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菜单

成本效益分析案例

时间: 07-27 栏目:案例
篇一:成本控制与提高经济效益案例(3578字)

成本控制,是企业根据一定时期预先建立的成本控制目标,由成本控制主体在其职权范围内,在生产耗费发生以前和成本控制过程中,对各种影响成本的因素和条件采取的一系列预防和调节措施,以保证成本控制目标实现的管理行为。成本控制的过程是运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对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进行计算、调节和监督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发现薄弱环节,挖掘内部潜力,寻找一切可能成本控制途径的过程。

科学地组织实施成本控制,可以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转变经营机制,全面提高企业素质,使企业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生存、发展和壮大。成本控制就是指以成本作为控制的手段,通过制定成本总水平指标值、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以及成本中心控制成本的责任等,达到对经济活动实施有效控制的目的的一系列管理活动与过程。成本控制不仅指成本控制支出,还包括统筹安排成本、数量和收入的相互关系,以求收入的增长超过成本的增长,实现成本的相对节约。成本控制是成本控制的一部分,需要满足成本要求主要是指满足顾客、最高管理者、相关方以及法律法规等对组织的成本要求。成本控制的对象是成本发生的过程,包括:设计过程、采购过程、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销售过程、物流2过程、售后服务过程、管理过程、后勤保障过程等所发生的成本控制。成本控制的结果应能使被控制的成本达到规定的要求。

为使成本控制达到规定的、预期的成本要求,就必须采取适宜的和有效的措施,包括:作业、成本工程和成本控制技术和方法。二、成本控制的重要性开展成本控制活动的目的就是防止资源的浪费,使成本降到尽可能低的水平,并保持已降低的成本水平。成本控制反对“秋后算账”和“死后验尸”的做法,提倡预先控制和过程控制。因此,成本控制必须遵循预先控制和过程方法的原则,并在成本发生之前或在发生的过程中去考虑和研究为什么要发生这项成本?应不应该发生?应该发生多少?应该由谁来发生?应该在什么地方发生?是否必要?决定后应对过程活动进行监视、测量、分析和改进。成本控制应是全面控制的概念,包括全员参与和全过程控制。

降低企业成本是增加利润的有效途径之一,成本控制措施得当,企业利润就有可能成倍增加。利润上去了,企业就能大刀阔斧地利用资金进行再生产、再投资,使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并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的发展系统。在员工福利方面,利润的增加也会使员工的福利待遇提高,从而有效地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1.降低企业成本可以节约资源并增加收入目前,我国企业普遍存在着对现有资源没能充分利用、资源浪费较为严重的现象。企业可以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制定成本控制目标管理,准确测算生产加工定额,使物料消耗控制在定额以内,从而降低企业成本,同时把剩余材料资源经过加工销售,增加企业收入。这不仅降低了企业成本,还遏制了资源的浪费。2.降低企业成本能够提高市场竞争力成本在整个企业的经济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成本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影响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一个成本水平较高的企业,将会因为成本的原因而丧失市场竞争力,出现亏损,甚至倒闭。因此,降低成本3能够提高企业竞争力,也被多数企业用作击败竞争对手的重要手段。

三、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1.成本控制意识淡薄企业管理人员对成本控制没有足够的重视,多数的管理者依赖财务人员去管理成本,只看重财务报表中的数字,以此来控制整个企业的成本。虽然某些企业确实达到了一定的目标,降低了企业的成本,但是这种事后控制的做法缺乏全局观念。归根结底,成本核算还是不能代替成本控制。另外受我国传统的影响,很多企业局限于依靠节约的方式来降低成本。不能从长远利益来应用成本效益原则。企业员工成本意识淡薄也是造成成本过高的原因,主要表现在生产车间的员工在生产过程中不能充分利用原材料,能源浪费严重。2.成本控制方法陈旧落后在计算机网络化的时代,有些企业已进入了会计电算化阶段,会计软件也是飞速发展,但成本模块的应用程度普遍不高。一些小企业依然手工做账,这就导致了整个企业成本控制水平的低下,所提供的财务信息缺乏全面性和准确性。究其原因,发现有些企业的表格来统计成本数据,表格设计不够合理、规范,在使用上造成很大的差异,产生歧义。3.成本控制措施不够完善,责任落实不到位成本控制措施不够完善,责任落实不到位也是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之一。

