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梯队建设方案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目 的
建立和完善公司人才培养机制,通过制定有效的关键岗位继任者和后备人才甄选计划,合理地挖掘、培养后备人才队伍,建立公司的人才梯队,为公司可持续发展提供人力支持。
第二条 原 则
坚持“内部培养为主,外部引进为辅”的培养原则。
第三条 人才培养组织机构及主要职能
各职能部门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负责人才培养对象的初步甄选和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与实施,人力资源部作为公司人才培养的组织协调部门,负责人才培养规划、人才甄选标准和程序的制定。
第四条 适用范围
合肥****。
第二章 后备人才的甄选与培养
第五条 人才梯队与后备人才
(一)一级梯队:分公司省区销售经理、实验室经理均为一级梯队人才。凡是有潜力在1-3年内发展为一级梯队的人才称为A库人才。
(二)二级梯队:中层管理干部、业务区域主管、各专业的高级技术人员均为级二梯队。凡是有潜力在1-3年内发展为二级梯队的人才称为B库人才。
(三)三级梯队:各专业类的骨干人员为三级梯队人才。凡是有潜力在1-3年内发展为三级梯队的人才称为C库人才。
(四)A、B、C库人才统称后备人才,所涉及的岗位为关键岗位。关键岗位指对公司生产、经营、管理等业务的稳定运行、公司效益的增长有着重要作用的岗位,包括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各业务骨干等。
第六条 后备人才甄选条件
后备人才是指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与公司签订三年以上劳动合同且业务代表工作满六个月以上,其他岗位人员工作1年以上人员。
(一)知识经验和工作业绩:
知识全面、经历丰富、业绩出色、综合素质较强,并且服众。
(二)考核的关键资质:
1、沟通能力;
2、分析判断能力;
3、计划组织能力;
4、管理控制能力;
5、应变能力;
6、执行力;
7、创新能力;
8、领导能力;
9、决断力;
10、人际关系能力;
11、团队合作能力;
12、承受压力的能力。
(三)其他:
1、性格特征
2、职业倾向
3、健康状况
(四)各级后备人才的核心素质:
1、A库人才:
资源整合能力、事业心、影响力、决策力、系统思考能力等。
2、B库人才:
团队管理能力、独挡一面的能力、专业及学习能力、敬业及责任心、目标导向等。
3、C库人才:
专业与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敬业与责任心、环境适应能力、团队协作意识等。
(五)甄选办法:
1、基本条件通过个人材料进行分析。
2、关键资质通过调查表、访谈等形式进行分析。
第七条 甄选细则
(一)人才盘点,确定关键岗位:
用人部门根据工作需要,对本部门人才的现状及发展需要进行盘点,并确定需要储备后备人才的关键岗位。关键岗位确定后,人力资源部负责建立关键岗位人员档案,记录其基本信息情况。
(二)选拔程序:
根据人才盘点结果,对各级后备人才进行选拔评估,评估合格者正式成为公司后备人才,纳入人才培养计划。后备人才选拔程序:
1、由目前各级梯队对应的关键岗位在职人员初定本岗位的后备人员,如无合适人选的进行上报并提出原因,由人力资源部推荐人选。
2、A库人才由人力资源部初审后,报营运经理审批。
3、B、C库人才由对应的各部门负责人推荐、人力资源部初审,营运经理审批后;交人力资源部备案。
4、各部门负责人根据部门实际情况按部门人数的20%的占比提交储备人员名单。
(三)培养方案:
1、各级梯队现职人员本着传、帮、带的原则,根据各自后备人才的实际情况,为其制定针对性强、详细切实可行的提升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报营运经理审批后,交人力资源部备案。
2、培养方式包括参加培训课程、轮岗培训、继续教育以及其他方式。
3、各种培养方案的制定要始终坚持最少投入、最大收益的原则。
4、人力资源部配合、协助后备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跟踪和反馈,并负责培养计划实施情况的跟踪与监督。
