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费用资本化案例
一、三五互联1、报告期内公司资本化开发支出的具体项目明细构成报告期内,公司资本化开发支出的具体项目明细构成如下:单位:万元2、各项目开发费用资本化的确认依据和时点公司研发活动的特点是以成熟的市场需求与技术为依托进行开发。通过前期调研对市场需求及产品竞争力进行分析,公司对项目的技术可行性与成熟性进行论证,对完成可行性论证的项目予以立项,确定项目实施方案。
由于公司予以立项的研发项目都是经可行性论证具有广泛市场需求,并以技术可行性为依托而进行的,因此开发项目在通过前期市场调研和项目可行性论证,并报经公司批准立项后即进入开发阶段,能够同时满足以下资本化的五个条件:第一,完成该无形资产以使其能够使用或出售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第二,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第三,无形资产产生经济利益的方式,包括能够证明运用该无形资产生产的产品存在市场或无形资产自身存在市场,无形资产将在内部使用的,应当证明其有用性;第四,有足够的技术、财务资源和其他资源支持,以完成该无形资产的开发,并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该无形资产;第五,归属于该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可靠地计量。公司报告期内资本化的开发项目共有8个,其中,即时通讯系统(I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智能网站发布系统三个项目的资本化金额合计为868。62万元,占全部资本化金额的87。56%。
以这三个项目为例具体说明资本化的依据和时点如下:(1)即时通讯系统(IM)①资本化确认的依据a、该项目使用c++作为开发语言,Qt作为开发框架,Qt是一套基于C++语言的成熟类库,用面向对象的思想组织,支持多平台,有“一次编写,到处编译”的特点,编译出来的程序可以运行于Win32,Linux,Solaris及MacOSX之下。1996年开始,Qt正式进入商业领域,成为世界范围内数千种成功的应用程序的基础,整个系统技术成熟、稳定。b、即时通讯系统—35EQ是一款企业级即时通讯工具和企业管理综合应用平台,将广泛应用于企业内部即时通讯和内部管理,公司计划通过35EQ整合推广公司的企业邮箱、OA、CRM等产品。c、2008年中国企业即时通讯市场终端用户规模达到2236万人,与2007年的1813万人相比,同比增长23。3%,市场增量迅猛,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d、该项目预算约722万元,以公司的财务能力、技术能力和整体整合营销能力,足以完成该项目的开发并推向市场,实现公司旗下产品的整合销售。e、公司设立专门的研发中心负责产品的研发,并独立核算各部门的费用,开发支出按具体开发项目准确核算。该项目研发投入主要是开发人员的工资、福利和办公费等费用,按照公司研发控制体系和会计核算体系,可以进行可靠计量和独立核算。②资本化确认的时点经过前期市场调研和项目可行性论证,报经公司批准立项,2006年11月项目开发启动,项目开发周期为2006年11月至2009年6月。自2007年1月1日起发生的开发费用按新会计准则计入开发支出,予以资本化。(2)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①资本化确认的依据a、项目技术的成熟程度:CRM项目采用的核心技术包括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等主流技术,同时结合了Ajax、SOA等流行于SaaS模式下的技术,这些技术都是成熟的技术。
CRM项目在采用成熟主流技术的同时还适当采用了超前的技术,进展情况良好。总体上CRM项目的技术是成熟的,主要的工作在于如何把传统的产品开发模式转变到SaaS开发模式。b、CRM项目是公司在接触客户、了解客户需求,并结合公司整体产品战略的决定研发的一个战略性产品,研发成功后会立即投入市场销售。c、根据CCID研究表明,SaaS模式下的CRM产品2008年的市场规模约为1。04亿元,预计2011年将达到约2。49亿元,三年复合增长率约为33。78%,且增长率保持逐年提高的态势,平均每年增长率比前一年提高5。1个百分点,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d、该项目投资预算约318万元,根据目前的项目进度和公司的财务能力、技术能力,公司有足够的能力完成该项目的开发并推向市场销售。e、公司设立专门的研发中心负责产品的研发,并独立核算各部门的费用,开发支出按具体开发项目准确核算。该项目研发投入主要是开发人员的工资、福利和办公费等费用,按照公司研发控制体系和会计核算体系,可以进行可靠计量和独立核算。②资本化确认的时点经过前期市场调研和项目可行性论证,报经公司批准立项,2006年12月1日项目开发启动,项目开发周期为2006年12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自2007年1月1日起发生的开发费用按新会计准则计入开发支出,予以资本化。
