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优质课评选方案
一、活动目的:
为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促进教师业务水平与教学能力的提高,同时也为我校教师提供展示自我和相互学习的平台,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经研究决定,在全校开展优质课评比活动。
二、活动安排:
1.面向全校教师积极宣传本次活动的意义,充分调动一线教师的参赛的积极性,以此推动课堂教学研究,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2.各教研组推选本组部分教师参加学校优质课评比,其中语文、数学、英语学科各3--5人,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体育、美术、音乐计算机、心理健康学科各1--2人。
3.活动时间安排:
(1)10月24日—11月6日,各教研组上报参加校级优质课竞赛的教师名单及课题。
(2)11月21日—12月4日,开展校优质课竞赛。(具体的活动时间、地点、参赛教师、赛课内容等安排到时另行通知)
4.校优质课竞赛的评委要坚持参加本次活动的全过程,按照评课的标准,认真公正地评选参赛的每一节课。
5.竞赛分文科组、理科组进行,其中文科组含语文、英语、政治、历史、地理、心理健康学科,理科组含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体育、美术、音乐计算机学科。
三、学校考评组成员:
理科组:教育局领导一人: 其他指定人等
文科组:教育局领导一人: 其他指定人等
四、奖项设立与奖励办法:
优质课评一、二、三等奖,其中文理科一等奖各2名,二等奖各4名,其余为三等奖。获奖教师在教师评聘时可参照教师评聘方案给予加分及一定的物质奖励。
为营造浓厚的教学研究氛围,促进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推动高效课堂建设,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决定开展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活动。为确保活动有序、有效开展,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浙江省教育厅关于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通知》精神,促进教师进一步更新教学观念,增强教学改革意识,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探讨素质教学课堂教学模式,推进新课程实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二、组织机构
1、领导小组
组长:周寒
副组长:卓乃筹
成员:王太忠 舒 白 杨炳新 各教研组长
2、工作小组
文、理科组组长及成员见下表
组别 组长 成员 学科
文科科组 舒白 刘义、苏平良、谢连胜、李自然、卓乃筹 语文、英语、政治、历史、地理
理科科组 杨炳新 陈洪涛、蔡义春、陆宏国、苏秀忠、曹子阳、翁迪俊 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体育、艺术
三、参赛对象
35周岁以下中青年教师为主,全体教师均可报名参赛。
四、活动主题
深入研讨有效课堂教学
三、比赛内容
1、教学设计:占30%,评价标准详见附件1
2、课堂教学:占70%,评价标准详见附件2
四、竞赛安排
第一阶段:推选阶段(第6周10月8日——14日)
各科组在一周时间内组织选拔,选手产生方式由科组自行决定。
名额分配:语文、数学、英语科组各派2人参赛;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体育和艺术科组各派1人参赛,共计14人。(物理空缺名额可安排给化学或生物)
第二阶段:比赛阶段(第7周至第8周即10月15日——28日)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时间另定)
五、活动要求
1、本次比赛活动各学科参赛选手上课安排与“推磨课”相同,体育、艺术科自选时间;各科组要认真组织好本组教师参加听课,欢迎跨学科听课。
2、各科组长将参赛教师的授课内容、年级班级、节次于 10月13日前上报教科室杨炳新处。
3、参赛教师所报课题须按当天当次课时进度上报,不得重复旧课。
4、每一位参赛教师要以积极认真、精益求精的态度设计好参赛教案并准备好多媒体课件上好优质课。参赛教师每人要准备好教案,并用A4纸复印好九份,发给评委人手一份,课后将一份教学设计交教务处存档;教案、上课课件、说课稿的电子文稿发到教科室室邮箱。
5、所有评委提前三分钟到堂,不得迟到缺席(有课的请提前调好),要秉承公平、公正的原则给每个参赛选手打分,且填好综合评价量表,并在课后当堂交给组长。
六、评分细则
详见附件1、2
七、奖励办法
1、名额分配
文、理科各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其余参赛选手均为优胜奖。
2、物质奖励
一等奖奖金500元、二等奖奖金300元、优胜奖奖金200元。
3、精神鼓励
所有参赛选手由学校统一颁发荣誉证书
