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决策失败案例
案例一:广州市某知名面粉厂的原料库存管理
该厂一贯非常重视原料采购管理,早年已引入了ERP管理,每个月都召开销-产-购联席会议,制定销售、生产和原料采购计划。采购部门则“照单抓药”,努力满足生产部门的需要,并把库存控制在两个月的生产用量之下,明显地降低了原料占用成本。
但是,2000年下半年开始,国内外的小麦价格大幅度上涨,一年内涨幅接近30%,而由于市场竞争激烈,面粉产品的价格不能够同步提高,为了维持经营和市场的占有率,该厂不得不一边买较高价的原料,另一边生产销售相对低价的产品,产销越多,亏损也厉害,结果当年严重亏损。
案例二:佛山市白燕粮油实业公司的原料库存管理
同是粮食行业的“白燕”面粉厂,也非常重视原料的采购库存管理,但他们没有生硬地按照ERP的原理去做。他们也有类似的月度联席会议,讨论销-产-购计划,但会议最重要的内容是分析小麦原料价格走势,并根据分析结论做出采购决策(请注意:白燕公司不是根据生产计划来做采购计划!)。当判断原料要涨价,他们就会加大采购量,增加库存;相反,就逐渐减少库存。
该公司有3万吨的原料仓库容量,满仓可以满足6个月的生产用量,在1994、2000年等几个小麦大涨价的年份,白燕都是超满仓库存,仓库不够用,就想方设法在仓库之间和车间过道设临时的“帐篷仓”,有时侯还让几十艘运粮船长时间在码头附近排队等侯卸货,无形中充当了临时仓库。
正是通过这种“低价吸纳,待价而沽”的原料管理绝招,白燕公司在过去的十多年里,不但能够平安度过原料波动所带来的冲击,而且从中获得了丰厚的价差利润。
这是白燕基于经营战略的ERP管理的胜利,这肯定是单纯实施ERP管理所不能够做到的。
案例解析:
这两个案例都是基于经营战略的ERP管理的,它们的成败告诉我们:ERP并不是包治百病的神丹妙药,ERP仅仅是一种基于统计技术之上的管理思路和方法而已,通过准确、及时地将企业实际运作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数据录入系统,得到企业运转过程中的各项统计报告;运用科学的方法对这些数据、报告进行分析,为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这是ERP的价值和使命所在。
两个案例中,管理者都运用ERP做到了原料库存的管理,我认为1的失败在于在管理过程中过分依赖于ERP,而忽略了决策的重要。任何ERP软件、包括ERP管理理论本身都不会直观地告诉企业该做什么样的决策,它唯一能做的就是为企业奉献数据——那些记录和显示着内外部环境变化的数据。至于怎样读懂这些数据、怎样应对这些变化,那是管理的范畴,是决策者的能力和智慧应当去掌握和控制的。
决策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管理工作的成败,首先取决于决策的正确。决策错了,再好的管理、再好的系统也无济于事,而决策的质量则取决于信息的质和量。正确、及时、适量的信息是减少不确定因素的根本所在,信息系统则是提供、处理和传播信息的载体,所以可以这么说,信息系统对管理职能的支持,归根到底是对决策的支持。
案例1中得出了原材料30%涨幅的结论,却没有围绕这个结论更好地进行系统的决策,以应对这个变化。而案例2则“分析小麦原料价格走势,并根据分析结论做出采购决策”。当原料的价格走势得出之后,将囤积原料所增加的成本与材料涨价增加的成本做一个比较,于是——“当判断原料要涨价,他们就会加大采购量,增加库存;相反,就逐渐减少库存”,“不但能够平安度过原料波动所带来的冲击,而且从中获得了丰厚的价差利润”。
其实就两个案例作出比较得到答案:基于经营战略的ERP管理的胜利,肯定是单纯实施ERP管理所不能够做到的。遗憾的是,许多实施ERP的企业领导不理解这一点,他们片面地以为用了ERP了就一切OK了,如果没有OK的话肯定就是ERP没有实施好的问题或者软件的问题。孰不知“领导作用”不仅在ERP实施中,在企业的各项管理中都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不具备决策智慧和魄力的领导群体,其ERP实施成功的路途上一定会布满荆棘、艰难无比。
据报道,湖北省咸宁市“华彬金桂湖低碳经济示范区”曾号称华中地区首家低碳经济示范区,投资额超过100亿元。项目启动至今近3年,由于曾规划的高尔夫项目遭遇“红灯”,项目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很明显,这是个典型的“跟风项目”。因为“低碳”热门,就不惜使用各种手段,把包括高尔夫球场在内的休闲娱乐项目包装成低碳项目。项目未经审批,拆迁、征地却已先行。
我国的耕地资源有限,国家早已出台相关法律保护耕地,严令禁止土地撂荒,且明确规定停止审批高尔夫球场。这类做法,不是不知道国家的法律规定,而是认为违法的成本可以忽略不计,有了政绩就可以“一俊遮百丑”,还是升迁的跳板,所以才有人敢于以身试法。