5、培训课题:
制定培训课题要形式多样化、实用性及目的性强,并做好培训后的考核。
6、继续教育:
6.1主要根据后备人才的实际需要及储备的发展方向,选派具有较高发展潜能的后备人才有针对性的选择课题参与继续教育。
6.2继续教育必须拿到相对应的证书或文凭。
7、其他形式的培养:
针对特殊专业的岗位选择合适的培养方式进行,具体根据岗位的发展需要进行。
8、加强建立与对口高校的紧密联系,从高校引进优秀毕业生,建立C库人才的后备人才,逐步完善内部造血机制。
9、建立后备人才培养档案:
9.1人力资源部负责人才培养档案的建立与管理。
9.2档案建立的原则为一人一档,需要签定培训协议的按中心规定签定培训协议。
第三章 实施及考核要求
原则:公司其他职位发生管理人才需求,应当优先从后备管理人才库中选用。
(一) 各部门必须将人才梯队建设作为重点工作来抓,认真部署,加强落实,每年的12月20日之前对一年来人才梯队建设工作进行总结,提出后备人才的晋升、变动方案以及次年的工作计划。
(二) 每年12月30日前完成对后备人才一年来的工作表现、培养结果及进步情况考评。
后备管理人才库实行动态管理,出现下列情况,应退出后备管理人才库:
(1) 被公司聘任为管理职的;
(2) 出现责任事故、重大违法违纪或不良道德行为事件的;
(3) 年度工作业绩考评未达到良好的;
(5) 人才战略调整或其他情况。
第四章 后备人才离职管理
后备人才离职按公司《AD-000008 员工离职管理制度》执行,如有培训协议或其他约定,按协议或约定承担相应违约责任。
第五章 附 则
第八条 本方案由人力资源部制订、解释和修订。
第九条 本方案自下发之日起正式实施。
一、人才梯队建设工作进程:
人才盘点--选拔评估--培养方案--考核晋升
1.人力资源盘点:通过盘点了解整个集团人力资源现状。
2.关键岗位盘点:通过盘点了解公司关键岗位
实施机构:人才管理中心,各子公司人力资源部
1.培训课程;2.轮岗计划;3.继续教育;4.参与项目工作;
实施机构:集团人才管理中心、各子公司高层、人力资源部
1.后备人才考察,培养结果考核。
2.职业生涯发展计划及建议;
实施机构:集团人才发展委员会,集团人才管理中心。
1.各子公司领导或人力资源部提名,经过民主评议和测评,报集团人才发展委员会参审。
2.人才发展委员会对其进行发展力评估,明确其职业发展方向。
3.汇入后备人才长名单。
实施机构:集团人才发展委员会,集团人才管理中心,各子公司人力资源部
1、人才盘点:
各子公司根据公司生产经营需要,对本公司所有人才状况进行盘点,确定本公司需要储备后备人才的关键岗位。关键岗位是指对公司生产经营业务的稳定运行、公司经营效益的增长有着重要作用的岗位。关键岗位的范围包括公司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各专业线骨干,结合公司具体情况有所不同。关键岗位确定后,人力资源部负责建立关键岗位人员的发展档案,记录关键岗位人员的基本信息、考核情况、培训和其他数据资料。
2、选拔与评估:
根据人才盘点结果,对各级后备人才进行选拔评估,评估合格者将正式成为公司后备人才,纳入人才培养计划。后备人才选拔的程序是:
2.1 提名:由各子公司高层或人力资源部提名候选人,或由集团人才管理中心根据人才盘点结果提名候选人,报集团人才发展委员会备案;
2.2 发展力评估:由集团人才发展委员会牵头,对各子公司提名人选进行民主评议和综合素质测评,评审合格者列入正式后备人选;
2.3 审核通过:将评议通过的人选列入后备人选名单,最终形成公司关键岗位和后备人选一览图,经集团领导同意后,交集团人才发展委员会审核备案。
3.培养方案:
各公司根据本公司后备人才名单,为其指定具有针对性的提升培养方案,培养方式包括培训课程、轮岗计划、继续教育、参与新项目建设等,各子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培养计划的实施、跟踪和反馈。
3.1 培训课程:
各公司负责实施各项培训计划,应积极创造条件,提供形式多样、内容实用的培训课程;各公司人力资源部建立后备人才的培训档案,对后备人才的培训内容、培训成绩等详细记录,并备案至人才发展委员会。
3.2 轮岗计划:
