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价格欺诈案例
2011年1月中旬,经济之声《天天315》节目连续报道家乐福大玩价签戏法,价签上标低价,结账时却收高价;明明是打折,促销价却和原价相同
1月26日,国家发改委披露,多地消费者举报“家乐福等部分超市价签标低价结账收高价”,恶意坑害消费者。经查实,确有一些城市的部分超市存在价格欺诈行为。紧随其后,央视、新华社、新浪网等国内最重要的媒体连续、大篇幅、显着位置谴责家乐福,各种媒体报道铺天盖地,一时间造成了巨大的社会反响。
针对这一事件,家乐福就价签问题发表声明称:“相关问题是由于我公司价签系统不完善而造成的,我们正着手进行升级改造。针对目前出现的问题,公司特别加强了内部监督检查工作及检查频率,并将积极与各地的物价等监管部门进行沟通,邀请各地物价检查部门的专业人员对我公司相关负责人及员工加强培训。”
然而,媒体调查显示,公众对以上补救措施并不买账。这一外资零售业巨头挽救诚信问题绝非易事。
长春市家乐福新民店销售“七匹狼男士全棉横条时尚内衣套”,价签标示原价每套169元、促销价每套50.7元,经查实,原价应为每套119元。
沈阳市沃尔玛中街店销售5公斤装的“香雪高级饺子粉”,价签标示原价每袋30.9元、现价每袋21.5元,经查实,原价应为每袋23.9元。
南宁市沃尔玛朝阳路分店销售“雀巢咖啡”,价签标示原价每盒43.9元、现价每盒35.8元,经查实,原价应为每盒37.3元。
2011年11月中旬,张某使用建设银行[-0.86% 资金 研报]的信用卡贷款购买了一辆价值28.9万元的本田轿车。当初,这家银行的信用卡部的业务员承诺,使用此信用卡贷款购车可以享受到“零利息、零手续费”服务,并且双方签订的合同上也有此项条款。银行工作人员以上级银行已经取消该承诺而他们当初并不知晓为由,拒不履行承诺。瓦房店市消协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认为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及《合同法》等法律法规,购车“订货单”应属合同的一种,只要是双方的真实意图,就具有法律效力。在消协的协调下,这家银行已经批准返还消费者这笔“手续费”。
近日,市民孙小姐在某超市购物时,看到一款促销的泰国大米,原价10.5元/公斤,促销价6.2元/公斤。孙小姐觉得大米质量不错,促销价也很合适,就买了一斤。随后,她又逛到水果区,看到一款原价15.5元/公斤的苹果品质不错,促销价才卖10.1元/公斤,也购买了一斤。
“结账回家后,我翻开购物发票,竟然发现两件商品都按原价结的账。”孙小姐表示,商家摆明了是欺诈消费者。“如果我回家没看发票,吃了哑巴亏都不知道。”
和孙小姐一样,市民程先生也有类似的经历,近日,程先生到某超市购买面包,面包标价是3.6元/个,“当时觉得面包看起来挺好吃,价格也算便宜。”可是,程先生结算后发现,这个面包实收了4.6元。
“说是明码标价,却不按标价出售,这不是欺骗消费者嘛!”程先生遂向市中区消费者协会进行了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