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馆建筑设计案例
在今年位于格陵兰首府Nuuk 的格陵兰国立美术馆(Greenland National Galley of Art) 竞图案中,丹麦的Bjarke Ingels Group, BIG 建筑师事务所与其合作团队所打造的环形建筑竞图,以当地地形测量结果为设计依据,针对岩层坡度与周遭景观,将抽象的几何概念融入,呈现冰雪融化时的弯曲流动样貌,隐喻当地特有的冰河与流冰;简单纯粹的几何环状建筑造型,表现出原始况味与地景的和谐性。为了适应当地气候环境,美术馆建筑竞图的无接缝环状外圈,采用具持久性的白色水泥材质;内圈的环状玻璃面,则表现了简单、细致的框架,引入自然景观与光线变化,也映衬雕塑花园的景致,与外圈的粗犷况味形成对比。 BIG 创办人Bjarke Ingels 表示,此美术馆的建筑设计,在于打造一座实体上与视觉上都与自然和谐一致的量体,呼应北欧人民追求自然共生互利的生活。
备受各界期待的项目设计方案全球招标结果尚未揭开其神秘面纱,中国美术馆再出新消息。12月1日,中国美术馆建筑与艺术研究中心(简称研究中心)成立并举行交流活动。中国美术馆副馆长谢小凡在活动上表示,建筑与艺术研究中心的工作围绕国家美术馆的项目而开展,将与业界建立起有效的沟通管道,服务于推进全国美术馆建设。
悦·美术馆设计项目是一个位于北京798艺术核心区的美术馆,并以其独特的空间方式融入到798艺术园区众多的艺术机构中。作为当代美术馆的配套设施,商 业空间成为了美术馆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建筑的前身是一个典型的建造于80年代初期的厂房,面积为18米×48米的空旷厂房之主体为预制屋架结构,它只是798工 厂中普通的一个。在原有基础上,设计师将之改建成为一个以展示当代艺术为主功能的美术馆。原有的厂房早已终结了历史使命,作为标准化和普遍化的厂房,其自身并无特 殊保留价值,但在798艺术区的核心地段,却为当代艺术的展览提供了更多的便捷。当代艺术形式的多样性决定了展厅在设计上必须保持空间上的宽容性,以利于各种架上绘 画和大型现代装置和雕塑的展览陈设,这就要求展厅须尽可能地保留原有空间的高度和宽度。798艺术园区作为当代艺术主要“营地”,在国际上具有重要地位, 也是中国对外思想交流的重要窗口。因此新的设计必须以更自由、开放的方式,将艺术与公众联系到一起,并且为参观者带来更多的便利,使之成为艺术与公众联系的特殊载 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