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口可乐专利权案例
国内饮料巨头农夫山泉与国际饮料巨头可口可乐算是杠上了。
近日,农夫山泉被媒体曝出其出品的“力量帝维他命水”涉嫌抄袭可口可乐旗下的“酷乐仕维他命获得”包装设计。事实上,今年年初开始,可口可乐就开始指责农夫山泉的“侵权行为”。
面对这样的指责,农夫山泉丝毫不改往日的硬脾气。10月11日,农夫山泉董秘兼新闻发言人周力在电话中对本报记者表示:“我们不是山寨产品!”在10月10日的声明中,农夫山泉回应称,鉴于酷乐仕的高定价,“其推出力量帝维他命水意在为中国消费者维权”。
可口可乐大中华区公共事务传讯总监翟嵋在11日当天对本报记者强调:“价格高低不应该是侵犯知识产权的理由!”
但农夫山泉道出了可乐“旧事重提”的动机:力量帝维他命水的市场份额约6%,而尽管酷乐仕不断下调其零售价格,但市场份额未突破1%。
这是本土饮料企业与可口可乐公司的第一次正面对抗。
青出于蓝
相关的图片显示,两种产品无论是外观设计、造型、大小等,的确具有较高的相似度,且都属于维他命饮料。
尽管农夫山泉否认了力量帝抄袭了可口可乐的酷乐仕,但在声明中也坦言,力量帝的诞生直接源于酷乐仕。
据农夫山泉介绍,在2010年世博会期间,农夫山泉关注到可口可乐将其在中国东莞生产的酷乐仕维他命水饮料定价为人民币15元,而其网上查询到的美国本土销售价格仅为每瓶1。02美元。
“该产品定价严重背离了产品价值。作为中国本土的饮料企业,农夫山泉认为该定价是对中国消费者的变相歧视。”农夫山泉说,“为了给予中国消费者更充分合理的选择空间,农夫山泉快速于2010年12月推出了力量帝系列维他命水。”
周力不愿意透露这类维他命饮料的成本数据,但他告诉记者,目前力量帝的市场售价为每瓶3。5元-4元,“这应该是一个比较合理的价格”。
但可口可乐并不认同。翟嵋表示,可口可乐内部有严格的价格管理体系。酷乐仕走的是高端路线,其无论是研发团队,还是用料,都来自美国纽约,仅在国内实施灌装。“人工香料和天然香料的价格,就相差十几倍!”
事实上,酷乐仕自2009年进入中国之初,其高端路线也一度备受争议。酷乐仕一开始仅在夜店等高端场所销售。
翟嵋告诉记者,15元的价格仅仅是世博会的特殊时期,“也不是我们定的”。据她称,酷乐仕最早的价格应该在10元左右,随着销量的增加,价格也在逐步下降,酷乐仕在美国的售价在2。25-2。5美元间。这一说法与农夫山泉方面的调查结论相差甚远。
不过双方向记者证实,在农夫山泉力量帝推出1个多月后的2011年初,可口可乐即要求农夫山泉修改力量帝产品的外观,提出的5点修改要求包括:在维他命水广告中加入“农夫山泉有点甜”等广告语、去除标签上的色块、删除“维他命水”字样、修改瓶型、加强农夫山泉标示。
“当时,我们通过发函、见面等很多途径,以极大的诚意与他们沟通,希望在内部解决。”翟嵋说。
但周力表示,可口可乐的5点要求并无法律依据,两者版式等有本质差别,而且维他命水和瓶子形状均不是可口可乐所独有。
因此,农夫山泉仅去除了力量帝维他命水的双色块设计,改为纯白底色。
商战前奏
年初以来悬而未决的内部纠纷为何在此时曝光于天下呢?
按照农夫山泉的说法,这是因为“修改之后,力量帝维他命水的市场份额迅速上升至约6%。尽管酷乐仕不断下调其零售价格,但市场份额未突破1%”。周力表示该数据来自于AC尼尔森。
“这不是我们挑起的,我们也没有可以炒作!”翟嵋表示,自己也是不久前接到网易的采访电话,得知有消费者反映此事。而自己也只说一句话,即“已经留意,并与农夫山泉有接触”。
据记者查阅,最早爆料为网易财经在10月7日的文章,文中称多位消费者反映,并致电了可乐公司,但周力对上述说法并不认同。农夫山泉似乎已经嗅到商战的气味。
翟嵋回应称,目前而言,酷乐仕与力量帝并无直接的竞争关系。酷乐仕只在北京、上海、杭州和青岛四地销售,虽然也进入了商超渠道,但目前总体销售量并不大,市场占有率也确实不高。
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向健军表示,维他命饮料实际上是属于功能饮料。随着消费者对健康的重视程度增加,功能饮料、茶饮料等健康饮品消费量开始增加。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功能饮料的人均年消费量仅为0。5公斤,距离世界人均7公斤的消费量尚有较大差距,因此,中国的功能饮料市场潜力巨大。由于行业处于发展初期,门槛低、缺乏标准、同质化严重,导致行业竞争激烈。
他同时认为,可口可乐的维他命饮料在2009年刚刚进入中国市场时售价高达15元,当前降至6元,价格存在较大利润空间,存在高定价之嫌。
翟嵋告诉记者,可口可乐将继续与农夫山泉进行沟通,仍希望能够内部解决。“至少,目前没有打官司的想法。”据她介绍,此前可口可乐曾在美国本土等地遇到同类事件,但在中国这还是第一起。
