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考核方案
学校体育教学是学校进行体育教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加强学校体育教教学,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本学期一年级体育学科的测评,特拟定了本方案。
一、考查内容
(一)平时成绩(25分)
教室根据学生的平时表现,进行打分。
表现优秀:23---25分
表现良好:20---23分
表现一般:15---19分
(二)跳绳(25分)
在规定的一分钟之内进行跳绳,根据跳绳的多少,确定成绩。
10个以下:10分。
10---15个:15分。
16---20个:20分。
20以上:25分。
(三)立定跳远
以学生跳的距离确定成绩。
80厘米以下:10分。
80---100厘米:15分。
100---120厘米:20分。
120厘米以上:25分。
(四)50米
冲刺跑
15秒以上:10分。
12---15秒:15分。
10---12秒:20分。
10秒以下:25分。
(二)成绩计算:
期末成绩=四项成绩之和。
说明:
1、考核标准可参照《省编体育教材评分标准》或《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来评定。
2、学生平时学习表现按自评、互评、师评进行评价。
3、进步加分部分参照学生的技能、技评成绩进步的幅度相应加分。
4、运动技能的比例占75%,平时学习表现占25%。最后三个项目加起来得出学生总分,并按得分分为优秀(90分及以上)、良好(75—89分)、及格(60—74分)、尚需努力(60分以下)四个等级。
一.考核目的:
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与表现,判断学生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及原因。同时,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能力、水平、个性的机会,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教育水平,举行本次期末体育考核。
二.考核内容及方法:
1.体能:考核水平一、水平二、水平三相关的体能项目。参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结合每一位学生的基础及提高的幅度进行,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办法进行。
2.知识技能:
考察学生对体育与健康的认识,科学锻炼的方法,体育技战术知识与应用能力,有关健康知识的掌握与应用。中高年级学生以开卷考试的方式进行,低年级学生采取问答的方式进行。
3.学习态度:
考察学生对待学习与练习的态度,以及学生在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中的行为表现,以及体育活动中的情绪、意志表现,交往与合作精神等等。采用学生自评、互评的方式进行。
三.等级评定:
每项考试科目总分为100分,按体能占40%、知识技能占30%、学习态度占30%折算后计算出每人的体育成绩,最后按及格(60分及以上)、不及格记入学生素质报告册。
四.考核时间:
20XX年元月4日至13日
一、指导思想。
精心组织,安全高效;保质保量,事实求是。
二、考核对象:
九年级全体学生。
三、考核内容:
(一)九年级考核项目。
一、技能部分
1、广播体操之《舞动青春》。
1〉.学生能知道每节广播操的动作名称。
2〉.能按照音乐节奏做操,动作准确、到位、有力。
A动作协调、规范、音乐乐感好,具有良好的表现。
B动作协调、较规范、乐感较好,具有良好的表现。
C动作较协调、欠规范、乐感一般,表现力一般。
D动作不协调、不规范、没有乐感,没有表现力。
2、肺活量测试
3、男生1000米跑、女生800米跑
4、立定跳远。
1〉.能说出立定跳远的动作名称,了解动作要领和方法。
2〉.能完成立定跳远的完整动作,考核达到一定标准。
3〉.对跳跃练习有兴趣,体现坚毅、果断等优良品质。
二、平时表现分。
1、课间操出勤率。
2、上课出勤率。
一、指导思想
一切为了孩子的健康发展,以评价为手段,引导孩子积极主动的进行体育锻炼。评价内容和方法以课程标准中的“学习评价”为基础,保证体育与健身教材的全面贯彻,促进孩子们身心全面发展,使学生体质健康发展落到实处。
二、考核依据
《上海市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试行)》。
《上海市小学体育与健身学习评价方案》。
三、考核分类和权重(见附表1)
四、考核内容(见附表2)
五、考核方式
随堂考试,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统一、公平、公正的考试,每项考试成绩当场公布。
六、考核地点
学校操场。
七、考核时间
每学期语数外考试前两周进行复习、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