(3)智能网站发布系统①资本化确认的依据a、智能网站发布系统是采用框架,开发语言是,该技术属于成熟技术,目前该项目进展顺利,不存在技术障碍。b、该项目是在公司网站定制业务的基础上推出的网站DIY产品,可以满足对价格比较敏感的客户需求,目前已经投向市场试销售。c、企业网站的需求巨大,数量正在稳步、快速的增长中,根据CNNIC发布的《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09年6月,中国的网站数达到306万个,市场发展前景广阔。d、公司设有专门的网页设计中心和技术研发中心,专业网页设计师逾40人,项目预算约386万,以公司目前技术能力、财务资源和整体能力,足以完成该项目的开发,并迅速推向市场销售。
e、该项目研发投入主要是开发人员的工资、福利和办公费等费用,按照公司研发控制体系和会计核算体系,可以进行可靠计量和独立核算。②资本化确认的时点通过前期市场调研和项目可行性论证,报经公司批准立项,2008年12月底项目开发启动,项目开发周期为2009年1月至2009年11月。2009年1月之前的研究费用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自2009年1月1日起发生的开发费用计入开发支出,予以资本化。
一、相关背景
知识经济下‚创新是一个企业生存发展的核心所在。在国家把提高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目前绝大多数企业对于研发的投入逐年增长,但给企业带来的业绩压力也不容小视。
2006年新会计准则允许部分研发费用资本化似乎给一些中小企业带来了“曙光”。一方面巨大的必不可少的研发投入既可以提升企业的研发水平、增强竞争力;另一方面研发费用的资本化还能不侵蚀自身利润,保证业绩稳定高速的增长。就资本市场而言,目前不少拟上市的中小企业也充分利用新会计准则带来的好处,将大量的研发费用资本化扮靓自身业绩。不过监管层对此问题却有着自己的审核理念。
二、相关法规及监管层理念
(一)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
第九条: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确认为无形资产:
a)完成该无形资产以使其能够使用或出售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
b)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
c)无形资产产生经济利益的方式,包括能够证明运用该无形资产生产的产品存在市场或无形资产自身存在市场,无形资产将在内部使用的,应当证明其有用性;
d)有足够的技术、财务资源和其他资源支持,以完成该无形资产的开发,并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该无形资产;
e)归属于该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可靠地计量。
(二)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0)
企业的研发行为可分为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
1、研究阶段
研究是指为获取并理解新的科学或技术知识而进行的独创性的有计划调查。研究阶段基本上是探索性的,为进一步开发活动进行资料及相关方面的准备,已进行的研究活动将来是否会转入开发、开发后是否会形成无形资产等均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2、开发阶段
开发是指在进行商业性生产或使用前,将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识应用于某项计划或设计,以生产出新的或具有实质性改进的材料、装置、产品等。相对于研究阶段而言,开发阶段应当是已完成研究阶段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具备了形成一项新产品或新技术的基本条件。
例如,生产前或使用前的原型和模型的设计、建造和测试;不具有商业性生产经济规模的试生产设施的设计、建造和运营等,均属于开发活动。
3、会计处理