企业领导者往往忽略成本控制,为获得更多的盈利,千方百计在产品价格上做文章,而功夫不是下在成本控制上,使相当一部分企业的经济效益靠涨价或变相涨价取得,评价企业经济效益的标准也越来越失真。遇到重要问题总是下不了决心和狠心,责任落实不到位,致使存在的问题成为成本控制不能进行的主要障碍。4.人力资源耗费严重缺乏对人力资源成本耗费的重视也阻碍了成本控制工作的进行。目前,很多企业都对人力资源的耗费缺乏重视,忽视人力资源成本存在的损失。企业忽视4对人力资源的培养,职工没有进行专业的知识培训,没有对职工进行后续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导致职工业务不熟练、思想松懈,工作效率低,造成了人工费用相对过高。人才管理不到位,听任人力资源的流失与浪费,这些行为都致使人力资源这一无形但又十分重要的成本耗费巨大。5.成本计算工作的随意性成本计算工作的随意也使企业耗费了大量的成本。企业与职工个人利益同企业经济利益密切相关,宏观上缺乏有效的控制机构,企业行为日趋短期化,具体到成本计算上是少计或多计成本。如:随意的提高费用开支标准,扩大成本开支范围;不转或多转在产品成本,少转专项工程费用;该摊的费用不摊或少摊,该提的费用不提或少提等。

这些成本计算上的随意性严重影响了成本控制水平。那么,究竟如何通过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呢?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站在不同的角度,做出的答案也是不同的。企业成本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消耗的各种资源的经济价值的总和,它贯穿于企业的生产经营全过程。因此,降低成本应着眼于全局,只有用客观的观点去看问题,才能找到科学的解决方法。四、成本控制与提高经济效益1.强化成本意识强化成本意识是做好成本管理的前提。企业的经营者、管理者、生产者必须充分认识到,强化成本管理要有系统观念、全局观念,必须把主要精力用在放眼市场,打开销路,占领市场的同时,还要对内抓管理、降成本、增效益。企业的经营者、管理者要加强学习,提高认识,要有科学的管理思想和理念,必须高度重视、以身作则并积极带头参与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活动中来。经营者、管理者应从实务出发,因地制宜,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针对企业目前的生产经营状况、经营模式,按照各自分工,各负其责,自查漏洞,自找切入点,抓成本,抓效益,使整个企业生产链条的成本控制在合情、合理的开支范围内。对查出的问题要严肃对待、吸取教训、认真处理,找出解决的办法和处理意见,使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

5教育和引导生产者提高经济核算的理念,努力培养综合素质较高的员工队伍。企业的成本是渗透在企业全体员工的工作态度和责任心上的。也就是说,每一位员工的工作质量和态度都直接影响着企业成本的变化。所以,要让我们每位职工都了解自己在成本控制中的作用,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从自我做起。2.强化管理工作做到企业的经营者、管理者、生产者同心协力强化成本管理基础工作,做到成本费用真实可靠,为领导经营决策提供详细真实的材料。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合自身实情的规章制度和措施,并不断修订和完善,使成本管理工作系统化、规范化、标准化。财务监督人员和审计人员要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及时检查财务并反馈信息,对违规的现象采取有效措施。3.合理组织生产,有效控制各种费用支出合理组织生产,有效控制生产过程中的消耗,做到少投入多产出。生产活动是企业经济活动最基本的环节,是效益产生的基础,如何抓好生产环节,深挖生产潜力,减少不必要的投入,也就抓住了企业降低成本的关键。控制人工费用可以减少成本的浪费。控制人工费用的根本途径是改善劳动组织结构,提高劳动生产率,实行合理的奖惩制度和激励方法,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加强劳动纪律管理,加强技术教育和培训工作。

压缩非生产用工和辅助用工,严格控制非生产人员比例,并合理配置企业内部人员,使工作效率提到最高,经济效益做到最好。不仅要控制好企业的人工费用还要控制好间接费用和一些其他直接费用。间接费用是企业的生产部门和其他职能部门为日常生产经营所发生的全部费用。这一费用的控制应通过管理机构合理确定管理层次和幅度,对管理部门的费用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对涉及管理部门的多个项目实行清晰分账,落实谁受益,谁负担;多收益,多负担;少收益,少负担;不受益,不负担的原则。其他直接费用是指一些生产所需专用工具等低值易耗品或包装物,这一费用的控制应本着合理6计划,节约为主的原则进行严格监控。

