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清洁家园实施方案
为认真开展好我村“清洁乡村美化家园”活动,创造整洁、舒适、文明的生活环境,建立农村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提高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水平,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我村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按照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以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中心,以改善农村环境面貌、提升净化绿化美化水平为重点,以“六清理三绿化五改一建立”为切入点,切实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努力塑造环境整洁、秩序井然、生态良好、乡风文明的农村新面貌。
二、总体目标
通过 “六清理三绿化五改一建立”,使农村路渠通畅,村庄绿化美化,人畜住舍分离,垃圾统一处理,管理机制健全,实现“四个明显”的目标,即农村卫生状况明显改观,人居质量明显改善,管理明显加强,群众的满意度明显提高。
三、基本原则
1、农民自主、“两委”引导。以农民为主体,尊重农民的意愿。在活动开展中,以村民小组为单位,组织动员村民自主投工投劳投资。村“两委”在全局上进行引导,积极争取上级在技术、资金和物质方面的支持,广泛动员本村富裕党员和个体老板支持和参与。
2、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紧密结合自身实际,以满足村民实际需要为前提,以现有条件设施为基础确定活动目标和项目,量力而行搞建设,先易后难地开展活动,不搞政绩工程、不做华而不实的表面文章。
3、科学规划、稳步推进。服从和服务区、镇整体规划,避免重复建设,杜绝浪费。科学制定和实施计划,分步骤扎实推进,从群众要求最迫切的事情入手,立足于逐步改善,不盲目求快。
4、统筹兼顾、长效管理。既注重短期内使村民能看到效果的整治项目,又统筹兼顾有利于农村经济和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建设项目。同时探索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巩固成果,避免反弹。
四、主要任务
(一)集中进行“六项清理”。针对垃圾乱倒、污水乱流、棚舍乱搭、墙体乱涂、柴草乱堆、畜禽乱跑等现象,集中开展“六项清理”活动。
1、清理农户室内卫生,实现住舍与圈舍分离,牲畜不散养、乱拴。
2、清理房前屋后和道路两侧的乱堆乱放、杂草杂物和各类粪堆,规范柴草堆放。
3、清理疏浚村内排污沟,争取新建煤建路、水厂路、粮站路两侧排污沟,总长670米。
4、清理墙体的乱涂画、小广告和不规范的标语口号,增设村规民约等公益广告,整修残旧的围墙院落。
5、清理公共地带的垃圾和牲畜粪便。
6、新规划建设3个垃圾池。
(二)全面开展“三项绿化”。村庄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不少于1平方米,有一块居民休闲的公共绿地;四旁”(即村旁、宅旁、路旁、水旁)充分绿化,庭院绿化率达到60%,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化系统。
1、绿化庭园。利用房前屋后“四旁”空地种花植树,因地制宜发展“四小园”(小果园、小竹园、小花园、小苗圃园)。
2、绿化村庄。利用空地见缝插绿,因地制宜发展片林或林带。
3、绿化道路。全面绿化乡村公路、连接村庄的道路以及河流、渠道、塘坝两边。
(三)大力开展“五改”(改路、改房、改水、改厕、改厨)工作。
1、改路。村内路网布局合理,主次干道以及户户通道逐步实现硬化,主干道与公共活动场所有路灯照明,排水通畅。无路障。
2、改房。逐步对房屋墙壁统一粉刷,使村庄房屋墙体整洁美观。杜绝危房。乱搭乱建全部拆除。新建房屋必须在规划允许的范围内进行。
3、改水。争取市财政资金,对村集中供水系统进行彻底改造,保障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用水。实现100%安全饮水。
4、改厨。结合沼气工程建设,大力推广沼气、太阳能、秸秆气化、液化气等清洁能源,用清洁能源逐步取代现在农村的柴草灶,方便生活,净化厨房。
5、改厕。拆除露天粪坑和简陋厕所,在人口较多的居民点建设无害化公厕,鼓励农民建设沼气式厕所和家庭水冲式厕所、三格式无害化厕所,提高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