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研究阶段的支出,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在开发阶段,可将有关支出资本化计入无形资产的成本,但必须同时满足相关条件。无法区分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的支出,应当在发生时作为管理费用,全部计入当期损益。
4、其他注意事项
在开发无形资产过程中发生的除上述可直接归属于无形资产开发活动的其他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间接费用、无形资产达到预定用途前发生的可辨认的无效和初始运作损失、为运行该无形资产发生的培训支出等,不构成无形资产的开发成本。
内部开发无形资产的成本仅包括在满足资本化条件的时点至无形资产达到预定用途前发生的支出总和,对于同一项无形资产在开发过程中达到资本化条件之前已经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的支出不再进行调整。
(三)监管层审核理念
1、2011年保代培训第一期
开发支出资本化一定要有充分的导致发行人盈利能力明显增强、资产质量明显改善的证据。如:是否形成专利?是否能开发出新的产品?产品档次明显提升?否则就是操纵,虽然有些项目有空间,但要防止恶意。
2、2010年保代培训第五期
无形资产的审核标准趋严:
1)无形资产=无形资产+开发支出+商誉
2)企业所得税法第30条第(一)项规定了研发费用的加计扣除。
3)关注大额研发费用资本化的情形,因为其不符合股东利益最大化的实质。
3、2010年保代培训第三期
对开发支出资本化掌握以下审核标准:
允许部分开发费用资本化,但资本化会是严重关注点;资本化的数额在审核时会扣减后看净利润仍是否符合发行条件。
4、《保荐业务通讯》第二期(2009年)
对于研发支出较多的申请IPO企业,例如软件开发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将符合新会计准则规定条件的开发支出予以资本化,将大幅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但是,申请IPO企业在考虑研发费用资本化时,一方面要严格按照新会计准则规定的条件,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公司业绩的长远稳健增长。三、典型案例
案例1、量子高科(300149)
1、开发支出明细
2、关于研发支出资本化的情况说明
(1)公司研发项目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特点:
公司的研发项目从前期调研到成熟应用,需经历研究和开发两个阶段,具体需经过调研、论证、立项、前期研究工作(包括配方和工艺设计、设备选型、制定技术标准等)、小试、中试、试产等若干阶段。公司以中试完成作为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的划分依据。
①研究阶段工作包括:将接收的技术开发建议整理汇总,根据市场需求初步筛选出具有开发价值的建议,进行调研与分析;召开立项会议,讨论技术开发的技术协调性、技术先进性、经济合理性等;会议通过的技术开发项目由技术部填写《立项申请报告》经总经理批准同意后,正式进入研发程序;成立项目开发小组,制定项目开发计划;进行前期研究工作,包括配方和工艺设计、设备选型、制定成品质量标准(含规格、型号和包装等)和原材料质量标准等;进行小试,摸索出适合工业化生产的工艺路线(小试须有工艺路线、工艺参数、采用的技术和设备类型等输出);进行中试,模拟工业化生产的条件下进行的工艺研究,以验证放大生产后原工艺的可行性,保证研发和生产时工艺的一致性。中试成功后,正式进入开发阶段。
②开发阶段的主要工作为试产,在建成的生产线上,根据中试结果制定的生产工艺,进行一定批次的试生产,目的是在批量生产前,对生产线和生产工艺进一步完善。试产完成后,生产工艺和生产线已完善,并能进行批量生产,开发阶段结束。
(2)研发支出费用化和资本化确认的原则、方法、时点。
①研发支出费用化和资本化确认的原则
公司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研究阶段的支出,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公司对同时满足下述五个条件的研发支出予以资本化,计入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1)完成该无形资产以使其能够使用或出售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