篇二:东西部两污水处理厂运营成本效益案例(3109字)

现提供我国东部地区的某污水处理厂和西部地区的某污水处理厂按企业化运行模式进行运营成本测算的案例,供大家参考。由于各项目具体情况千差万别,本案例仅供参考,不具有代表意义。1.东部某污水处理厂运营成本测算。

(1)项目总投资该项目总投资由固定资产投资和铺底流动资金组成,其中: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19,392万元,铺底流动资金为112万元,共计19,504万元,项目工程投资见下表:固定资产投资估算总览序号内容百分比(%)估算合价(万元)1建筑安装工程费用35.286841.22设备购置34.726733.23待摊费用25.344913.34其他费用0.4384.15建设期利息4.22820合计10019392

(2)项目资金来源该项目总投资为19,765万元,其中建设部、财政部拨款190万元;省、市财政拨款5,936万元;奥地利政府贷款5,278万元,利率按4.75%计算,还款期限为17年;建设银行贷款2,800万元,利率按7.4%计算(其中:1000万元4年期,1800万元10年期);开行贷款2,700万元,利率按7.4%计算(3年期),国债资金2,200万元,利率按5.5%计算(10年期)。

(3)污水处理厂项目计算期及经营负荷由于项目实际建设及运行情况较为复杂,本次测算将简化处理,项目计算期定为22年,其中建互联网会议PPT资料大全技术大会产品经理大会网络营销大会交互体验大会设期为2年,经营期为20年。经营期第一年负荷为70%,第二年为85%,第三年起为满负荷运转。

(4)总成本估算估算说明:本项目成本估算除折旧费和财务费用外,其余各项是根据1999年实际运营所发生数额为依据。A、原材料、燃料、动力正常年份为768.7万元B、折旧、摊销费折旧费采用分类直线折旧法计提,固定资产中建筑物(预备费并入该项)按40年折算,残值率5%。计算本项目建筑物年折旧费用162.5万元设备费用6817.285万元,按10年折算,残值率5%。计算本项目设备年折旧费用647.64万元递延资产按5年摊销,项目运营1~5年递延资产摊销费为982.7万元。C、人员工资根据项目的规模,项目定员为150人,考虑目前当地人民生活水平,经营期每人平均年工资、福利14500元计,每年工资、福利费用总计217万元。D、修理费用按固定资产折旧的10%估算E、管理费用项目管理费用及其他费用参照该公司的实际支出情况结合本项目的经营方式按销售(营业)收入的20%估算。F、财务费用财务费用对本项目来说就是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金利息。本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借款来源复杂,且利率不同,还款年限各异,已分别计算了各种贷款的利息。以上六项构成项目的总成本费用,经测算,该项目经营期年平均总成本为3355.99万元,年平均经营成本2033.6万元。

(5)营业收入本项目建成后日处理污水16.5万吨/日,一年按300个工作日计算,则正常生产全年共计处理污水4950万吨。A、污水处理单价为0.585元/吨,则全年的经营收入为2895.75万元。此时,项目在经营期内,自有资金的财务内部收益率为0%,投资回收期为15.77年(含建设期2年);全部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为0.2%,投资回收期20.71年(含建设期2年)。项目能够按期还本付息,企业能够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B、污水处理单价为0.888元/吨,则全年的经营收入为4395.6万元。此时,项目在经营期内,自有资金的财务内部收益率为11.38%,投资回收期为11.89年(含建设期2年);全部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为7.63%,投资回收期10.9年(含建设期2年)。项目能够按期还本付息,企业既能够保持正常的生产经营,又有一定的赢利能力。

