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并与收购成功案例
中国华孚贸易发展集团整体并入中粮集团,让中粮间接入主酒鬼酒;老白干抛出8。25亿的定增计划……行业低迷期,并购浪潮似乎越来越明显。
但从华泽集团、洋酒巨头帝亚吉欧、轩尼诗,再到维维、联想控股,资本高调进入后似乎未见特别成功的整合案例。“这可能是大家在投资上出现失误。”盈信集团董事长林劲峰在接受南都记者专访时指出,大家在并购时过度看重酒厂的历史、原酒储能等品牌资产及政府的支持,忽略了团队的稳定和企业未来发展空间等投资成功必备的经验。投资界熟悉的林劲峰,是他让公司9年净值增长超20倍,年复合增长超40%的光环。但从入股茅台、西凤酒,再到后来并购安徽双轮酒业(原高炉酒厂,下称双轮酒业),林劲峰对白酒业眼光毒辣。
2003年,盈信集团从上海产权交易所拍下转让的1200万茅台法人股,至今这部分股权的市值已以亿元级计。当锁定茅台为研究对象时,林劲峰做了很多工作:包括和茅台驻深圳办事处经理、茅台经销商分别进行座谈,甚至亲自到超市做消费调查。
林劲峰已暗暗布局白酒产业。据其透露,盈信集团成立了一个并购基金已开始募资,估计募资规模在60亿-80亿,拟用于并购安徽的白酒企业。“我在低潮时会选择企业长期投资,但不一定控股。”林劲峰透露。
2010年,三一重工在美国注册成立罗尔斯公司(Ralls)。2012年3月,罗尔斯公司从希腊一家公司当中收购了美国俄勒冈州的一个风电项目,并取得了该项目建设的所有审批和许可,罗尔斯公司原定在俄勒冈州一处军事基地附近兴建大约四个风能发电场。此次风电项目并购活动是三一重工利用子公司罗尔斯试图在美国市场开拓新领域的一种投资行为,与三一重工的主业建筑设备制造确实没有联系,属于多元化经营范畴。
但到2012年7-9月,奥巴马政府却以“对美国国家安全造成威胁或者不利的行动”为由,禁止罗尔斯在该军事基地附近兴建4座风力发电站,且90天内从风力发电项目中撤出全部投资。9月12日,罗尔斯公司提出法律诉讼;10月1日,再次向美国哥伦比亚特区联邦地方分区法院递交诉状,并将奥巴马追加为被告。这成为美国总统第一次因为一起商业并购案,被一家公司列为起诉对象。
在过去所谓威胁美国安全的中海油、华为等并购案中,美国的最大借口就是这些企业是国有企业或有相关的背景。三一重工毫无疑义是民营企业属性,但美国依然以安全威胁为借口阻挠,确实与遏制中国的政治势力有一定的关系。
相比之下,德国普茨迈斯特(Putzmeister)在混凝土机械制造企业中排名全球第一,有着50多年的历史,3000多名员工,2011年销售额为5。6亿欧元,但净利润仅为600万欧元。有着“大象”之称的这家企业,拥有的先进技术一直是同行学习的目标,产品、市场与三一重工基本上没有重叠,与三一重工完全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对三一重工而言,此次并购可使其更加坐稳全球混凝土机械第一的宝座。最终,三一重工公司旗下的三一德国有限公司出资3。24亿欧元(折合人民币26。54亿元),联合中信基金收购德国工程机械巨头普茨迈斯特100%股权。其中,三一德国收购90%,中信基金收购10%。
在德国,所有涉案企业上年产值合计超过5亿欧元,或涉案企业之一上年国内产值超过2500万欧元,符合其中任一条件的兼并案将由联邦反垄断局审查。如所有涉案企业上年产值合计超过50亿欧元,兼并项目将由欧盟有关机构审查。由于德国相对开放的投资政策,以及不能排除良好中德政治经贸关系发挥的作用,使得这桩并购最终获得通过变得相对容易。
联想:并购IBMPC业务
2004年12月8日,联想用12。5亿美元购入IBM的PC业务,自此,位于全球PC市场排名第九位的联想一跃升至第三位。这次并购从品牌、技术、管理、产品、战略联盟和运营等各方面对于联想本身都有巨大的提升。并购后,IBM个人电脑业务的全套研发体系归联想所有,联想的采购和营销成本则由于借助了IBM原有的分销渠道得到大大优化。
点评:联想的经验告诉我们,民族企业尽管在技术、管理等方面相比国外企业处于低位,但如果敢于抓住时机,取己所需,那么,借助这种品牌并购迅速上位也是未来中国企业迅速扩大海外影响的可取之道。
海尔:居高临下,步步为营
2005年底,海尔在总裁张瑞敏制定的名牌化战略带领下进入第四个战略阶段——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海尔“走出去”的主要特点是:经营范围——海尔自己的核心产品;发展进程——从创造国内名牌、国际名牌着手,到出口,再到跨国投资,渐进性发展;对外投资方式——以“绿地投资”即新建企业为主;跨国投资效果——成功率高,发展快。如今的海尔已在全球建立了29个制造基地,8个综合研发中心,19个海外贸易公司,员工总数超过6万人,2008年海尔集团实现全球营业额1190亿元。
点评:拥有像海一样宏大目标的海尔,不仅伸开臂膀广纳五湖四海有用之才,更具备了海一样强大的自净能力。它有清晰的自我定位和战略方向,不断提升的创新能力和对市场的准确把握,是海尔如今不断演绎全球神话的筹码。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中石油)与巴西国家石油公司6日在秘鲁首都利马顺利完成股权交割,中石油以26亿美元成功收购巴西能源秘鲁公司全部股份,此举标志着中国能源企业在秘鲁最大的收购案圆满落幕。
巴西能源秘鲁公司是巴西国家石油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在秘鲁主要从事油气勘探、开发及生产活动。通过这次收购,中石油接管了该公司旗下的10区、57区和58区三个油气区块。
据介绍,10区位于秘鲁西北部的塔拉拉盆地,紧邻中石油之前已拥有的6区和7区。57区和58区则位于秘鲁东南部的亚马孙热带雨林地区。
据统计,在完成该项目的收购后,中石油在秘鲁的原油产量将达到该国原油总产量的54%。预计到2020年,中石油秘鲁公司的年产量将超过一千万吨油当量。
中石油副总裁吕功训表示,该收购项目的完成,将使中秘两国在能源领域的合作再上一个新台阶,并使秘鲁成为中国在拉美地区重要的油气生产基地。
中石油与巴西国家石油公司于2013年11月在北京签署购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