(四)建立长效管理机制。购买保洁工具,建立村保洁队伍,负责村庄内生活垃圾收集,村庄主干道路以及公共场所保洁清扫,用机动三轮车、人力环卫车将垃圾运送到中转站。教育引导村民自觉定点投放垃圾。建立健全村规民约和各项规章制度,使保洁工作有章可循。开展“十星文明户”、“文明村组”等创建活动和篮球赛、歌舞大赛等文化活动,树立和奖励典型,促进和带动村民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增强文明意识。建设文化大院,充分发挥“农家书屋”的作用,不断提升村民文化层次和综合素质。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宣传。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氛围。引导村民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动员广大村民自觉投入到活动中来,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使活动能够顺利推进。
(二)健全组织。成立领导小组,注重发挥新农村建设理事会作用,把这项工作作为一项长期的重要任务和民心工程来抓,形成上下联动、左右联手、全民参与的强大合力。
(三)落实责任。各村民组根据本方案,结合各自实际,明确工作目标,全面推进“清洁乡村美化家园”活动,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各村各镇直单位:
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有效改善农村面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根据市委、市政府的有关会议精神,结合我镇实际,现就全镇农村开展“家园清洁行动”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原则
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精神,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坚持走农村可持续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从我镇建设实际出发,以农村垃圾治理为突破口,以建立农村垃圾处理长效管理机制为目标,以村委会为主导、农民参与、全面规划、分布实施、因地制宜、稳步推进、区域协调为原则,努力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
二、工作目标
在全镇范围内继续开展以农村垃圾污染治理为主要内容的“家园清洁行动”,至20XX年使农村垃圾治理真正实现“镇环卫机构全覆盖、垃圾处理费征收全覆盖、检查、巡查全覆盖”,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不断完善。具体要求如下:
(一)到20XX年,全镇农村垃圾处无害化处理率达100%,镇环卫机构统一指挥全镇环境卫生治理,垃圾处理费严格实行一事一议,巡查、检查持续有效进行。
(二)积极开展农村污水治理工作,加强农村沟渠、公路边沟桥涵、水塘、沿村溪流治理,清理污泥积水,逐步实现“管网通、沟渠通、道路通”和“集中收集垃圾、集中汇集污水、集中无害化处理”的要求,切实改善生态环境,优化生活质量。
三、主要任务
(一)建立切实可行的垃圾处理运营模式
1、确定合理的垃圾处理运作模式。结合我镇实际,继续采用“村收集、镇清运、处理”的模式。
2、建立保洁收集转运系统。继续加强村庄保洁员队伍建设,加快垃圾转运、处理设施配套建设。生活垃圾的处理达到统一收集、定点存放、定时清运、科学处理的要求。
(二)综合整治农村污水
因地制宜,结合农村改厕、改厨、改圈,综合整治,推行净化沼气池建设,逐步提高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
(三)建立健全农村环卫保洁制度
每个村居要建立健全卫生保洁制度,实现每家每户“门前三包”;村道、公共场所由村保洁员负责清扫,并形成乡规民约;家禽、家畜实行圈养。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全镇农村“家园清洁行动”在镇农村“家园清洁行动”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由镇有关单位抽调人员组成。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事务工作。
(二)落实部门责任