(6)实际运营成本分析污水处理厂自运行以来,各年的污水处理量见表,预计2000年达到日处理16.5万吨的总体设计规模。目前污水处理厂是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不考虑各类借款的还本付息,运行管理费用中也没有考虑固定资产折旧等费用。由于配套管网未建,雨污不分流,使得目前单位运行成本不高。若按企业化运营,2000年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费用预计约1400万元,借款本金余额11,578万元,正常情况下需偿还利息678.91万元,2000年共需资金2078.91万元,污水处理成本为0.43元/吨,尚低于0.585元/吨的还本付息、正常运营的成本价。该市2000年应征收的污水处理费为2200万元,应该可以满足污水处理厂的资金需要。2.西部某污水处理厂运营成本测算该项目建设规模为20万立方米,总投资30940万元。本次测算以日处理20万吨的设计能力为依据,并参考1998年7月至1999年7月正式运行一年内实际发生的费用,未考虑未来物价涨幅和改、扩建等因素。

(1)成本构成

A、电费:年用电量约1960万千瓦时,按市电业局公布的单位平均电价0.345元/千瓦时计算,年电费676.2万元。

B、水费:按一年累计用水量288000立方米计年水费为24.5万元。

C、药剂费:根据处理工艺要求所需药剂主要是液氯和絮凝剂,以设计规模每年液氯消耗量约为120吨,絮凝剂消耗量约为55吨,按照两种药剂现行市价分别是1800元/吨和55000元/吨计算,每年药剂费为324万元。

D、职工工资福利费:该厂职工编制人数260人,每年需支出工资、劳保、三金等费用总额为348万元。

E、管理费:全年总计66万元。

F、固定资产折旧费:该厂可转固定资产总额为26976万元,按工业企业固定资产分类计提折旧费,综合折旧率为5.3%,年折旧费总额为1429.7万元。

G、维修费:按固定资产总额计提2%,年维修费总额为539.5万元。

H、清偿国外贷款本息:项目总投资30940万元人民币,包括1000万美元国外贷款。国外贷款还款期限12.5年,年息5%(含转贷业务费),每年利息费折合人民币415万元,本金折合人民币664万元,两项合计每年还本付息总额为1079万元。

(2)运行成本测算第一种情况:按照成本构成中A+B+C+D+E五项之和计算出每年污水处理厂运行成本为1438.8万元,折成单位污水成本为0.20元/吨。

第二种情况:按照成本构成中前7项之和,即将固定资产折旧费和设备修理费分摊到运行成本中,计算出每年运行成本为3408万元,折算为单位成本0.47元。第三种情况:将每年偿还国外贷款本息计入运行成本中,即成本构成各项之和作为年运行成本,总额为4487万元,折算成单位成本为0.62元。

(3)成本测算结论第一种情况下测算出日处理20万吨污水的单位成本为0.20元,是污水厂建成后短时期内勉强维持正常运转的基本成本,未考虑固定资产折旧和设备更新、改造、大修等费用的补偿。照此条件运转3~5年后,由于缺少设备的更新改造资金,污水处理厂将陷入难以维计的困境。在第二种情况下测算出的污水处理单位成本为0.47元,是污水处理厂在物价涨幅不大的条件下,维持正常运行的基础上,有能力进行设备的更新改造和维修,保证在较长时间内维持简单再生产的成本补偿,不具备清偿债务的能力。

第三种情况下测算出的单位成本为0.62元,表明污水处理厂在维持较长时间内正常运转的前提下,还具有了偿还债务,进行资金积累的能力,可实现污水处理厂生产运转的良性循环。从上述两个企业成本案例可以看出,虽然东西部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污水处理收费标准也有差异,同时企业自身资金成本、工艺流程也不尽相同,但只要企业经济效益和污水处理收费挂钩,合理确定单位污水处理收费标准,并及时足额到位,污水处理厂还是可以企业化管理运行,具有合理投资回报收益,有广泛的投资前景。

篇三:成本效益案例分析(3577字)

某公司为了改善经营,打算购买一套商业智能软件,该公司用成本效益分析来判断此举是否正确。

1、在成本方面有:

软件的价格成本,雇用技术咨询人员安装和运行软件的成本,培训软件操作人员的成本,

2、在效益方面有:

提高了的业务流程(导致年度经营总成本下降),由于信息供给更为有效,公司决策更为科学(导致额外的现金流),由于使用现代化软件,员工士气得到提升。

“成本效益分析法”的例子:假设你面临,出国、读研和工作,你该如何选择?

