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菜单

负债经营失败的案例

时间: 08-06 栏目:案例
篇一:负债经营失败的案例(347字)

1997年9月18日日本零售业的巨头八佰伴日本公司向公司所在地的日本静冈县地方法院提出公司更生法的申请,这一行动,实际上等于向社会宣布了该公司的破产。八佰伴日本公司主管八佰伴集团的日本国内事业以及在欧美、东南亚等地区的海外投资,拥有26家店铺,由八佰伴集团董事长、现任八佰伴国际流通集团总裁的和田一夫的第四个儿子和四米正担任总裁,八佰伴日本公司宣布破产前的总负债额为1613亿日元(折合约13亿多美元)。

在东京证券交易的第一市场上市的超级市场破产,这在战后的日本还是第一次,同时,它也是日本百货业界最大的一次破产事件,因而震撼了日本和亚洲。日本《经济界》杂志半月刊1997年秋在增刊登了题为“八佰伴破产的教训——象征着淘汰超市时代的到来”的文章。

篇二:负债经营失败的案例(773字)

亿安集团,这是一个由豪华的管理阵容,用100多亿元的资金和广大股民的投资所打造的企业品牌,它曾经闪耀着神秘的光环!

37层高的亿安广场既是能够提升广州市城市形象的重大工程,也是亿安集团的标志性建筑。亿安广场是亿安集团实际操作的大型项目,也是对亿安集团经营管理能力的验证。

无论是直接合作的广州广园东路、江门1973线公路、亿安广场、广州大物流货场,还是间接合作的扬州万燕、扬州电动车、江门万燕集团、花地名珠大酒店等,亿安主要合作对象是政府。应该说,亿安的产生与发展,都依托于不同的政府机构。亿安集团所以能够获得广州市政府和相关银行的支持,也是因为亿安投资建设了大量的城市工程,对广州市的城市和经济建设有相当大的贡献。应该说,亿安集团是民营企业投入市政工程建设的先导者。整体上看,广州市给亿安集团提供的外部环境是比较好的,客观上促进了亿安集团的高速发展。

按照亿安集团一些管理高层的分析,如果不是出现了“亿安科技”事件,这些项目都将成功运转。但亿安对政府、政策的依附性太强,其生死沉浮都与政策、政府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如果操作不当,特别是政府机构的人事变更,会出现巨大的政策风险。

亿安的主要资金来源是国家银行,是由负债形成的资产,实际上都属于国家资产。如果亿安集团的资产按照不良资产处置,其价值将大大缩水,会给发放贷款的银行造成直接损失。亿安的项目,多是国计民生的项目,而这些项目又多是非常好的项目。亿安集团对广州市的城市建设,作出了较大的贡献,许多行为带有社会性质,我们不能脱离开广州市的社会环境来分析亿安现象。因此,政府和司法机构在处理亿安科技恶庄的同时,也应该从保护国家财产和股民利益的角度出发,尽力保全亿安的资产并尽量保持亿安集团的生存和发展,使亿安集团所承担城市工程项目能够善终。对于亿安集团比较成熟项目,尽量采取政府收购的方式,以保全资产价值。

篇三:负债经营失败案例(739字)

2001年底,德隆集团下属的金新信托公司出现的41亿元的到期无法兑付的资金缺口,从这时开始,德隆集团金融机构每天都有到期而无法兑付的资金,每天都有客户游行发生,很多客户甚至以自杀相威胁,各地营业部被客户砸毁的事件每天都有发生。

2003年10月,德隆集团下属的新疆啤酒花公司董事长艾沙由夫因为大量资金无法兑现而外逃,导致啤酒花股票彻底崩盘,与之有担保关系的5家德隆系企业也出现了大幅度股票大跌。从这时开始,全国各地的德隆系金融机构均发生严重的资金挤兑现象,德隆集团资金全面告急。

2004年4月,德隆集团的股票支撑企业“老三股”(沈阳合金、湘火炬、屯河投资)全面下跌,由此而导致整个德隆集团的股票全面下挫,德隆危机全面爆发,仅仅数周时间,整个德隆集团的股票从206、8亿元下跌到50.06亿元,160亿元资金顷刻之间化为乌有。

从2004年4月起,每天都有大批德隆集团的债权人怒气冲冲地闯入上海德隆集团大厦讨债,很多债权人纷纷采取极端的措施搜捕董事长唐万新,甚至有人声称“生要见人,死要见尸”。唐万新开始过起了一种白天不敢见外人、晚上不断变换住所的“躲猫猫”避难生活。这时,各地公安机关也开始寻找唐万新。于是,“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唐万新、唐万川等企业高层主管前往加拿大躲避风头,数月后返回。

2004年6月,上海银监局决定封查德隆集团在上海的全部资产,德隆集团在上海被冻结的资产总额为13亿元。这时,德隆集团大败局已定。截止到2004年底,身躯庞大的德隆集团资金链全面断裂。从1986年到2004年,一个经营了18年、总资产一度达到1200亿元的中国企业帝国终于土崩瓦解、彻底倒闭破产。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