各部门、各行政村,要在镇党委、政府及镇农村“家园清洁行动”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各司其职,密切配合,以块为主,条块结合,共同推动“家园清洁行动”。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要把“家园清洁行动”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指导,把垃圾污水整治任务分解落实到各村新农村建设工作中加以推进,解决新农村建设发展中垃圾、污水处理问题,统筹城乡发展。村建服务中心要合理确定年度农村治理目标任务,定期督查各村建设和治理工作,及时总结经验,推动各村工作顺利开展,并落实农村垃圾、污水处理设施规划定点。农业、环保、水利等部门要共同配合,做好农村水源污染和畜禽养殖污染的治理工作,进一步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坚持查处乱堆乱放垃圾的行为,推进农村治污和改水改厕工作。文教卫生部门要积极组织开展农村卫生宣传,普及卫生科学知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做好改善农村卫生状况的指导工作。国土部门要优先安排农村治污设施的建设用地。教育部门、群团组织、妇联等单位要深入开展青年志愿者“家园清洁行动”、“巾帼卫生行动”等活动,组织广大妇女、学生从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形成社会合力,共同推动工作开展。
(三)建立资金支持体系
1、农村可按照“谁污染、谁付费”的原则收取垃圾处理费,专款用于村庄垃圾收集、清运和保洁,征收标准由村民代表大会确定。对镇村驻地企事业单位、商业网点、建筑工地等,由镇政府合理确定垃圾处理费征收标准,收取的垃圾处理费专项用于镇、村垃圾处理。
2、清洁家园的资金筹集以各镇为主体,市政府每年会从预算中安排一定资金,用于镇、村垃圾处置设施建设和垃圾运输、处理过程的补助。各有关部门用于支持农村建设的资金要划出一定比例补助农村垃圾污水治理。
(四)广泛宣传发动
通过在广播、宣传栏上开辟专栏、刷写固定标语、编印农村人居环境宣传单、村规民约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使“家园清洁行动”深入人心,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五)建立健全考核评比制度
对完成市政府下达年度治理目标任务的村,对获得福州市、福清市先进的单位或个人称号,由镇政府给予适当奖励,对没有很好完成市政府下达年度治理目标任务的村,由镇政府给予适当惩罚。
镇直各部门、各管理区、各行政村: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委办、省政府办《关于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工作的意见》和市委办、市政府办《关于深化家园清洁行动推进文明镇建设的实施意见》以及文件精神,扎实推进琅岐环境卫生治理,切实改善琅岐卫生环境,提高居民的生产和生活品质。现就琅岐农村环境卫生治理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总体要求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总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创建生态村镇的目标,把深入家园清洁行动为抓手,全面开展琅岐环境卫生治理工作,重点解决环境“脏、乱、差”和配套不完善等问题,明显改善琅岐主干道和各村主干道等重点部位的卫生面貌,进一步推进琅岐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走在前列。
目标任务
以深化家园清洁行动为抓手,以创建生态村镇为动力,进一步促进琅岐基础设施向各行政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全镇覆盖,统筹推进琅岐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1、琅岐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家园清洁行动进一步深化,农村垃圾治理设施健全完善,环境治理成果有效巩固,常态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2、琅岐农村生态环境持续优化。
水土保持工作进一步加强,以重要水源地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为重点,农村生态环境连片整治取得实效。