1、出国

1)成本分析:每年20万的投入×2~3年=40~60万;2~3年的海外生活,也许会对中国发展现状感应滞后。

2)效益分析:回国后拟有10~15万年薪,但考虑对未来就业市场的风险预测,加权×60%;更独立;掌握更多高新科技和管理办法;会有更多海外关系。

2、读研

1)成本分析:每年1~2万×2年=2~4万;经过2年的校园生活,可能会毕业时会缺乏社会经验

2)效益分析:比本科生每月多1~2千元薪水;研究问题的能力提高,思路要比本科时更开阔些

3、工作

1)成本分析:找工作阶段成本大概3~4千元,但3年之内如果违约会损失1~2万违约金;一般2~3年内会在一家公司任职;2年后可能会遇到学历的限制

2)效益分析:在别人出国或读研的两年内自己已经有了大概5万元储蓄;工作中能学到很多实用的东西,办事能力提高;获得人际关系网络。

案例二:公路货物运输成本效益分析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发展,道路运输已经成为我国最主要的运输方式。道路运输业的发展,又引发了运输市场的诸多矛盾。2004年6月2013,交通部等七部委展开联合治理超限超载运输的行动。2005年1月1日,我国部分省市下调重型车辆收费标准20%30%。目前,燃油价格的不断上扬也必将对我国运输市场造成极大影响。政策的变革,经济条件的变化等必然引起道路收费标准的调整、行政部门规费征收的改革及运输市场的货运价格的重新形成,那么分析当前的市场条件下运输业者的盈亏状况是很有必要的。

设Y(x)为道路使用者的收入函数;C(x)为道路使用者的成本函数,根据道路运输收益和成本特性,这两个函数可以分别表示为

C(x)=F+C 1(X,1)式中:P x为吨公里运价;x为实际吨位;l为行驶里程;F为一个运次的固定成本;C 1(x,1)为货运变动成本。

运输业者的效益与其运费收益以及车辆运营的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相关,车辆运行固定成本包括车辆折旧、税赋等;车辆运行变动成本包括车辆的燃油费、轮胎消耗费和保修费等运营费用、道路通行费用。车辆的购置费用、燃油费用、当前的货运价格、通行费用、税赋水平等就成为道路使用者收益的主要影响因素。

2.1公路养路费

我国把专门用于道路养护维修、技术改造和管理的专项事业费用称为公路养路费。目前的公路建设和养路资金主要来来源于养路费。我国不同的省市的养路费的征收有不同的标准,但征收标准很接近,而且大部分省市的征收标准是每吨每月200元。

2.2运输管理费及运输货物附加费。

凡是参加公路运输营运的车辆,按规定应缴纳营运收额1%或者08%的运管费,在缺乏具体的车辆营运车辆数据的情况下,采用定额的收费方法,一般的货运车辆收费为2O元/吨·月,超过2O吨以上的部分折半收取。

运输货物附加费几乎与车辆购置附加费同时开征,是地方性公路运输规范。运输货物附加费采用定额的征收标准,一般为22元/吨·月,对于2O吨以上的采取折半收取。,

2.3车辆购置税

我国从1985年开始实行征收车辆购置附加费,对国内生产和组装的车辆购置附加费率为实际售价的10%;进口车辆的车辆的购置附加费为组合价格的15%。从2001年1月113开始,车辆购置附加费已经停止征收,改为车辆购置税。

2.4车辆通行费

1984年以后,我国许多地方出现利用贷款集资等修建高等级公路和大型公路桥梁、隧道等投资形式,并对车辆收取通行费,以偿还贷款、集资和支付这些公路养护管理成本。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行业标准JT/T489—2003),收费公路车辆通行费车型分类如表1,标准适用于行驶在收费公路上的所有车辆。表1收费公路车辆通行费车型分类公路收费费率往往受到投资规模与结构、管理养护成本、预测交通量、收费路里程、收入、政策等因素的影响,不同的高速公路的收费标准是不同的。我国区域、东西部发展不平衡,不同的地区高速公路的发展也不平衡,道路的收费标准有所不同。

表2东北地区部分高速公路收费标准。

3.1调查方法

在哈尔滨至山海关高速公路上所有服务区对休息车辆进行随机调查。调查以问卷的形式进行,由调查者询问填写。经过4天的调查,调查数据共有213份,有效问卷196份。其中2轴货运车辆数据为21份,3轴货运车辆数据18份,4轴货运车辆数据131份,5轴货运车辆数据26份。

