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文明上网活动方案
为了营造未成年人健康、快乐成长的良好环境,扎实、有效地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开展“远离网吧、文明上网”系列教育活动,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扎实开展“远离网吧、文明上网”教育活动。从提高学生认识着手,通过各种形式教育学生自觉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引导学生辩证地认识网络、真实地面对网络、科学地使用网络,树立文明上网意识,拒绝“网络毒品”,摒弃不良信息,远离文化垃圾,规范学生的网络行为,努力为学生构筑健康文明的网络空间。
二、活动目标
通过本次“远离网吧、文明上网”主题教育活动,使学生真正认识网络的利与弊和沉溺于网吧的严重后果,增强学生的是非观念和自律意识、自控能力。
三、活动时间
即日起,长期坚持。
四、针对对象
三至六年级学生。
五、方法步骤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此阶段学校组织召开《“远离网吧、文明上网”主题教育活动启动大会》,制定主题教育活动方案。成立主题教育活动领导小组,举行全校性学生签字仪式;组织学生学习《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和相关的教育材料;发放《致全县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公开信》。多渠道广泛宣传、大造声势,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
第二阶段,调查摸底:教育的前提是了解学生,了解学生教育才能有的放矢,才能具有针对性。因此,此阶段班主任老师要通过多种方式对本班学生逐一调查,认真填写《学生进入网吧情况调查表》,此表一式两份,一份上交学生处,一份班级自存。班主任和学生处要对学生进入网吧情况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为下阶段普遍教育和重点突破作铺垫。
第三阶段,集中教育:这一阶段要突出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 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学校将把此次主题教育活动作为德育工作重要内容抓实、抓好、抓出成效。一是寓教育与各项活动之中。学生处和团委要集思广益,精心设计教育方案,恰当选择教育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如:主题班团会、国旗下讲话、演讲等形式的教育活动,使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活动中受到教育。二是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教育作用。各科教师要根据教材实际情况,尽最大可能渗透网络知识教育,特别是信息技术课教师认真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
在传授计算机知识与操作技能的同时,重点进行网络文化和网络文明道德教育,使学生真正认识网络的双刃性,树立正确的网络观,提高学生抵制网络诱惑的能力。三是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要切实承担起教育的重任。要善于了解学生的心理,洞察学生的内心世界,关心理解每个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采用多种方式了解学生上网动机,帮助学生解除心理压力,开展针对性的教育活动。有效利用每周一次的班会时间,用学生身边具体形象的典型案例教育学生,耐心做学生的思想工作。
(二)构筑家校桥梁,携手教育学生。学校将通过家长会、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和家访等形式,及时与学生家长沟通。一要帮助家长提高对网吧的认识,掌握学生进入社会营业性网吧的危害,管理好自家的网络;二要告知家长学校的作息时间,请家长加强校外时间学生的监控和管理;三要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在学校各方面表现;四要请家长担任网吧义务监督员,发现网吧接纳未成年人进入,立即举报。
(三)开设电子阅览室,满足学生需要。学校的网络要有效控制“色情、聊天和游戏”网络三大魔爪等不良信息的进入。
(四)加强考核评价,形成激励机制。我校将此项教育活动纳入每周一次的班级考核、班主任工作考核评价之中。
最后,常抓不懈。
为切实加强广大小学生的网络文明教育,提高小学生的网络道德水平,确保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结合我班教育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建设“和谐校园”、“平安校园”为统揽,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积极营造文明、健康的网络文化氛围,引导广大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网络观,努力从源头上遏制小学生上网打游戏、上网成瘾等问题,进行有效的主题学习——绿色上网、文明上网、健康上网。
二、工作目标
1、各个小组积极组织开展理性上网宣传教育活动,师生参与率达100%,在校学生网络文明教育率达100%。
2、广大青少年学生对网络有正确的认识,逐步形成自觉抵制不良信息、健康上网、文明上网、以网络服务学习的良好习惯。
3、沉迷网络的学生得到大幅度转化,能自觉遵守校纪校规,好好学习、积极进取的意识明显增强。
4、逐步建立和完善学生理性上网宣传教育的长效机制。
5、逐步形成学校、家庭、社会教育有机结合的网络文明建设体系。
三、主要内容
1、开展争做“网络文明使者”活动。要利用每周的班会时间对学生进行网上主题学习交流,每周安排一次“理性上网、从我做起”的网络道德教育专题教育课。