所以,必须严厉惩处这种打着促进经济发展的旗号,不顾法律规定盲目建设的行为。让相关决策者为这种自以为是的乱决定行为埋单,付出代价,才能真正起到震慑作用,还法律以威严,让劳民伤财的事不再发生。
人民网广州11月7日电(记者邓圩)广东省政协日前向媒体披露广东省信访局对省政协委员的提案答复。答复称,广东将为《广东省信访工作责任追究暂行办法》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明确政府职能部门决策失误引发群体性事件将被追责。
据介绍,广东省委、省政府于去年印发了《广东省信访工作责任追究暂行办法》。广东省信访局表示,《办法》中的很多条款都仅限于原则性的规定,所以将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
《实施细则》将对因为政府职能部门的决策失误引发群体性事件,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的,提出应当追究该职能部门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广东省政协委员郑尤坚曾在今年广东省两会期间就此提案,他说,职能部门之间互相推诿,解决问题简单粗暴,群众疲于奔命,埋下矛盾隐患,就是因为没有建立和健全信访责任追究制度。
广东省信访局表示,今年将对“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进行试点,试图对“重大项目事前信访风险评估机制”进行研究。
一、《阿迪达斯与耐克》案例所引发的管理思路与体会,试加以论述。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写一则有关决策管理的事件,试加以论述。
答:《阿迪达斯与耐克》案件让我充分认识到正确制定决策的重要性。决策的制定过程有八个步骤。识别问题→确定决策标准→给标准分配权重→拟定方案→分析方案→选择方案→实施方案→评价决策效果。所以可见决策并不是简单的是与不是,特别是经营管理者的决策,直接关系到整个公司的前途和命运。
耐克的成功在于:
(1)注重研究试验和技术改进:Nike公司有将近100名雇员从事研究和开发工作,他推出的“夹心饼子鞋底”方案,使Nike公司的销售额由72年200万增加到76年的1400万美元。
(2)产品风格式样多样化:Nike的研究开发活动包括人体运动高速摄影分析,对300个运动员进行试穿试验等等,根据不同的性别、骨骼构架,作出不同式样的鞋满足消费者。
(3)敢于创新,走自己的路,有冒险精神,阿迪达斯在20世纪70年代几乎支配了整个国际市场70年代,兴起慢跑,休闲鞋的需求增加,Nike没有委随珂迪达斯继续走为专业竞技运动员生产跑鞋的路线,而是勇敢的把自己的产品推向大范围的市场,这个大方向确定的正确成为Nike成功的重要原因。
(4)利用明星效应宣传自己的产品,Nike请了美国著名蓝球运动员迈克·乔丹作产品代言人,宣传口号“Justdoit”,很有鼓动人心的力量,让Nike成为家喻户晓,妇孺皆之的产品。
(5)采用分销商的销售模式,甚至设厂,大大降低了成本。阿迪达斯怎样才能赢头赶上Nike呢?我认为:
(1)集团内部机构调整“阿迪达斯是一个宠大的家庭性质公司,应逐步过渡到国际股份集团,使其有一个更宽厚,更具国际性的公司形象。有自己的企业文化。”
(2)营销新策略,这是阿迪达斯改革的核心,为更快更好地适应用户的购物需求和愿望,应将产品推销从纯产品分类改进为按运动项目分类,可生产与运动相关的其它产品,如运动版、网球拍等。
(3)应注重研究人才、投资科研上努力下工夫,使高质量、多样化、舒适感强的产品面市,这样才能吸引顾客。
(4)不能再以竞技市场老大哥自居,应该让自己的产品据市场需求变化而变化,录然应该保留原来的优秀产品,扩大产吕销售落围。
(5)吸取上次沉重的教训,作重大决策时,不一定要作群体决策,但应该广泛吸取多方面意见,从而降低错误决策率。
(6)广告效益,可通过TV,广播,名人作产品代言人,以及世界重大比赛中,聘请世界级球星穿阿迪达斯足球鞋和体育商品上阵比赛的宣传产品等等。
阿迪达斯经过努力,一定会找到它在国际上的位置,但仍需要一段时间。
简析:
合理的决策应该具备明确的目标、切实的可行性、可靠的保证、符合经济原则、应变的能力。耐克选择了新兴的市场,靠创新的技术适应多变的市场。这些都保证了耐克决策的成功。而阿迪达斯没有对新兴市场做出反应,决策没有变化。
不确定性是决策中的重要影响因素,多数情况下只能估计未来时间是否发生的可能程度,即可能发生的概率。阿迪达斯制定了不良的决策,对市场的不确定性估计错误造成了整个经营的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