3.2车辆自重及载重分布。

交通部、公安部等七部委发布的治理车辆超限超载标准规定将货运汽车的总重限制在规定的范围之内,使货运汽车的载重量与车辆自重相关联起来,货运车辆载重量的大小就影响到运输业者的经济利益。

表3各轴车型代表性自重载重

3.3目前货运价格及运价率。

道路货物运输价格是随着运输距离的延长而增加,按距离远近制定运价是最简单、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运价结构形式。实际上,大多数距离运价是按递远递减原则制定的,另外,货物种类的差别会出现不同的货物采用不同的价格。

表4各轴车型运输价格表。

3.4新车价格货运汽车的新车价格代表企业或私人车主的最初的资本投入,不同车型的新车价格不同,新车的价格一般随着货车轴数的增加而增加。同一车型的价格分布近似于正态,新车的价格同货车的载重能力、质量、自重、耗油率、安全性能等有极大的关系。对应于每一车轴数的车型都有一个相对集中的价格区间,这种车型的被广泛接受,分布在这个价位区间上的车型具有代表性。

4.1燃油费用

货运汽车的燃油消耗受车辆运行情况影响,随运行里程、载重吨位的增加而增加。影响燃料费用的因素主要有道路状况、交通特性和交通条件等。根据196份有效问卷的调查结果,将数据进行回归处理,在进行数据的回归处理时,将代表车型按相近的载重区间分别计算,于是货运汽车的油耗与货运距离表现为线性关系,油耗的增加与货运距离成正比,直线的斜率就被看成车辆的耗油率,结合调查期间的油料价格,可以得到货运车辆的百公里耗油量。

4.2轮胎磨耗费用

轮胎的磨耗在车辆运营成本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它的损耗主要表现在胎面磨耗和胎体损耗两个方面,世行模型采用集成一力学法建立胎面磨耗和理论经验关系模型,据此估计轮胎的消耗量。应用现有的轮胎消耗计算模型,估算轮胎消耗费用:

T c=a 0+a 1I RI Tc——每千车公里消耗的当量新轮胎数a o、a 1——回归系数,列于表5。表5轮耗——平整度关系的系数值。

4.3保修费用

保修材料的消耗量,同车辆行驶的路面状况(平整度)及车辆本身的质量有关。其关系式难以利用理论模型加以描述。世界银行利用在巴西调查的资料,采用回归分析建立经验关系式,其中货运汽车的保修费用模型为:

P c——以1000车公里消耗的保修材料费占新车费用的比例计

C 0和C p——系数

kP——车龄指数

C km——车辆平均行驶里程

表6保修材料消耗模型的标定参数值

在进行模型的标定时,由于我国运输企业的管理水平较低,缺少如保修润滑油耗等细部数据,只能将其笼统地加进保修材料模型中。

分析所用原始数据是哈尔滨至山海关沿途服务区的真实调查结果,调查的地点是哈尔滨至山海关之间的高速公路的服务区,拟就哈尔滨至北京这条路线进行各种车型的经济效益的评价。

调查中,货运车辆在哈尔滨至北京的往返月运营次数人概在45次之,表中可以看到在每月往返4次的情况下:只要2轴和3轴货运汽车的年纯收入是盈利的,盈利的金额不大,而4轴和5轴货运汽车在这种情况下是亏损的,在达到每月往返6次的情况下,2轴和3轴货运车辆是盈利的,而4轴及5轴货运车辆稍有2万多一点的收入,而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运输量。

表7车辆运行固定成本

表8哈尔滨至北京车辆运行趟次变动成本

表9货运汽车平均运费下年纯收入(万元)

注:①为营运收人中不扣除运营固定成本;②为扣除运营固定成本后的纯利润

1.基于当前的通行费标准、运输价格水平及税赋水平,如果正常装载运输,运营车辆的效益水平很低。

2.2轴货车与3轴货车在当前的载重水平和正常的运营次数下只能基本维持成本。

3.高效低耗的4轴、5轴等重型货运汽车不能盈利,大型货运车辆的优势得不到体现。

4.与货运车辆有关的费用与价格需要做必要的调整。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