作并提前对其进行培训。
四、施工工艺:
1、材料要求
回填土不得含有草根、垃圾等有机杂物,尽量使用新开基槽的原状土,不得使用杂填土。石灰采用袋装石灰粉。
2、施工机具
主要机具设备有:铁锹、铲车、手推车、蛙式打夯机、筛子等。
3、作业条件
1)、施工完地下室外墙防水层,隐蔽工程验收合格。
2)、基槽内所有垃圾清理干净。
3)、地下室所有外墙预埋套管标高、位置检查验收合格,并进行了封堵。
4)、做好标高的测设,在挡土墙上做好水平标记。
4、操作工艺
1)2:8灰土拌制
在平整好的场地上,用手推车或铲车倒置8车素土,再倒置2车石灰粉,然后人工用铁锹翻拌,人工翻拌不少于4遍,且必须保证灰土拌制均匀。拌制灰土采用的素土要求粒径不大于30mm,且土粒均匀。无论拌制灰土的素土还是素回填土均必须过筛,筛子网格要求:灰土30*30;素土50*50mm。素土的含水量以手握成团,落地开花为宜。
2)土方回填
回填土采用手推车或铲车运至基槽边,倾倒入基槽内。回填时,在挡土墙上弹出每层土回填虚铺厚度25CM的水平线,以控制土的虚铺厚度和夯实程度及表面平整度。倾倒入基槽内的回填土人工摊开铺平,虚铺厚度按挡土墙上弹出的水平线进行控制,虚铺厚度250mm,严禁回填土虚铺过厚。上下两层土接缝错开不少于1米。
3)夯实
采用蛙式打夯机进行分层夯压,要求一夯压半夯,夯压不少于三遍。每步夯实后要采用环刀取土样进行夯实度试验,取出的土样须立即放入塑料袋内进行封存,由试验员送至试验室检测回填土的干容重是否符合要求。
4)防水保护层
防水保护层采用50厚聚苯板,容重不小于12Kg。防水保护层先施工负二层外墙,然后进行土方回填。待负二层土方回填施工完毕后,再进行负一层外墙防水保护层施工。保温板固定采用胶点粘或胶带临时粘接固定。
五、质量要求:
1)保证项目
A、基底处理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B、回填土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C、土的分层压实系数必须达到95﹪以上。必须按规定分层夯压密实,取样测定后的干密度,应有90%以上符合设计要求,其余10%的最低值与设计值的差,不得大于0.08g/cm3,且应分散不得集中。
2)允许偏差项目
表面平整度±20mm、标高-50mm。
注:基坑回填每层每50米取样一组。取样部位应在每层压实后的上部铲去50mm厚进行取样。取样时必须有项目部及监理人员在场。每层回填必须在上层回填合格后方可进行。同时做好取样记录,相关人员必须签字。
六、安全措施:
1、严禁振捣器破坏墙体保护层、防水层。
2、回填用车辆运土时,应先确定合理运土路线、下土位置。
3、非机电设备操作人员不准擅自动用机电设备。
4、安排专人监控边坡变化,如发现边坡有滑移、坍塌的迹象,需立即停止基槽内回填作业,疏散作业点的人员,同时上报上级部门协商处理。
5、对已出现裂缝的边坡,需采取相应的处理、防护措施。
6、合理安排工序,避免出现上下交叉作业,同时对楼层作业面四周的外架进行严密防护,要求脚手板铺设严密、兜网敷设符合规范要求。
7、在进行回填土夯压时,严禁在前面拉拽打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