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菜单

大学生开网店成功案例

时间: 07-30 栏目:案例
篇一:大学生开网店成功案例(566字)

案例一:

北京联合大学毕业的苗苗已经在网上做了半年多生意,她说:“刚毕业的时候,一时没找到合适的工作,在一个朋友的启发下在网上开了家服装店。这个冬天棉衣服卖得特别好,现在天气转暖了,我又进了批彩色的隐形眼镜,今年流行戴这个,肯定卖得好!”

苗苗还告诉记者,在网上开店很简单,先选定一个适合自己的电子商务网站,把身份证的复制件上传到网上,得到该网站客户服务部的确认,三天后你的店就可以开张了。开店最重要的是小店的信誉度要高,得到顾客的好评越多,它在网上的排名就会越靠前,出于安全的考虑,顾客也多会选择在那些排名靠前的小店里买东西。

关于收入,用苗苗的话来说就是,只要把握住了时尚潮流,再赢得良好的信誉,小店的人气肯定会越来越旺的,一个月下来不比上班族挣得少。

案例二:

北京服装学院大三学生小杜的网上小店已经开了一年多,卖一些托朋友从香港带回来的化妆品,凭着比商场便宜的价格,生意一直都不错,每个月下来基本都有1000多元的收入。

小杜说她打算再开个服装店,“店里”的衣服全由她自己设计制作,每款只有一件,不用担心会撞衫,肯定受欢迎。这样既发挥了自己的特长,又省去了进货费,一举两得。“如果干得好的话,我打算毕业后就一直把这两个店经营下去,也做个SOHO一族。”小杜憧憬道。

篇二:大学生开网店成功案例(993字)

刘浩和张添鑫,一个19岁,一个20岁。虽然还是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大一的学生,他们的网店却成功拿下了一家饰品企业的淘宝网总代理,一年内就会发展数百家分销商,前景不可限量。

对于电商专业的学生来说,开一家网店是“必须课”。入学后不久,刘浩、张添鑫就开了自己的网店。起初他俩卖保暖内衣,因为没有什么本钱,都是先收了客户的订单,再去南三条取货、发货。“去南三条一趟,坐公交车来回要3个小时,每件衣服却只能赚十来元钱。”后来他们让南三条的商户代发货,但快递的价格压不下来,自己也不放心。因为不掌握货源的情况,有时收了订单后才发现根本没货,只好退单,还要跟顾客解释半天。“那时也不懂搞什么促销活动,每天除了上课就是盯着电脑屏幕,一直到晚上十一二点钟,都快魔怔了。”刘浩记得,接到第一个订单时他高兴坏了,打电话告诉了妈妈和所有的朋友。

没有固定的货源,他们的网站开得很吃力,两人不约而同地想,如果能自己做代理就好了。有了这个想法,他们就开始寻找机会。去年,一家饰品企业的老板来学校考察,他俩就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孵化园的谷老师。这是义乌一家多年做外贸的饰品企业,年销售额过亿,也有意建立网上零售渠道。经过学校的牵线搭桥,多次谈判后,刘浩和张添鑫今年4月与对方签下了在淘宝网销售的总代理协议。

两个大一的学生,凭什么打动一家远在义乌的大企业?“我们承诺,一年内可以发展500个网络分销商,帮他们打造这个品牌,打造网上的销售渠道。”刘浩说这话时,底气十足。因为他们学校电商专业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网店,有的还有好几家,其中一大部分都可以发展为分销商。还有不少其他专业的学生也开了网店,到今年九月份,又会迎来一大批新生。“发展500家分销商并不难。”刘浩说,不过最终协议里规定他们一年内只要发展300家分销商就行了。“我们有成熟的运营团队,再加上学校电商专业的实力和信誉,也是我们成功拿下总代理的重要原因。”

如今,他们的饰品网店开办半年来已达到两钻的信誉,累计700多笔交易。十来名同学分管运营、美工、客服、产品等,销量不错。他们的目标是年底达到4钻或者5钻。现在已经有不少同学向他们要货了,但刘浩觉得时机还不成熟,此时发展分销商容易导致恶性竞争,这事儿需要慢慢筹划。

篇三:大学生开网店成功案例(791字)

丹丹是闽南师大新闻传播学院13级的学生,今年寒假,她就已经开始筹划创办自己的网店,并且与在外地的妹妹一起经营。这学期开学不久,计划正式实施,两人开始了网络创业之路。

开网店相比于经营实体店来说,会稍微轻松一些,前期的准备工作也相对较少。可大体程序还是很相似的,比如实体店需要的装潢,网店虽然是在互联网上运营,但也得进行相应的“装修”,即用网店的装修模板对店网页作装扮。漂亮的店铺网页是吸引买家的第一步,点开来是亮眼的,买家才会进行第二步:浏览相应产品。丹丹之前就学习了网页制作,因此她并不需要去购买模板,仅凭一己之力便把自己跟妹妹一起经营的两家网店装修好了。

当记者点击开她们的网店页面时,简约跳跃的红色霎时映入眼帘,一下子便瞅见店内广告语“从心美丽,感动自己”,心一动,就缓缓往下拉,看到了她们出售的各色产品。店中产品主要针对的是女性消费群体,有化妆品、瘦身产品、太阳镜等等,货品大多从国外代购。“我有个表姐身处韩国,平时会请她帮忙寄回一些货,保证是正品。”丹丹告诉记者。