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侧重在为其提供宽口径的轮岗计划,按照后备人才层次有计划的制定跨系统和跨单位的轮岗锻炼和考察,全面了解公司生产经营状况,培养沟通协调能力和适应能力,从而具备多个岗位的工作经验,为职位晋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后备人才集团各子公司之间的轮岗由人才发展委员会协调安排;在公司多个部门之间的轮岗,由公司人力资源部统筹安排;在一个部门内部多个岗位的轮岗,由该部门领导安排。
后备人才的轮岗,一年内不得少于两个职位,一个职位的任职时间不应少于三个月。
3.3 继续教育:
各子公司为后备人才提供继续教育的机会,如MBA课程班等,选派具有较高发展潜力的后备人才参加继续教育,系统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素质水平。
3.4 参与新项目建设
集团应根据经营发展情况,安排后备人才参与特定的新项目之中,通过参与新项目建设,使其开阔眼界、锻炼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协调能力,并由此接触和了解公司不同职能领域,提高任职能力。
4、考核和晋升:
各公司人力资源部在集团人才发展委员会指导下负责建立后备人才评估档案,收集后备人才所在部门的工作考核成绩、培训考核成绩以及参加公司项目建设等多方面的表现和成就,结合360度访谈与反馈,对后备人才进行全面总结和综合评估,最终形成后备人才发展力评估报告。评估工作原则上每年进行一次,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晋升名单。
后备人才综合考评成绩为“优秀”的,在晋升职务、培训机会等方面给与优先考虑;考评成绩为“满意”的,可以给与适当的培训和轮岗机会,帮助提升任职能力;考评成绩为“欠佳”者,取消后备人才资格,退出后备人才培养计划。
二、 两类人才发展模式:
1.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宽口径培养
培养方法:轮岗工作(不同系统)+挂职锻炼(不同部门)+新项目工作+继续教育
轮岗计划 复合型经营人才
2、业务/管理型专才培养模式:线性交叉培养
培养方法:业务或专业领域内轮岗+项目工作+继续教育+内部指导人培养,强调又红又专,在业务线和管理线上深度培养。
生产序列
首席技师
高级技师
技师
普通工人
为增强企业员工队伍建设,做好人才储备梯队建设,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与向心力,确保人力资源储备,实现员工职业发展与企业战略的一致性,制定本方案:
一、人才梯队组织结构
1、 公司战略目标与发展远景
公司战略发展规划是企业工作目标与发展标准,是企业各项工作开展的基础,也是企业组织结构设计的准则。董事长及总经理会同公司各部门经理根据企业现状及行业机遇研究讨论制定企业3-5年发展目标。
2、 各部门战略组织结构
各部门经理根据企业战略规划拟定部门后续组织架构、各岗位工作职责与任职要求、人员编制数量,提报到人力资源部与总经理审核确认;
3、 公司人才结构盘点
人力资源部与各部门经理、总监盘点各部门人员编制、数量、岗位职责、任职要求、员工素质、技能、工作经历、成长潜力,并罗列清单备用;
4、 确定核心岗位、核心员工
人力资源部会同部门总监、经理确定部门20%核心岗位员工,确定待培养对象:
① 部门员工盘点,确定各岗位的考核标准(知识、技能、素质、稳定性)
② 根据考核标准进行人员排序
③ 对各岗位人员的优缺点进行标示,并确定培养对象
二、人才梯队培养建设
1、确定拟培养对象、岗位目标
①人力资源部会同各部门经理确定各部门关键岗位以及核心培养对象
②各部门经理在人力资源部指导下制定培养对象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及期限
③安排资料,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氛围
2、学习方式
岗位轮换、外出培训、岗位实习、脱产培训
3、岗位工作考核
学习期限结束,部门经理对该员工的学习情况及岗位胜任程度考评
5、 考评反馈
将该学员的考评结果反馈给学员本人,并根据考评结果做出辞退、培训、换岗、晋升等决定
三、注意事项
1、学员岗位的晋升与薪资一并进行调整,薪资需与市场相持平;
2、培训学员签订培训协议,并承诺公司服务年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