3、琅岐农村文明程度持续提升。
生态村镇创建活动广泛开展,村民道德教育不断深化,乡风文明水平普遍提高,崇尚科学文明生活方式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形成。
实施步骤
1、4月到五一前,动员部署全镇各单位部门要进行一次环境卫生大清理,大整治活动。重点整治的内容:琅岐主干道和村主干道两边杂物、杂草。各单位各村周边环境,各重要的路段,景点周边地区,通过整治达到整治有序。
2、从五一到国庆前,各部门特别是各行政村要持续有序地开展市容环境卫生工作,彻底清理卫生死角,疏通沟渠,清理垃圾,纠正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扔乱倒,乱停乱摆,乱贴乱画等行为,清除“四害”滋生地,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和疑难问题,加强宣传督查,提高村民的卫生意识和琅岐市容环境卫生水平。
3、从10月至元旦前后,主要扩大战果,延伸辐射,建章立制,巩固和维护取得的成果,为顺利通过省、市生态镇、生态村的验收打好基础。
责任分工
1、镇办公室负责督促各单位,各部门工作开展落实情况,并组织干部职工参加琅岐环境卫生整治活动中去。
2、镇环卫所要加强两街清扫保洁工作;全岛范围内环境卫生指导、管理、监督、检查评比;垃圾转运场、公厕、卫生检查、督促各村征收垃圾处理费;负责全镇环卫业务工作指导。督促各行政村主干道和公共场所的清扫保洁,确保市容环境整洁负责。
3、镇城建部门要加大执法巡查力度,严格要求门店落实“门前三包”,坚决遏制“六乱”(乱搭建、乱摆卖、乱停放、乱拉挂、乱吐扔、乱贴画)现象,督促加强各建筑工地的卫生管理,及时清除建筑垃圾,做到围挡作业,文明施工。
4、镇经贸部门和卫生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饮食卫生法》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件》,督促餐饮业(特别小饮食店、理发店行业)加强自身管理,要会同工商部门加强对各村市场的卫生管理,做到市场内排水通畅,无积水,垃圾及时清运,宰杀活禽摊点保持清洁并及时消毒。
5、镇教育文化部门,要加强文化娱乐场所的卫生管理,保证各场所环境整洁,卫生达标。要抓好各中小学幼儿园卫生管理和除“四害”工作,搞好校园内外环境卫生。
6、镇交通部门要加强对公共运输工具及车站、码头等场所的卫生管理。
7、各包片领导和包村工作队要督促落实各包片区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
保障机制
1、完善组织领导机制。
各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按照党委领导,政府组织,属地管理,部门联动,条块结合的原则,逐级落实工作责任制。镇里成立由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清洁家园”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人员由镇党政办、纪委、农办、城建办、环卫所等部门组成。各行政村要把此项工作列入各村的重要议程,及时成立相应领导机构,具体制定整治方案,全面落实工作任务。镇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统筹协调,争取上级对工作的支持,同时督促各行政村、各单位推进农村环境卫生治理工作,及时汇总通报存在问题并督促相关部门落实整改。
2、完善工作推进机制。
完善工作例会制度,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对阶段性工作成果进行分析评估,制定有效整改措施。每季度召开一次现场推进会,激励先进,鞭策落后,推广经验,同时对工作不落实的行政村进行通报。确保今年完成区里下达创建生态村镇的工作目标。
3、完善经费保障机制。
应建立政府投入为主,村民征收和社会捐助为辅的经费投入机制。镇政府要把“清洁家园”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统筹利用各类专项资金,集中解决基础设施,环保配套,保洁队伍等重点突出问题,切实保障“清洁家园”各项工作有序开展。镇财政每年安排一定以奖代补资金,用于深化家园清洁行动,各行政村通过上级验收过关的奖补资金外,镇财政给予0.5万元的资金配套。各村应开征垃圾处理费,行政村可按照“一事一议”原则适当收取垃圾处理费,所收费用实行专款专用。
4、完善考核奖惩机制。