2)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
3)无形资产产生经济利益方式,包括能够证明运用该无形资产生产的产品
存在市场或无形资产自身存在市场;
4)有足够的技术、财务资源和其他资源条件支持,以完成该无形资产的开发,并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该无形资产;
5)归属于该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可靠计量。
同济同捷
本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包括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占营业收入的比例
情况如下:
公司自主研发的“S11混合动力跑车项目”2008年3月后开始资本化,2008年,“S11混合动力跑车项目”共发生开发费用1,107。25万元,2009年1-6月共发生开发费用272。54万元。
1、企业会计准则中对研究开发阶段划分
《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对企业自行开发无形资产的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划分的规定如下:
(1)研究阶段
研究阶段是指为了获取新的技术和知识等进行有计划的调查。研究阶段是探索性的,为进一步开发活动进行资料及相关方面的准备,已进行的研究活动将来是否会转入开发、开发后是否会形成无形资产等均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比如,意在获取知识而进行的活动;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识的应用研究、评价和最终选择;材料、设备、产品、工序、系统或服务替代品的研究;新的或经改进的材料、设备、产品、工序、系统或服务的可能替代品的配制、设计、评价和最终选择等,均属于研究活动。
研究阶段的特点包括:a、计划性,研究阶段是建立在有计划的调查基础上,即研发项目已经董事会的批准,并且着手收集相关资料,进行市场调研;b、探索性,研究阶段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研究的目的通常是为了获取新的技术和知识或者将已有的技术和知识应用在新的领域。
(2)开发阶段
开发阶段是指在进行商业性生产或者使用前,将研究结果或者其他知识应用于某项计划或者设计,以生产出新的以及具有实质性改进的材料、装置以及产品等。比如,生产前或使用前的原型和模型的设计、建造和测试;不具有商业性生产经济规模的试生产设施的设计、建造和运营等,均属于开发活动。
开发阶段的特点包括:a、具有针对性,开发阶段是建立在研究阶段的基础上,针对具体项目;b、形成成果的可能性较大。
2、公司S11混合动力跑车开发步骤
2007年4月,经公司董事会决议,正式启动《S11混合动力跑车的设计开发》项目,并针对S11混合动力跑车项目制定了详细的研究开发计划:
第1步,前期调研及规划管理工作。该步骤的主要内容是完成市场调研、方案论证、产品定义以及人员组织等工作,属于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应当属于研究阶段。
第2步,标杆车比对研究。对选定的标杆车进行试验,将标杆车的各个部件进行分解、逐一扫描拍摄,形成三维数字模型。公司对三维数字模型进行分析后形成工程可行性分析报告,应当看作是项目的研究阶段。
第3、4步,产品描述文件建立及造型设计。该步骤的工作是公司建立数字模型并对其进行分析的过程,应当看作是项目的研究阶段。
后续步骤分为造型设计、动力系统设计、底盘系统设计、车身系统设计、电气系统设计、模具设计以及样车试制和装配调试,这些步骤的工作主要是对已建立的数字模型进行修改,使用的技术大部分都是成熟的汽车设计技术。
3、公司S11混合动力跑车项目资本化的具体依据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的规定,开发阶段费用资本化的条件有5个,必须同时满足5个条件才能够资本化:
(1)完成该无形资产以使其能够使用或出售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判断无形资产的开发在技术上是否具有可行性,应当以目前阶段的成果为基础,并提供相关证据和材料,证明企业进行开发所需的技术条件等已经具备,不存在技术上的障碍或其他不确定性。
(2)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研发项目形成成果以后,是为出售还是为自己使用并从使用中获得经济利益,应当以管理层的决定为依据。
