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菜单

保险公司破产案例

时间: 08-11 栏目:案例
篇一:保险公司破产案例(618字)

保险公司作为专门从事商业保险经营的企业,本身也面临各种经营风险。同其他企业一样有倒闭、清算的可能。

在国外,不乏保险公司破产的例子。有统计显示,1978~1994年,不到20年间全球共有648家保险公司破产。保险业很发达的美国在1989年经历“黑色星期一”之后,大量保险公司倒闭。即使现在,美国国内的6000多家保险公司,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保险公司难逃破产厄运。其他国家也有此类案例,比如2001年3月,澳大利亚的HIH意外伤害和综合保险公司进入破产程序;同年6月,英国独立保险公司进入临时清算程序;1997年4月25日,日本互助生命保险公司宣告破产,成为日本寿险业战后50年以来的第一桩破产案;接下来日本东邦生命、第百生命、第一火灾海上等保险公司也相继倒闭;2000年,日本第十二大的寿险公司千代田和协荣生命人寿保险公司在3个星期内相继倒闭。

导致保险公司破产的原因很多。比如美国在2000~2001年破产的60家公司中有73%可归结于损失储备金不足;日本保险公司的破产多由于投资亏损:泡沫经济崩溃使原先大规模投资的地产和股票价值大幅下跌,加之美元资产的缩水,巨额的投资损失使公司无法继续经营下去;另外,一些无法预料的索赔及灾难事件也会导致保险公司破产,如9•11事件发生后,6.043亿美元的赔偿费用使日本大成火灾海上保险公司无力偿付,最终向法院提请破产保护。除此之外,业务增长过快、管理跟不上,欺诈等也会引起保险公司破产。

篇二:日本寿险公司破产案例(695字)

日产生命相互保险公司的破产处理

(1)破产保险公司的情况

1997年4月25日,日本保险主管当局对日产生命相互保险公司(以下简称“日产生命”),下达了停止保险业务的命令。此外,为了妥善运营和管理日产生命的保险业务和财产,日本保险主管当局还于次日命令日本寿险协会为保险管理人,由保险管理人对日产生命的业务和财产进行管理(该程序请参见本系列报道第3篇中的3;另外,当日本寿险协会为保险管理人时,该保险管理人的组成成员由加盟该协会的各寿险公司派遣组成)。

(2)具体的破产处理

进入破产处理程序后,往往会发生找不到救助保险公司的情形,因此日本寿险设立了专门用于接盘的保险公司——青叶生命股份保险公司(以下简称“青叶生命”),由青叶生命临时性地总括性接受了日产生命持有的保险合同转让(当时,日本虽然还没有成立保险投保人保护机构,但是该机构的前身——投保人保护基金已经存在。因为投保人保护基金并不具备本系列报道第四篇的3中介绍的由投保人保护机构设立自己的子公司承继破产保险公司持有的保险合同的职能,因此在当时的情况下,只能通过设立接盘寿险公司的形式解决该问题)。

接受总括性保险合同转让时日产生命的财务状况如下[数据参照深尾光洋著《寿险危机还未终止》(东洋经济新报社2002年)第129页,以下数据出处与此相同]:

资产额:18220亿日元+1232亿日元(品牌价值费)=19452亿日元

负债额:21442亿日元

债务超过额:1990亿日元

投保人保护基金对青叶生命支付了上述债务超过额,即1990亿日元相当的资金援助。

篇三:澳大利亚HIH保险公司破产案例(545字)

2000年度是HIH最繁忙,最糟糕的一年,HIH的生命历程走到了尽头。HIH在历年的经营过程中所有的决策失误及其导致的后果似乎都集中在这一年里爆发出来。

2000年1月,HIH出售其在阿根廷的部分业务。在英国和美国市场上,HIH的业务也都出现了严重亏损。同时还发现,两年前关于收购FAI保险集团的决策致使公司损失了至少2.4亿澳元.这一年,澳大利亚增设了GST税(Goods&ServicesTax,消费税),要求保险人按照应税保费收入的10%缴纳税金.各家保险公司不得不在原有的保单定价上再附加这一税款,使得保费有所上升,直接影响到了保险公司的产品销售。

2000年6月,标准普尔将HIH的信用评级从BBB+下调至BBB-,英国保险经纪公会据此将HIH从承保公司的安全名单中除去,促使部分HIH的大客户取消了保费达数万英镑的保单,美国部分大公司也采取了相同的做法。一连串的打击使HIH的股价一泻千里,从2000年下半年开始,HIH的股价从1澳元跌到了0.3澳元左右.此外,还有1000名HIH的员工失去了工作,他们可能同时还是保单持有人和股东,HIH的破产将整个改变他们的命运。

当然,HIH也在这一年中采取各种手段来谋求一线生机,其中包括采用非法手段制作假帐,用以掩盖巨大亏损的真相。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