把“深化家园清洁行动”工作纳入镇年度考核内容。建立情况通报和督促检查机制,定期开展自查、互查,及时发现问题,落实整改,镇领导小组每季度组织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对工作不落实的单位(村)给予相关责任单位及责任人红牌警告。
根据省、市文明委工作要求和县委、县政府工作安排部署,为全面推动全县农村“清洁家园行动”向纵深发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巩固、提高、延伸、辐射”的要求,进一步巩固已有成果,扩大试点,提升形象,继续着力治理“五乱”,开展“五看五比一争”等创评活动,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切实改善农村环境卫生面貌,提高农民文明素质,提升社会和乡风文明程度,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入开展。
二、工作重点
1、加大综合整治力度。要在20XX年已有成果的基础上,抓巩固、抓提高,坚持不懈地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重点解决农村垃圾乱倒、粪土乱堆、禽畜乱跑、柴草乱跺、污水乱泼等“五乱现象”,同时发动农户净化庭院、粉刷墙壁、打扫房舍,养成清洁习惯。要结合农业生产实际,坚持开展“三夏”、“三秋”后的环境集中整治,突出解决主干道路及两侧、村内村外乱堆、乱倒、乱垛和沿途随意抛洒秸秆柴草问题,维护好村容整洁。要积极组织志愿者行动,定期组织志愿者赴基层打扫卫生,清运垃圾。
2、示范先行,典型带动,继续打造亮点。按照“巩固成果、扩大试点、稳步推进”的原则,各乡镇要在总结去年样板村、示范村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本着“连点成线、连线成面”的原则,在沿主要交通干道和重点企业、重要景区(景点)周边、城乡结合部、乡镇政府所在地重点选择2-3个领导班子好,经济基础较好,交通便利,规划建设较为规范、合理的行政村作为示范村,进行集中整治和精心打造,以点带面,辐射周边,带动全局,推动“清洁家园行动”更加扎实深入开展。
3、广泛开展创评活动。各乡镇要以“五看五比一争”(看居室,比规整;看厨房,比卫生;看庭院,比整洁;看门口,比干净;看言行,比文明,争当文明卫生户)为主要载体,广泛开展文明卫生村(户)好公婆、好媳妇、好妯娌、十大孝贤、文明集镇,文明新风户、文明信用户等一系列群众性精神文明创评活动,不断激发群众的参与热情。
4、抓好结对帮扶,搞好城乡共建。按照“以城带乡、城乡共建”的原则,县直各单位要继续做好帮扶工作。各单位要充分发挥其在资金、技术、信息、人才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等方面优势,继续着力为帮扶村办好事办实事,帮助帮扶村开展村民文明素质教育,深入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完善规章制度,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继续组织开展文明卫生村(户)和好公婆、好媳妇、好妯娌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评活动,实现村容整洁,促进乡风文明。
5、建立长效机制。完善规章制度。要建立健全和坚持落实工作运行机制、长效保障机制、领导视察督察机制、新闻舆论监督机制、资金投入机制、奖评机制等措施,确保该项活动的长期顺利健康深入开展。要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完善村规民约、文明卫生村(户)创评标准,建立和完善农民卫生教育培训制度、农村日常卫生保洁制度、垃圾处理制度、卫生检查评比制度等。根据村镇经济实力,建立健全专兼职卫生保洁队伍,多渠道解决环卫队伍待遇问题,确保各项工作机制真正落到实处。
三、措施要求
1、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县委、县政府已把“清洁家园行动”工作列入今年重点工作。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把“清洁家园行动”作为“一把手”工程,继续予以足够重视,加强组织领导,始终摆在重要位置,保证必要的资金投入,保持机构、人员、方案、经费“四落实”。
2、严格考核,奖罚分明。年底县活动领导组将对工作积极主动,活动成效明显的乡镇、村分别进行表彰。文明办将把“清洁家园行动”结对帮扶任务不落实的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实行“一票否决”。