(3)无形资产产生经济利益的方式。无形资产是否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应当对运用该无形资产生产产品的市场情况进行可靠预计,以证明所生产的产品存在市场并能够带来经济利益,或能够证明市场上存在对该无形资产的需求。
(4)有足够的技术、财务资源和其他资源支持,以完成该无形资产的开发,并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该无形资产。企业能够证明可以取得无形资产开发所需的技术、财务和其他资源,以及获得这些资源的相关计划。企业自有资金不足以提供支持的,应能够证明存在外部其他方面的资金支持,如银行等金融机构声明愿意为该无形资产的开发提供所需资金等。
(5)归属于该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可靠地计量。
针对上述五个条件,本公司的具体情况如下:
(1)公司对S11混合动力跑车设计开发项目制定了《设计任务书》,对设计依据、设计开发目标、设计原则、设计开发可行性分析等作出详细规划和分析。根据该任务书,以公司目前阶段的成果为基础,进行开发所需的技术条件等已经具备,不存在技术上的障碍或其他不确定性。
(2)2009年6月6日,公司及公司全资子公司同征汽车设计工程有限公司与吉林市高新产业开发建设有限公司签署了《增资扩股与股权转让协议》,公司拟以其拥有的S11混合动力跑车技术进行技术转让,待技术转让完成后,公司将通过吉林通田汽车有限公司实现技术产业化。
(3)公司针对S11混合动力跑车设计开发项目进行了《中国跑车销售市场分析报告》,分别对2009年中国汽车市场总体情况、国内跑车市场情况以及超级跑车销售市场情况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中国跑车在08年后都有着较大的需求,如果公司研制出的跑车在价格上具有优势,同时具有优秀的产品以及适度的宣传,则S11跑车在中国会有市场,并且能够为公司带来经济利益。
(4)公司对S11混合动力跑车整车采用后置后驱;底盘在现有参考车型成熟零部件的基础上进行优化组合设计;车身采用空间梁架结构以及混合动力系统。公司以这些技术资源支持,完成该项目的开发。另外,公司对此项目经费预算为人民币2,500万元,以公司目前的财务资源,足以完成该项目的开发。
(5)开发阶段中,针对S11混合动力跑车项目发生的相关人员的人工薪资、差旅费、办公费、通讯费、材料费、固定资产折旧等支出均能够可靠地计量。
4、开发支出项目中核算的内容是否均与S11混合动力跑车的开发相关说明
本公司在开发支出项目中核算的内容包括S11混合动力跑车开发人员的工资、奖金、通讯费、办公费;因S11混合动力跑车开发项目所需发生的差旅费、材料费用;S11混合动力跑车开发项目部门使用的固定资产所产生的折旧费(其中房屋建筑物按实际使用面积分摊折旧)。报告期内本公司对于上述核算内容的确认标准未发生变化,保持了一致性原则。
开发支出各期末余额明细表如下(单位:元):
公司自主研发S11混合动力跑车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考虑:
首先,通过研发S11跑车,可以集成整合公司在汽车设计不同研究方向的研究成果,使得公司通过设计概念车或实体车的方式,验证公司的设计开发成果,并使成果得到不断持续的改进。
其次,公司通过收集汽车市场数据、对汽车市场流行趋势进行调研,通过预判未来2-3年的市场变化,并根据上述数据进行预判并自主研发整车车型,以缩短市场反应时间,并实现未来汽车设计产品销售的及时性。S11混合动力跑车属于此种研发模式的产物。
最后,作为独立汽车设计公司,公司通过不断研发高端整车车型,并选择合适的车型和时机与整车制造商进行合作,共同完成高端整车车型的产业化、商品化,实现汽车设计和高端跑车产业化两条腿走路的发展模式,并可带动公司研发水平的提高。
公司目前主要业务模式是根据客户的需求,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整车车型的开发工作,而S11混合动力跑车则是通过无定单自行开发设计,并在开发成功后实行技术转让或通过合作实现技术产品化的方式实现收入。在S11混合动力跑车技术的转让方面,公司已经与CWH英国资富控股集团达成初步协议,签订了《S11跑车项目整车设计技术转让及后续开发合同》,新车型只限于美国和西欧的生产销售权和技术使用权。截至目前,公司已收到CWH英国资富控股集团的合同定金5万美元。在S11混合动力跑车通过合作生产实现技术产品化方面,公司及公司全资子公司同征汽车设计工程有限公司与吉林市高新产业开发建设有限公司签署了《增资扩股与股权转让协议》,公司拟以其拥有的S11混合动力跑车技术进行技术转让,待技术转让完成后,公司将通过吉林通田汽车有限公司实现技术产业化。上述两种方式的区别仅在于公司是否通过参股或控股汽车制造商的形式,实现公司在汽车行业产业链上拓展,享有汽车制造、销售环节的部分利润。