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菜单

带状景区开发案例

时间: 07-27 栏目:案例
篇一:带状景区开发案例(349字)

虎跳峡是世界上落差排名第四的著名大峡谷(深过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仅次于雅鲁藏布大峡谷、尼泊尔的喀利根得格大峡谷和秘鲁的科尔卡大峡谷),位于中甸县虎跳峡镇境内,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的腹地景区,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前来。该峡谷分为上虎跳、中虎跳、下虎跳三段。

虎跳峡旅游资源极为丰富,旅游线路有两条:一是从丽江古城经拉市海到中甸虎跳峡镇,进入上峡口顺江而下,步行需两天时间;二是从玉龙雪山甘海子至下虎跳峡游路前行,溯江而上,从上虎跳出峡。

已形成的产品主要分为观光和徒步探险两大类型,观光旅游主要是乘车游峡,观赏自然风光;著名的在于它的徒步探险旅游线路,吸引了大量的国际国内徒步旅游爱好者到此徒步探险。目前沿线各地正在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旅游产品的开发。

篇二:带状景区开发案例(846字)

浙西大峡谷位于浙江安徽交界的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属V字型峡谷地貌,山是黄山的余脉,水是钱塘江的源流,自然环境生态优越。浙江省旅游局专家对这里的资源优势概括为“五个之最”:在华东地区范围内,浙西大峡谷具有“峡谷最长、植被保护最好、山水景观最佳、峡谷内居住人口最少和离开沪杭等大都市距离最近”的优势。

浙西大峡谷利用距沪杭等大都市距离最近的区位优势,定位于发展观光和休闲旅游,峡谷旅游区为线型环带状,全长80公里,共分三个景段。目前接待游客的仅是第一景段“龙井峡”,长约18公里,以自然观光休闲旅游产品为主,游乐项目按“快乐之旅”的理念设置,主要项目有:听涛观瀑、竹排戏水、水车接龙、悬桥探高、观鹿逗鼠、高空走钢丝、皮筏漂流、12个生态之谜有奖征解、攀岩练习墩、打油米、空中巴士、农家乐等,吸引了大量城市游客。

作为岩门大峡谷周边最富吸引力也最富竞争力的峡谷景区,浙西大峡谷的商业化开发运转已趋于成熟,景区有详细的景点介绍、游客须知、购票须知、漂流须知,并为旅游者提供景区平面图、景区里程图和景观示意图;对散客出行的考虑和照顾可谓无微不至,散客出行完全指南中,对分别来自上海、杭州、绍兴、宁波、无锡、苏州、南京7个不同客源地的散客自驾车或者无车出游的路线都提供了详细的参照,包括路线和行车时间,行车特别事项,帮助游客从客源地直达景区。

在营销策略上,浙西大峡谷采取了主动型的营销策略,区域线路整合和网络营销都是浙西大峡谷的营销亮点。掌握开发权的临安浙西大峡谷旅游有限公司抢注了www。xiagu。com。cn的一级域名,在线为旅游者提供景区全数官方认可的餐饮住宿的详细资料和联系方式,还有详细的购物指导和“驴友”论坛,并仍然利用BBS的形式开展网络摄影大赛,提供在线票务预订。在线路设计上,为杭州、上海及江苏的游客特别设计的游线为浙西大峡谷吸引了更多的眼光和得到了更多的肯定。

篇三:带状景区开发案例(514字)

德州市位于山东省西北部,素有“神京门户”,“九达天衢”之美称,地理位置重要。德州市市区现有人口44万,属于中小城市,在未来15年的城市规划中,岔河将位于城区的中部。岔河现属于排洪排污河道,德州境内全长为22公里。为推动城市新区建设和改变城市面貌,德州市政府决定对岔河城区段的景观进行改造,规划范围总用地面积为124公顷,其中现状水体面积16。2公顷,陆地面积170。8公顷。

在德州市区范围附近,从西向东共有三条河流,分别是南运河(古京杭大运河德州段)、岔河、减河,三者同属漳卫河南段。三条河流的现状基本功能都是排洪、排污。根据历史文化和城市区位的不同,三条河流应突出各自的风格,具有不同的绿地性质。

南运河应体现历史文脉的延续,岔河应体现城市文化与生态核功能的结合,减河体现远郊的生态休闲功能。本规划通过对场地现状条件及城市发展趋势等多方面条件的分析,将岔河风景区定位于:是德州市城市绿地系统和河流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的生态休闲廊道,同时,与岔河滨水区各功能用地相结合,岔河风景区还是德州市旧城区和城市新区之间一条重要的商业、文化廊道,是城市滨水区综合开发建设的重要内容。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