对于开网店这件事,其实丹丹在高中时就冒了念头。但当时没有充足资金,时机也尚未成熟,便只接触了淘宝客(帮助卖家推广商品并获取佣金的人)。由于高考失利,丹丹只考上了专科,但她并未失去信心,十分努力地学习和做兼职积累工作经验。专科在读期间,丹丹一边常在外参加礼仪模特的活动,以此赚取生活费;一边勤奋努力考取了“专升本”,最终考进了闽南师范大学继续她的学业。大专毕业时,她利用暑假打工几个月,将攒下的钱投进了网店。丹丹告诉记者,她今年的目标是收入过万。“脚踏实地,慢慢来。”她笑着说。

丹丹还说,姐妹俩一起开网店很开心,既能做自己喜欢的事,又可以发挥特长,就算毕业后参加工作,她依然打算把网店经营下去。

篇四:大学生开网店成功案例(904字)

案例一:

华南理工大学大四学生小周即将成为TB皇冠卖家,对比于其他毕业生求职找工的焦急心情,她现在繁忙地几乎没有时间回校。小周起初在淘宝上卖韩国护肤品小样,今年三鹿奶粉事件之后,利用亲戚在新西兰定居的优势,全家人开始做起了奶粉生意。这一做便是直冲皇冠的销售量。其实小周成功的案例并不能成为大学生创业的典型,一罐奶粉大约是200元,开网店的成本是一大笔资金,另外小周家人恰好定居新西兰也是个例外。然而小周熟练电子商务的宣传和营销模式,顾客100%的好评便是对她生意能力最大的肯定。

案例二:

华南理工大学的小李同学受到哥哥牛仔实体店的启发,把生意做到了TB上。因为有稳定的货源和批发价,小李几乎没做调查就兴致勃勃地做起了网店老板。网店是2008年5月开张的,第一个月利润为200元,第二个月400元,第三和第四个月大概500元左右,9月情况比较特殊,上了TB首页活动,利润达到了2500元左右,10月回落到800元,11月更少,只有600元。

小李为了网店,基本上一天12个小时都在线,并购买了按点击收费的淘宝直通车广告为自己的网店做宣传。起初效果不错,可是最近两个月销量骤减,小李坦言:“貌似快做不下去了……”当谈到网店和学习是否有冲突时,小李回答:“开店肯定会多多少少影响学习的,因为要花时间和精力,但反正选择了就做下去,加上我的专业有很多空闲时间。”

案例三:

沈阳体育学院的小许是市场营销专业的大四学生,2006年年初,她和几个朋友一起合作在TB上卖体育饰品,刚开始大家都是热情高涨。后来生意一直不见起色,大家的热情就淡了,一周才去更新一次网站。小许告诉我们,他们在勉强维持中撑了一年,终于在2007年初关闭了网店,结果是大家投进去的总共2000元基本赔了。

小许在接受采访时说道:“从满怀热情到热情被浇灭,我们花了一年时间去承认失败,不错,我们没有获得事业上的第一桶金,但是收获了很多经验和心情。开网店熟悉了网络流程和沟通技巧,有所成长就是学习的过程。”这一次开网店的经验,是小许从任何书本上学不到的市场营销知识。

篇五:大学生开网店成功案例(847字)

袁兰,21岁,四川师范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大二学生,正与同乡、同班、同寝室好友王菊园经营着一家网店卖零食。两人的创业故事从大一就开始了。

由于一些网店在退货时会提出顾客自付邮费的要求,两人便给自己定下了规则:凡是在她们网店买的东西,只要发现有问题,哪怕吃得只剩最后一点,都可无条件退货!如此大胆的想法,让人不得不对她们刮目相看。

去年10月,网店开好了,两人拿着剩下的钱到食品批发城,批发了几千元的食品样品回来,“每样一两包,拿回来拍照片挂网上”。最初,她们特别担心没人光顾,常安慰自己说“卖不了就自己吃”。

两人的第一次推销是在宿舍楼,她们挨个寝室去宣传网站,“我"强迫"一个好朋友买了一包泡椒凤爪,3元,没好意思赚钱”。这是她们的第一笔单子。之后,两人分工,一个人在网上做推广,另一个人印传单发。

两个人将宣传广告印成传单,原本想进办公楼内发,但保安委婉地请她们不要污染环境。没办法,只有厚着脸皮,每天早上8点就守候在办公楼门口,带着微笑将传单发给进楼的白领们。那些被人转身就扔在了地上的传单,“我们捡起来继续发”。半个月后,生意终于有了起色,一单、两单地出现,让两个小姑娘看到了希望。

袁兰说,春节算是网店的一个转折,生意好时一天有几百张单子。两个女生完全忙不过来,袁兰发动了同班同学前来帮忙。春节后,网店的生意就比较稳定了。

两个小姑娘也关注到,今年特流行团购,“我们也开始推销团购”。她们的推销只求宣传:一块巧克力进价5元,她给团购网的价也是5元,而这个价往往比其他商家的便宜,网站就会力推她们的店。

最辉煌的时候是两周前,“每天一千多张单子,连续一个星期,我们卖了75万元。”为这75万元,她们付出的可比平时多多了:她们请了5个同学看网店负责接单子,请了30个同学负责跑市场配货,某物流公司还专门派了5个人来负责她们这一家店的单子。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