泰顺育才高级中学教务处、教科室
20XX年10月9日
一、指导思想
为切实打造学科教学品牌,更新教师教学理念,转变教师教学方式,进一步优化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过程,优化教学评价,提高教师教学技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搭建交流、学习与展示的平台,以赛促学、以赛促优,培养更多骨干教师,现举行20XX年宜兴市张渚高级中学教师“三优化一提高”优质课评比活动,以达到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水平的目的。
二、比武内容
1、比武内容:课堂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以“学为中心”的三种课型:即新授课、复习课、试卷讲评课(习题课);四种教学方式:即问题探究、自主体验、逆向探究、实践提升。
2、比武学科: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体育、音乐、美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
三、组委会及评委会
组 长:赵春明
副组长:季建祥、杨金林、张国忠
成 员:史杏清、朱晔姿、殷黎荣、汤敏强、 黄雪峰、李德明、徐永民、金燕
各学科教研组长以及骨干教师
四、参赛对象:
全校45周岁(1971年1月1日后出生)以下所有在编在职的任课教师。近3年内(20XX年9月1日以后)宜兴市以上优质课评比、基本功评比一等奖、无锡市二等奖、省三等奖以上的获得者暂不参赛。
五、比赛项目及要求
1、此次优质课评比包括:课堂教学设计(占30%)、课堂教学(40分钟)(占70%)最后计算参赛教师的总分。
2、备课:参赛老师就所带班级、所带学科、教学进度选出一节课,进行教学设计,写出为学(教)案(应具备较为详细内容)。参赛教师在比赛前交一份学(教)案设计于教务处徐永民老师处(含电子版和纸质版)。
3、课堂教学:根据教学设计的具体内容,实施课堂教学。基本要求为:以新课改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教学方法灵活,教学手段先进,合理使用电教手段,体现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注重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效果明显。
六、评价与统计
1、教学设计:由评委进行打分,采用百分制,却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取其他评委平均分。按30%计入总分。
2、课堂教学:分评委打分和其他听课教师打分,采用百分制。只算评委分数,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取平均分,按70%折合计入总分。
七、评奖
本次三优化一提高优质课大赛设一等奖和优秀奖,其中一等奖推荐参加宜兴市三优化一提高优质课大赛,对本次活动中获奖教师颁发荣誉证书。
八、活动安排
1、10月12日——10月16日,教师到教研组长处报名并做好上课准备。
2、10月19日——10月20日,教务处安排上课时间。
3、10月21日——10月31日 优质课比赛教学活动(地点:录播室)。
4、11月初公示获奖名单,并上报参加宜兴市优质课大赛教师名单。
宜兴市张渚高级中学
20XX年9月
一、教学基本功测试环节(1天)(52人)
1.教学理论考试
测试范围为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及课堂教学方面的内容,以简答、案例分析题形式出现,25分 时间45分钟,地点:无上网环境机房。交卷前2分钟随机分发代码,每个人以所发代码作为文件名,用U盘统一收集答卷,交评委分别打分,评委手机上交(2、3项同此方法)。
2.专业技能测试
考查教师的专业水平,初步考虑是编程(给题目,教师提交程序和结果)、制作作品(比如给素材、SWF文件,让教师制作动画,提交FLA文件)。25分 时间30分钟,地点:无上网环境机房
3.教学设计撰写
提供题目,给定时间写教学设计。考查教案设计能力和文字处理能力。上机,但不上网,环境统一。35分 时间:120分钟,地点:无上网环境机房
网络教室要求:统一重新安装系统,断网。选手不能自带U盘、移到硬盘等(如发现,该项作0分处理)。
4.新课程研究演讲与答辩
15分 时间5分钟,地点:多媒体教室(可观摩)
题目自拟,范围为:围绕新课程,谈谈自己对新课程的认识、理解及教学体会(强调真情实感,而不是他人理论的罗列)。选手提前准备演讲稿5份。考查普通话、教态、气质及选手反应能力。每5分钟随机抽取1位,没有抽到者在网络教室中等待。
此环节4项总分排序,取总分前28人进入下一个环节,进行作课评选,没有进入下一环节的获二、三等奖。
二、课堂教学环节(2天)(28人)
为让更多教师有上课机会,计划安排上28节课(2天,每天7节课),课题根据上课学校的教学进度定,课间休息期间,2组评委立即对选手进行点评,评委每半天上交评分表(不得再更改),各市可选派1位教师担任群众评委,所有群众评委的平均分再与专家评委进行平均。此项分数(占70%)与教学基本功测试环节的分数(占30%)加起来,进行排名,确定一、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