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支部换届选举方案
为确保20XX年基层团组织换届选举工作的顺利进行,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团的基层组织,根据《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章程》和《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地方各级代表大会组织选举规则(暂行)》、《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基层组织选举规则(暂行)》规定,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公平、公开、公正原则,充分发扬民主,选拔一批思想好、作风正、业务能力强的团组织负责人,全面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推动基层共青团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二、换届时间和方式
20XX年5月上旬—6月下旬,各乡镇街道、市直单位团(工)委(团总支、团支部)召开团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团(工)委(团总支、团支部)班子。
三、工作步骤
(一)前期准备阶段(5月上旬)
团市委召开各乡镇(街道)、市直单位主管青年工作负责人及团委(团总支、团支部)书记专题会议,部署安排换届工作;各基层团组织要及时向党组织汇报工作,协调成立由党组织分管领导任组长,团委(团总支、团支部)书记或团委(团总支、团支部)书记人选为副组长,相关人员为成员的基层团组织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召开选举工作动员会议,对基层团组织换届选举工作进行具体安排和部署,确保换届选举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选举实施阶段(5月中旬—6月中旬)
1.5月中旬—5月下旬,市直单位团组织要健全单位二级机构团组织,乡镇、街道团(工)委要结合团员代表的选举工作,建立健全好村(社区)及新经济组织的团组织。
2.6月上旬,经各单位党委(党组)会研究,提出本单位团委(团总支、团支部)委员候选人和团委(团总支、团支部)书记、副书记候选人建议名单,并将名单报团市委批准。
3.6月中旬,各单位团组织召开团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单位团组织班子和参加共青团浏阳市第十七次代表大会的代表。
(三)检查总结阶段(6月下旬)
各基层团组织要做好新老团组织班子的交接工作,将选举换届工作相关资料整理归档。
四、具体要求
1.完善团组织覆盖体系。团员在3人以上的可以建立支部,30人以上的可以建立总支,100人以上的可以建立基层委员会。市直单位团员不足3人的,报团市委视情况可以建立联合支部。
2.团总支(团支部)可根据具体情况选举委员3—5人,团委可根据具体情况选举委员5—7人。各单位团组织可根据情况自行确定委员候选人人数,实行差额选举。委员候选人要求政治过硬,年龄在28周岁以下(是共产党员的年龄可放宽到32岁),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乡镇、街道团(工)委委员候选人要综合照顾到机关、大学生村官、引进人才、学校、企业、农村、社区新经济组织等层面。
3.乡镇(街道)团委会组成原则:
(1)农村专(兼)职团干部不少于30%;
(2)先进人物(少先队辅导员不少于20%);
(3)女同志不少于25%;
(4)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不少于50%。
4.新提名拟任的乡镇(街道)、市直单位团委(团总支、团支部)书记人选应符合下列标准:政治坚定、学习刻苦、作风扎实、品德优良、热心共青团和少先队工作,同时应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是共产党员的年龄原则上不超过30周岁。因工作出色、成绩突出而提名连任的,年龄可适当放宽到32岁。
5.基层团组织的书记、副书记应按同级党组织(行政)职能部门主要负责干部的条件配备,乡镇(街道)的团委书记可由同级党委委员兼任,同时配备一名专(兼)职副书记。本地区、本系统、本单位35岁以下青年人数在200人以上的,其团组织应配备1名以上的专职团干部或以共青团工作为主的兼职团干部;青年人数在1000人以上的,应设置2—3名专职或以共青团工作为主的兼职团干部;青年人数在3000人以上的,应按照比例适当增配团干部,以保证团干部有足够的时间和充分的精力投入共青团工作。
为加强我校教工团组织基础建设工作,进一步举荐和培养优秀青年在团的岗位上锻炼、成才、成长、奉献,着力推进和完善团支部的组织结构。学校教工团支部委员会任期即将届满,按照《团章》的规定及有关文件要求,我支部拟于20XX年10月29日召开团员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校教工团支部委员会,具体工作安排如下:
一、工作日程:
1、 动员部署改选工作、提名候选人(10月8日—10月22日)
召开团支委、团员会议,进行团支部换届选举工作动员部署,讨论和通过换届选举办法、确定选举工作人员等事宜。
根据校教工团支部的规模,新一届教工团支部拟设委员3名,其中书记一名。遵循“广泛发扬民主,做到好中选优”的原则,以个人自我推荐和团支部推荐的方式提出候选人建议名单,候选人为4名。
候选人建议名单由团员大会讨论确定后,将候选人建议名单和候选人情况校内公示三天,无异议后报学校党支部审批。
2、 换届选举工作(10月29日)
召开团员大会,设立票箱,以不记名投票差额选举方式进行选举。并将选举结果在校内公示三天,无异议后将选举结果以书面形式报告教育局团工委审批。
