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菜单

浙大研究生培养方案

时间: 09-21 栏目:方案
篇一: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430字)

一、培养目标:掌握所从事研究方向和相关领域的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对所从事的研究课题有深入的了解,并做出有一定创新性的工作;具有独立从事科研的基本能力;学位论文应符合浙江大学研究生院关于硕士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二、学制:2年

三、主要研究方向:

1、量子光学;

2、光束传输;

3、光电子材料与器件;

4、纳米光学;

5、激光物理与器件;

6、激光光谱与原子光谱

四、课程学习要求:课程要求在24学分以上(学位课学分不低于12学分)

五、培养环节要求:

1、读书报告要求:读书报告4次,其中至少公开在学科或学院的学术论坛做读书报告1次。完成累计4次计2学分。

2、开题报告要求:硕士研究生应填写规定格式的开题报告,就论文选题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案等作出论证,经导师(组)审定通过后,开始撰写学位论文。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一般应在入学后第一学年末完成。

3、发表论文要求:在国内或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一篇,或按照杂志正式发表要求完成并投出论文一篇。

课程设置(见附表)

篇二: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955字)

一、培养目标:

在本学科掌握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学科的发展方向及学术动态,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具有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独立从事科研工作和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二、学制:2.5年

三、主要研究方向:

1、大规模系统的优化算法理论和应用

2、多变量先进控制及智能控制系统的理论和应用

3、信息处理及网络管理系统研究

4、复杂工业的建模与流程模拟

5、高性能计算机集群系统与软件

6、智能交通系统工程

7、环境系统工程

8、智能化住宅及信息家电总线

四、课程学习要求:

课程最低总学分24学分,其中公共学位课5学分,专业学位课10学分,选修课9学分。其中本专业硕士选修课至少5学分。

五、培养环节要求:

1、读书报告:

(同学校要求)要求每位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做读书报告或seminar4次,其中至少公开在学科或学院的学术论坛做读书报告1次。完成累计4次计2学分。

2、开题报告:

(同学校要求)硕士研究生应填写规定格式的开题报告,就论文选题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案等作出论证,经导师(组)审定通过后,开始撰写学位论文。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一般应在入学后第1学年末完成。

3、科研成果:

(遵照浙江大学信息学院、控制学科学位委员会以及控制系教授会拟订的决议或标准执行,三者不统一时,采取就高原则。)

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应至少取得以下科研成果之一:

1)在A类期刊正刊、国际SCI/EI学术刊物(不含会议论文)上发表或录用与学位论文主题相关的学术论文一篇以上(含一篇);

2)在学术会议上发表与学位论文主题相关的学术论文,并且该论文已经被SCI/EI/ISTP检索;

3)申报与学位论文主题相关的发明专利一项以上(含一项),并取得正式专利受理号;

4)研究生在学期间获得的其他成果按浙大发研[20XX]16号文件有关规定计算。以上研究成果均须以浙江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研究生为学生中排名第一完成人。

4、论文答辩:

学位论文答辩一般在硕士研究生入学后第2.5学年末进行。

六、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可不填):

1、同等学力或跨学科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应补修《自动控制原理(上)》和《现代传感技术》。没有补修成绩或补修成绩不合格者不得进入论文答辩。补修课程不计学分。

2、参加军工、国防等涉密项目的研究生培养要求按学校有关涉密文件中的规定办理。

篇三: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1337字)

一、培养目标:研究生的培养,是以提高学术理论水平和实验研究能力为主,以培养从事基础理论或应用基础理论研究人员为目标。要求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门知识和一定的相关学科知识,具有从事一定的教学、科学研究能力,具有一定获取信息的能力、良好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能结合研究方向,学习并掌握临床和/或科研的基本方法;具有较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一定的听、说能力和较强的读、写能力。

二、学制:2.5年

三、主要研究方向:

1、普外科:

(1)肝胆胰脾外科临床与基础研究;

(2)血管外科;

(3)胃肠外科临床与基础研究;

(4)甲状腺肿瘤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5)外科病人营养支持研究;

(6)微创外科;

(7)肛肠外科;

(8)乳腺癌综合治疗体系等。

2、器官移植:

(1)慢性移植物失功发生过程的分子机制及干预;

(2)乙肝相关性肝病肝移植术后乙肝/肝癌复发的机理及干预;

(3)移植免疫耐受的诱导策略;

(4)活体肝移植及其技术改良;

(5)移植排斥反应早期预警体系;

(6)肝移植术后胆道和血管并发症的防治;

(7)新型免疫抑制剂及器官保存液研究;

(8)多器官联合移植的免疫耐受和脏器互惠机理等。

3、泌尿外科:

(1)泌尿系肿瘤的基础与临床;

(2)勃起功能障碍与睾丸移植;

(3)微创与腔内泌尿外科学;

(4)前列腺疾病基础与临床;

(5)泌尿系结石;

(6)血液净化;

(7)肾移植等。

4、神经外科:

(1)脑肿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2)脑功能神经外科技术研究;

(3)脑血管疾病的防治;

(4)颅脑损伤的规范化治疗与基础研究;

(5)脊髓疾病的诊治;

(6)神经康复;

(7)周围神经损伤等。

5、骨科:

(1)人工关节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2)脊柱外科;

(3)皮瓣的设计与应用;

(4)骨肿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5)骨与关节损伤;

(6)康复医学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7)肌腱损伤和组织工程修复研究等。

6、心胸外科:

(1)风湿性心脏病的机制;

(2)心衰的外科治疗;

(3)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

(4)肺癌的综合治疗;

(5)食管癌的临床及基础研究;

(6)胸腔微创手术的临床研究等。

7、整形外科:

(1)器官再造与移植;

(2)生物组织工程学的研究与应用;

(3)生物材料的应用研究;

(4)创伤功能性修复;

(5)医学美学整形研究(基础和临床);

(6)肥胖的防治研究;

(7)组织移植;

(8)瘢疤的防治研究等。

8、烧伤外科:

(1)皮肤组织工程;

(2)烧伤营养;

(3)疤痕发生机制等。

四、课程学习要求

最低总学分26学分,其中公共课6学分(含人文素质类课程1学分),专业学位课10学分,专业选修课8学分(本专业至少5学分),读书报告2学分。

五、培养环节要求

1、课程学习:一般要求一年内完成。

2、读书报告:读书报告或seminar4次,其中至少公开在学科或学院做读书报告1次。完成累计4次计2学分。

3、开题报告:不迟于第2学年冬学期(12月底前)。

4、中期考核:第2学年夏学期(5月底前)。

5、预答辩、论文答辩:第3学年冬学期。

6、发表论文:详见《浙江大学医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有关规定》。

7、学位论文和文献综述:要求各1篇。

六、其他

专业选修课可以是未作为学位课的专业课,也可在培养方案外选择与学位论文相关的课程1-2门。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