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处理成功案例
案例一:2009年1月7日,一位网友在其博客中发表题为《山东聊城一燃气公司行贿官员预算表》的帖子,聊城新奥燃气公司拟维护的官员名字、职务以及费用款项一目了然。
这篇题为《山东聊城一燃气公司行贿官员预算表》的帖子热透了网站,舆论一片哗然。在泄密事件发生之后,新奥燃气进行紧急危机管理,一是在1月8日紧急召开新闻发布会,澄清新奥从未做过此计划,指责事件由竞争对手所策划,称已报警,并警告其他媒体不要盲目报道,否则将被追究责任。二是紧急开展网络媒体的负面报道的删帖处理。新浪、搜狐、网易等主流门户网站的新闻报道已大部分被删除。三对事件更多内幕闭口不谈,所以对外信息披露均以新闻发布会上公布的称此事乃对手策划所致。
案例二:2月1日,奥运金牌王菲尔普斯吸食大麻的照片被英国媒体曝光,舆论震惊。尽管菲尔普斯在第一时间道歉,但美国游泳协会还是给予其3个月的禁赛处罚。随后,菲尔普斯在两家美国的赞助商宣布解除与菲尔普斯的代言合约。
这一事件的发生令刚刚聘请菲尔普斯为代言人的一汽马自达措手不及。菲尔普斯吸食大麻的丑闻将一汽马自达推向了危机的漩涡。危机发生之后,尴尬万分的一汽马自达对外宣称决定不更换代言人,依旧会与菲尔普斯合作,这其实也是一种无奈之举。对于马自达来说,大事化小、小事化无就是处理此次代言危机的最好策略,所以马自达争取一切办法让事件降温、降温再降温,当媒体不再关注菲尔普斯吸毒事件时,其代言危机自然也会过去。
案例一:新东方的第一次危机发生在1999年,北约轰炸了中国使馆,在北大三角地里面出现了铺天盖地的海报,要打倒新东方,这是一个严重的危机。北约的炮火让新东方面临着争议,中国人要不要到新东方学习。新东方接到了铺天盖地的电话,有朋友也有学生,他们说:“你们怎么不作发言?”这个也关系到学生命运:如果中美宣战了,新东方的学生还能不能出国?
新东方在处理这个危机时显得成熟而稳重。通过会议的讨论,新东方当天晚上就在网站上发表了一篇新东方校长联席会议公开信,表明新东方的态度,然后请了几个记者在媒体上发表,这是一篇经典的作品,主题是新东方要不要办下去,中国人要不要向西方学习,美国敢不敢炸中国。
从新东方存在的角度来说,北约轰炸危机就是因为落后。差别越来越大,中国人在这个世界上生存越来越危险,惟一击败对方的方法就是向对方去学习。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学生出国就是因为我们要学习别人的长处,来壮大我们的祖国。这也是中国企业和政府生存的一个方法。
案例二:2001年1月30日,美国ETS的几位负责人联名发函到美国各大学,信中称:“对所有来自中国内地的考生GRE和TOEFL成绩应持小心态度。在当前要特别重要地检查中国申请人的(其他)相关成绩。”ETS说中国内地发生了“在考前大量提供给考生尚未授权的历史性试题,使大量的中国考生在考试中可能取得了不公平的优势”。
很明显,ETS的矛头直指新东方,因为中国内地的GRE和TOEFL考生大部分出自新东方。一时间,对新东方的传言甚嚣尘上,新东方面临严重的企业诚信危机。新东方就写了一篇文章登在新浪网上,这是2001年1月份的一篇报道,同时在美国也开始传播。
新东方的声明发表以后,所有报纸的主题变成了“ETS对中国考生公平吗?”这样新东方就金蝉脱壳了,盗版问题就不是问题了。新东方的一些错误,人们不去计较,这件事就变得非常微弱。最后整个战役以什么结束呢?姜奇平发表了一篇文章,谈知识产权的共享:知识产权是你的,但是要大家共享,ETS在这个地方犯了错误。事情最终的结果是ETS的总裁、副总裁到北京来,那次旅行新东方称之为向中国社会道歉。也就是说最终是以舆论导向ETS的道歉结束。
在ETS危机中,新东方的真诚赢得了《纽约时报》记者的同情,他作了客观的报道,俞敏洪的照片上了美国的头版,开头是这样的:“在中国学生心中,他们是英雄,他们是领袖,但是在美国人眼中,他们是小偷。”ETS危机以后,新东方壮大了,招生从20万增长到30万。
案例一:2010年1月12日早上7:00左右百度突然出现无法访问故障,域名无法正常解析。至9:30,太原、天津等全国各地均出现百度无法正常访问现象。10:45,百度官方表示:由于百度的域名在美国域名注册商处被非法篡改,导致百度不能被正常访问,公司有关部门正在积极处理,百度能够正常访问。自11:00起,各地网络开始恢复对百度的正常访问。
12:51,对于百度被黑事件,CEO李彦宏在百度i贴吧上,以“史无前例”表达了自己对于事件的震惊。当日下午6点,百度发表正式声明,称目前已经解决了大部分登录问题。对于部分中国网友基于义愤报复性攻击其他外国网站的做法,百度称“我们并不鼓励这样的做法,请大家保持冷静。”
案例二:美国当地时间1月12日,谷歌高管在谷歌官方博客上发文表示,谷歌集团考虑关闭“谷歌中国”网站以及中国办事处。据媒体报道,谷歌这一决策源于其邮箱账户资料曾遭受黑客攻击。
19日下午6点,谷歌中国首次就关闭事件做出回应,一封由谷歌中国高层的澄清公告在谷歌中国博客发表,公告否认谷歌关闭中国办公室等传闻,事件趋于平息。
2011年8月22日 海底捞骨汤勾兑、产品不承重、偷吃等问题,引起社会轩然大波,一直人类无法阻止的海底捞,终于遇到了一个大坑。2011年8月22日15:02 海底捞官网及官方微博发出《关于媒体报道事件的说明》 ,声明语气诚恳,承认勾兑事实及其他存在的问题,感谢媒体监督,并对勾兑问题进行客观澄清。此微薄被转发 1809,评论690,用户基本接受海底捞的态度。2011年8月22日16:18 海底捞官网及官方微博发出 《海底捞关于食品添加剂公示备案情况的通报》,笔锋更加诚恳,“多年厚爱,诚惶诚恐”之类的词语都用户。
2011年8月23日12:00 海底捞官网及官方微博发出《海底捞就顾客和媒体等各界关心问题的说明》就勾兑问题及员工采访问题进行重点解释。2011年8月23日20:00 海底捞掌门人张勇的一篇微博,个人认为尤为经典,在这里转载一下:“菜品不称重偷吃等根源在流程落实不到位,我还要难过地告诉大家我从未真正杜绝这些现象。责任在管理不在青岛店,我不会因此次危机发生后追查责任,我已派心理辅导师到青岛以防该店员工压力太大。对饮料和白味汤底的合法性我给予充分保证,虽不敢承诺每一个单元的农产品都先检验再上桌但责任一定该我承担”此篇微博瞬间转发近4000次,评论1500次,在如今遇事自保,互相推诿,丢车保帅的职场中,张勇的敢担当,人情味十足,与当时的高铁事件部分领导的做饭形成鲜明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