二、团支部委员候选人条件:
1、政治坚定。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热爱团的工作,坚决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认真执行党的教育方针。
2、师德要高尚。团结同志,诚恳谦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具有良好的师德。认真履行《团章》的各项规定,能认真完成团组织交给的任务。
3、 作风扎实。实事求是,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热心为青年教师服务,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4、工作踏实。有强烈的事业和责任感,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积极主动地在青年中开展工作,教育教学或管理服务工作等发面成绩突出。
5、学习刻苦。带头学习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和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水平、教学业务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
三、换届改选工作要求:
团支部的换届改选是我校广大团员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做好换届工作,对于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具有重要意义。
1、 要认真履行换届改选有关程序
2、 要按照《团章》和团内有关选举工作的规定,
3、 要认真履行团员的权力和义务。通过换届,使团干部们进一步提高素质,使团支部组织结构更趋完善,更具活力,使团支部成为竭诚服务青年,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团结协作、奋发有为的学习型先进团队。
浦江高中教工团支部
20XX年9月
一、目的意义
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党的领导,推进“党建带团建”工作,充分发挥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的作用,在集中广大团员青年意愿的基础上选出适合新时期发展需要、素质优良、结构合理、青年公认的村级团组织领导班子,从而促进农村基层共青团工作的全面活跃,为推进我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作出新的贡献。
二、换届时间:
20XX年7月4日——7月30日。
三、换届方式:
本次村级团支部换届选举除长盘村采用直选方式外,其他村采用“两推一选”的方式,即党支部组织推荐和团员青年民主推荐确定候选人,然后正式选举产生团支部委员会。
四、村团支部委员会职数配备:
村团支部委员会职数的配备,应以精干、高效为原则,并结合本村人口、经济发展规模和团员数量的实际。团支部委员会的职数各设3名,即书记1名、委员2名。 (具体职数分配见附表)
五、团支部委员会的结构和委员任职条件要求:
通过团支部的换届选举,要努力提高支委成员的知识结构,使成员间各方面素质合理搭配,形成优化组合的整体,力争使团支部成为村支两委的核心阶梯。
1、团支部班子成员必须是组织关系在本村的共青团员或共产党员。
2、团支部班子成员任职年龄原则上不能超过30周岁,确因工作需要,团支部书记的任职年龄可适当放宽到35周岁以下。
3、团支部委员要具有高中(中专)以上学历,由村支两委成员兼任的,可适当放宽至初中以上学历。
4、团支部书记原则上由村支两委成员、后备干部或年轻党员兼任,团支部班子成员中青年星火带头人、青年兴业带头人、返乡创业青年或退伍军人要占一定的比例。
5、团支部换届中要重视选配女干部,委员中要有1名以上的女干部。
6、有下列行为或现象之一的,不能列为候选人:
⑴、5年内有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
⑵、5年内有经济、刑事等问题被查处的;
⑶、长期患病不能正常开展工作的;
⑷、长期忙于个人事务或长期外出无暇顾及团工作的;
⑸、预计未来3年将长期外出无暇顾及团工作的。
六、基本程序:
1、实施准备阶段。
为了加强对各村团支部换届选举工作的领导,镇成立了行政村群团组织换届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各村团支部换届选举工作,制定工作实施方案,确定各村团支部委员会职数。同时,各村要相应成立团支部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原则上由村党支部、村委会成员担任,并上报镇换届选举领导小组。
2、宣传发动阶段。
利用横幅、标语、公开栏等形式,进行广泛的宣传发动,并公布换届选举工作的基本情况。同时,认真做好本村团员的调查摸底工作,对隐性团员做好组织关系转接和登记,并及时上报镇换届选举领导小组。
3、推荐阶段。
各党支部在对现任各村团支部班子任职以来的工作进行评议的基础上,认真组织好初步候选人的推荐工作,并将推荐结果报镇换届选举领导小组;镇换届选举领导小组和各村党支部共同对初步候选人进行资格审查,然后确定正式候选人(候选人名额应多于应选名额的20%)。
4、选举阶段。
①各党支部要组织召开好团员大会,以无记名、差额的选举方法,产生新一届团支部委员会。
②各村党支部要及时把本村的选举结果上报镇换届选举领导小组,由镇换届选举领导小组向镇党委和团市委报批后予以公布。
20XX年7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