3、统筹协调,齐抓共管。各乡镇“清洁家园行动”领导小组要积极做好组织协调、联系沟通和督促检查工作,制定工作标准,量化分解任务,加强督查指导,推动工作落实。各帮扶单位要结合自己的工作职责,发挥部门优势,在政策、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给予支持和倾斜,整合资源,推动“清洁家园行动”深入开展。
4、加强督导,推动工作。要进一步完善领导面上督查和专业督查组双向督查的督导机制,坚持采取明查暗访相结合,并以暗访为主的形式,对开展“清洁家园行动”的情况经常进行督查督导,一月一巡查、一季度一通报。
为进一步加强我村精神文明建设,切实改变我村环境面貌,培育文明和谐新风,根据《虞城县城郊乡20XX年“清洁家园行动”实施方案》要求,结合我村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治理“五乱”和实施农村精神文明“九个一”工程为重点,建立健全督导机制和长效工作机制,切实改善城乡环境卫生面貌,提高公民文明素质,提升社会和村风文明程度,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二、目标任务
(一)总体目标:按照“春节前掀高潮,半年出成效,年底出成果”的目标要求,经过一年努力,使全村基本实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健全配套,村庄规划科学合理,居住环境良好,村庄管理水平较高,精心打造成为农村精神文明示范村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样板村。
(二)具体目标:
1.村容环境。村庄规划合理,建筑整齐美观,村容村貌整洁。建立多种形式的卫生保洁队伍,坚持对全村的道路、街巷等进行日常清扫保洁和清理运送,实现垃圾定点存放、定时清运、集中处理。每户配备一个垃圾桶,村中设立若干垃圾池,建设垃圾集中堆放设施,制定并坚持卫生清扫保洁制度、管理制度和卫生公约。
2.街巷道路。村内道路达到平整、干净、畅通,房前屋后地面平整,无房屋乱搭乱建,无杂物乱堆乱放,无污水乱泼乱流,村庄周围、村内街道两侧、坑塘周围和农家庭院栽花植树。
3.农家庭院。庭院无乱堆乱放,无残垣断壁,无电视天线、电线等乱扯乱挂;厕所通风透气,有防蝇设施,墙面、地面干净;禽畜圈养,圈舍定期清洁,无卫生死角;垃圾实行容器存放,定期清理,地面干净整洁;庭院合理植树种花,绿化美化;基本无蚊蝇孳生地,“四害”密度得到有效控制。
4.室内卫生。室内明亮透气,干净无异味,家具和物品摆放整齐,床铺、衣被整洁;墙体立面美观,无尘土、无污染;厨房干净无污物,厨具、餐具干净无污垢。
5.个人卫生。维护公共卫生,遵守社会公德,不随地吐痰,不乱倒垃圾、污水,不乱堆杂物。讲究个人卫生,勤拆洗被褥,勤换洗衣服,勤洗澡理发,衣着整洁,具有良好的卫生习惯,自觉参加卫生防疫保健,身体健康。
6.大力实施农村精神文明“九个一”工程。重点建设宣传文化墙、文化活动广场、道德荣辱榜、农家书屋、垃圾处理池(箱)、公共卫生厕所,安装健身器材,组建农民业余文体活动队伍,为农民群众营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三、实施步骤
(一)宣传发动、初步整治阶段(20XX年1月—2月底)。制定本实施方案。本村房屋样式统一刷白墙壁,刷写宣传标语,每自然村不少于2幅,并加大宣传力度群众知晓率达到100%。
(二)重点整治阶段(3月初—5月底)。重点治理“五乱”现象(垃圾乱倒、粪土乱堆、禽畜乱跑、柴草乱跺、污水乱泼)。搞好村内道路、坑塘河渠、出入村口环境治理,对村内街道、广场、房前屋后和卫生死角进行全面清扫保洁,实现垃圾定点存放、定时清运、集中处理。大力开展植树造林,绿化美化。同时,制定村规民约、文明卫生村(户)创评标准,建立专业卫生保洁队伍或采取党员(干部)居民轮流值日、农户房前屋后自包等多种形式的清扫卫生制度,促使广大农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广泛开展文明卫生村(户)创评活动,精心组织“五比五看一争”活动(看居室,比规整;看厨房,比卫生;看庭院,比清洁;看门口,比干净;看言行,比文明,争当文明卫生户),倡树文明新风。
(三)重点建设阶段(6月初—10月底)。重点实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九个一”工程,积极建设宣传文化墙、道德荣辱榜、垃圾搜集池(箱),农家书屋、文化活动广场、公共卫生厕所,安装文体健身器材,组建农民业余文体活动队伍,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四)评比验收阶段(11月初—12月底)。接受上级单位的评比验收。同时村委会开展文明卫生户评比活动,对评出的文明卫生户给予一定的奖励。
附:清洁家园活动领导组名单
20XX年1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