2、开展文明上网倡议、承诺、签名活动。要通过发放倡议书,开展宣誓、签名、签订文明上网承诺书等活动,积极引导学生理性上网,拒绝“网络毒品”,争做品学兼优的学生。要通过家长会、家访、致学生家长一封信等多种形式,向家长宣传未成年人理性上网的政策和要求,切实承担起监护人的责任,教育自己孩子一定要绿色上网、文明上网、健康上网,不浏览不良信息,确保学校、家庭在教育上形成合力。
3、开展“网络文明行”结对帮教教育活动。要建立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监督机制,开展青少年学生结对帮教活动,加强相互监督,对迷恋网络的学生发现一个,结对一个,帮教一个,转化一个。帮助学生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道德意识,自觉绿色上网、文明上网、健康上网。
4、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开展看爱国主义影片、读名人传记、游览名胜古迹、听经典名曲、赏名片名著等活动,同时结合学校实际组织开展一些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通过开展网络知识竞赛、计算机技术竞赛、文艺演出、图片展览、征文、演讲等活动,把学生的时间、精力引导到健康向上的活动中来。利用板报、广播、典型案例等形式广泛宣传网络知识和上网常识,努力营造良好的氛围,使学生自觉抵制网络的诱惑。学校要加强图书、阅览室管理,定期开放,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读书资料,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
为深入贯彻落实上级有关部门关于加强互联网法制道德教育,提高网民素质的有关指示精神,进一步推动我县网络文明建设,营造健康有序、和谐文明的网络环境,我校决定开展“文明上网从我做起”活动。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开展“文明上网从我做起”宣传教育活动,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教育的意见》和《小学生守则》,坚持以人为本,以小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加强互联网法制道德教育,不断提高法制意识和文明素质,营造健康有序、文明和谐的网络环境,推动网络文化建设的繁荣发展。
二、工作目标
通过举办此活动,在广大网名,尤其是小学生中开展互联网法制道德教育,实现以下工作目标:
(一)加强管理,对学生进行网络安全教育。贯彻践行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学生做到文明上网、健康上网。学校加强管理,创造条件,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向学生开放微机室。利用班会开展“文明上网’,系列教育活动。通过系列教育活动,培养青少年学生健康人格,使学生在数导化、虚拟化网络中,在没人监督环境中能够慎独,增强自我约束能力,提高审视、识别有害信息能力。
(二)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树立远大理想,把主要精力用在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上,严于律己,自觉抵制网络的不良影响,为学生介绍一些绿色网站。要求学生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争做网络文明先锋。
(三)要求广大学生上网要做到正确处理上网与学习的关系;绿色上网,熟悉上网的安全通道。加强指导,做好学生上网内容的引导工作。学校向学生推荐浏览教育类网站和有关天文、地理、科学和新闻类网站。教育学生上网要适度,不占用正常学习时间上网,不通宵上网。适当控制上网时间,注意保护眼睛和身体。要学生控制上网娱乐的时间,不进黑网吧,不玩对青少年学生有害的游戏,不看暴力和色情影视片。建议学生适当的玩非盈利性的益智类游戏。如:中国象棋、国际象棋、围棋等。
三、活动安排
本次活动时间由20XX年9月至20XX年6月,为期一年,具体活动安排如下:
(一)启动仪式
启动仪式拟定于新学期伊始举行,邀请上级主管部门领导做专题。以及校外辅导员进行讲座。
(二)深入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多层次、多方位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利用校园广播、学校宣传栏等设施,宣传文明上网相关知识。引导青少年明是非、辨美丑,逐步形成正确的上网理念,自觉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教育学生不违规进入营业性“网吧”和在网上有违法行为,多进知名网站和中央网站,不看不健康的网站,学生不宜进的网站,不要进去。即使不小心进去了,应立刻离开。不要在聊天室或BBS上散布对别人有攻击性的话语,也不能传播或转发他人那些违反中小学生行为规范甚至触犯法律的内容,如果发现有人发表不正确的言论,应立刻离开,自己也不要散布不正确的言论,或攻击别人。不制作、传播非法的图片、网页或动画,危害他人和社会。网上网下都得做守法的小公民。引导他们参加学校丰富多彩文化娱乐活动,对经教育仍未改过的学生要给予纪律处分,并对他们进行跟踪管理,做好档案记录。
(三)组建绿色上网团体
学校成立计算机兴趣小组,鼓励这些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电脑水平,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上级教育部门组织的各项网络知识竞赛活动。
(四)“争做网络文明人”主题征文活动
在学校开展主题征文活动,鼓动全校同学积极参与,查找相关资料,学习绿色上网的精神理念,培养良好的上网习惯,结合亲身体验,写出积极向上、有宣传倡导意义的征文。
(五)“小学生上网利弊”辨论活动
通过开展辩论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吸引学生广泛参与,以激烈的辩论形式培养绿色上网的理念,明是非、辨美丑。过程中须有老师做思想指导,帮助学生正确树立网络关。
(六)开展如何安全上网主题班会
各班通过班会形式讨论安全上网的必要性及如何让安全上网,规范网上行为,倡导和践行文明健康的上网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