向健军认为,从产品的外观、口味看,两者区别不大,然而,是否涉及侵权是根据哪方先拥有设计专利或产品专利而定,而非产品上市的先后。这也是农夫山泉的“底气”所在。
1900年起,专门灌装可口可乐饮料的瓶装厂陆续在全美各地建成投产,阿萨经营的可口可乐饮料通过瓶装技术,源源不断地销售到城市和农村,这样一来,喝到原汁原味可口可乐饮料的人越来越多,可口可乐创造辉煌的时代到来了。
20世纪初期在可口可乐事业发展之际,阿萨•坎德勒和可口可乐公司却卷入了一系列难缠的官司。这些官司的制造者,既有利欲熏心的市侩小人,也有权大欺人的联邦政府。
据《瓶装可口可乐》-书统计,到1916年为止在市面上发现的仿冒可口可乐饮料的劣质产品总数达153种。曾经投资过可口可乐饮料的商人维纳布尔斯的儿子也把自己开办的饮料公司取名“可口可乐”公司,甚至有市井无赖把苍蝇等污秽之物投入可口可乐瓶中,败坏公司声誉进行所谓的“索赔”。因此,打击假冒产品,维护公司合法权益成为摆在阿萨面前的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为了维护企业品牌的利益,阿萨采取了强硬的态度。他聘请律师,运用法律手段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法学专业毕业的弟弟约翰•坎德勒被他高薪聘为可口可乐公司的首席律师,长年为公司的各种纠纷上法庭做辩护。1905年约翰•坎德勒借《商标法》实施之机,抢先为阿萨的公司登记注册了“可口可乐”专利商标。从此,阿萨和可口可乐公司便运用《商标法》将一切假冒、仿制者告上法庭并屡次胜诉。
但与联邦政府打官司却并不顺利,阿萨和公司方面遇到了重重困难。他们跟联邦政府的官司主要围绕两个问题展开:可口可乐饮料的主要成分可卡因、咖啡因是否是被禁用的“致人上瘾的有毒物质”;这种物质成分是否从饮料里剔除完毕。
这场官司持续了8年,让可口可乐公司耗资25万美元。长期陷入难缠官司的阿萨终于在这场官司结束之际萌生了淡出商道的念头。
促使他坚定淡出商道信心的还有他病重的妻子。1917年秋,身患乳腺癌的妻子露西知道自己跟丈夫和孩子共同生活的日子不多了。为避免年事已高的丈夫“犯糊涂”把公司钱财捐赠给教会,她对丈夫说:“我活不了多久了。我要保证孩子们得到本该属于他们的钱。让孩子们在圣诞节获得一份惊喜吧!”1917年圣诞节之季,阿萨完成了妻子的愿望,把可口可乐公司的大部分财产分赠给了子女们,这笔财产包括价值连城的可口可乐配方股权。此后,39岁的长子霍华德顶替父亲经营管理企业,成为可口可乐公司的新总裁。
对阿萨•坎德勒来说,1919年是个“不祥之年”。妻子辞世带来的沉重打击,使这位年迈的老人长期陷入悲痛与哀伤之中。他失去了往日的生机与乐观,一病数月,卧床不起,人也变得忧郁寡欢。同年夏天,又发生了子女们没有征得父亲同意擅自卖掉可口可乐公司的事件。阿萨从未想过把可口可乐公司转卖他人。然而,令他万万没有料到的事发生了,佐治亚州信托公司总裁欧内斯特•伍德鲁夫用1500万美元和价值1000万美元的公司“优先股”交换到阿萨珍爱的可口可乐配方专利权和公司独资的瓶装可口可乐商业网点。
阿萨•坎德勒得知消息后,心痛万分,在儿媳家里进餐时竟然低头呜咽,泪流满面。
1926年秋,衰老的阿萨又一次因中风被送进医院并一病不起。三年后,77岁的可口可乐之父走完了他传奇的一生。
【案例通报】
可口可乐告赢商评委
昨天上午,一中院集中宣判多起商标专利维权案,其中可口可乐公司在起诉商评委的案件中获得胜诉。
可口可乐公司起诉商评委称,张某注册的“酷娃娃及图”商标与可口可乐公司在先注册使用的“QOO造型”(“酷儿”)商标构成实质性近似,不应予以核准注册,要求法院撤销商评委核准注册的裁定。
法院审理认为,虽然“酷娃娃及图”与“QOO造型”并没有构成实质性近似,而且申请时间也晚于可口可乐公司“QOO造型”商标被核准为驰名商标的日期,但是考虑到两者销售途径和消费对象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因此法院认定“酷娃娃及图”商标在啤酒商品上与可口可乐的“QOO造型”商标构成近似商标,判决撤销了商评委核准注册的裁定。
百事可乐打赢商标案
百事可乐上下半球商标于1992年在中国注册,2002年,台湾久津事业股份有限公司申请注册果汁饮料产品的商标包括斜上下半球图形。
百事可乐公司认为两个商标构成近似,并向商标局提出异议,商标局因此未予核准。久津公司提出复议被商评委驳回后,起诉到法院。
法院认为,久津公司申请注册的商标与百事可乐的商标在视觉效果上存在近似,容易使相关公众对商品来源产生混淆或者误认,因此判定两个商标构成近似商标,并维持了商评委撤销久津公司商标的裁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